伊東豊雄曾說,他追求的是一個不傳達任何意義的白,但藤本壯介(Sou Fujimoto)的全白,卻是有意義而非特定風格的色彩。 1971年出生的藤本壯介,2000年創立自己的事務所,自2005年起連續三年贏得英國建築評論雜誌AR Award大獎,2008年拿下日本建築學院獎(JIA)建築大賞,2011年擊敗英國國寶級建築師彼德•庫克(Peter Cook),拿到台中市「台灣塔」競圖標案,2012年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獲金獅獎,2013年受邀參與英國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y)計劃,為日本新世代最有才華的建築師之一。 不斷獲獎的他,勇於挑戰建築的可能性,擅長運用極簡、原木、通透、全白元素,透過新型態的居住秩序,改變空間象限,以自然為前提,重新定義建築格局的分配,製造對比環境下的和諧美感,呈現嶄新且耳目一新的設計思維。 模糊曖昧的格局定義 藤本壯介說:「當初選擇建築系,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個偶然。」出生北海道的他,小時候喜歡自己動手作東西,但從沒想過以建築為目標,高中時受到愛因斯坦看待空間存在的全新方式影響,並在學習的道路上,體會到建築師科比意(Le Corbusier)和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的創新思想,便一頭栽進建築之中。 對他而言,建築是為創造更豐富的生活空間而存在,因此藤本壯介以「產生多樣化體驗」的概念,認為讓自然環境和人造環境關係融合,是人們生活最根本的部分,且「曖昧的境界,是實現這種多樣化的方法之一。」畢竟不管是自然的人工環境、人工的自然環境,或自然和人工之間無數多樣化的場域,都是藤本壯介想創造的空間。 有設計意識的白色 藤本壯介的每個作品都有自己的原始性格,對他而言純白是有意識的元素,比如「HouseN」的白色是以三個盒子為底,讓光在裡面交互反射所產生的層次;而「House NA」這棟無隔間的透明住宅,以白色細框,突顯東京雜亂無章的街道中,取得最低限度的身份認同;為2013「蛇形藝廊」(Serpentine Gallery)所打造的展覽亭,和周圍綠地形成一個對比,創造出物質和非物質之間的往返,讓作品成為像雲一樣的存在用意;「東京公寓」則是建築與城市間一脈相連的深遠寓意,而2013年6月的月牙形住宅新案「House K」,則在不對稱的L形基地上,將突出的屋頂作為提供居住者戶外活動的空間,以全新的建築語彙打造有別一般住宅的獨特生活形態。 即便藤本壯介使用白色的頻率高,但承如他所言,白色不是為了風格定義而存在,比如「武藏野美術大學圖書館」便以 大面書架形構書海迷宮的意象,而「Final Wooden House」則運用疊疊樂概念,將木頭以重組手法,體現空間相對而非絕對的線性交錯。沒有固定的定律或風格能指涉藤本壯介,他以自己獨立的思維詮釋所有事物原始的定義。 也正是這樣異質共構的設計觀,讓藤本壯介鍾情從世界的原貌思考設計,所以大部分的時間,他不是在作設計,就是在思考建築的事,如果閒暇時,他喜歡在街上散步,也許是東京,也許是不熟悉的外國街道,但這都能幫助他思考。 這就是藤本壯介,沒有轟轟烈烈的性格,卻能作出擲地有聲的作品。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