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新新聞》是國內政治新聞雜誌的第一品牌,閱讀【新新聞電子報】,讓您深度掌握權力密碼,洞悉局勢變化,成為時代領袖!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06/02 第2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最好的回報
證嚴上人專區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這道光讓全球亮起來
慈濟脈動 草根菩提•馬來西亞吉隆坡/環保婆婆周章蓮 做出幸福人生
焦點專欄 百川歸海/鐘鼎山林的共鳴
最好的回報
證嚴上人與眾談心,
感嘆自己本來不想收弟子,如今卻是弟子滿天下。

今年適逢慈濟四十五周年,
期許每位弟子皆能透過懺悔法門,
讓正法入心,增長自我慧命,凝現「合和互協」之光。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這道光讓全球亮起來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慈濟靠的就是合和互協

慈濟四十五周年慶,靜思精舍一連三天都有朝山。四月二十五日傍晚,禮拜至大殿的師兄、師姊看到上人,喜不自勝。

在隔天的開示中,上人述說著心境:「朝山隊伍浩蕩長,我站在那�,背後是我們的大殿,前面都是菩薩。這麼高的建築,都是大家扛鐵條、綁鋼筋,一磚一瓦建造起來的。每位慈濟人伸出一雙手,就這樣成就了!」

上人回憶,當年慈濟人到伊朗巴姆城賑災,志工只有十幾位,要發放的大米卻有兩千五百噸。一行人排在倉庫與貨櫃車之間接力傳送,每包米都又大又重,從錄影帶中看來,大家卻只是輕輕拎起、拋送,好像沒費什麼力,大米就上了貨櫃車,真是不可思議。

「一包包白米好像在空中飛!我心想,對了,這就是『借力使力』。不要停,讓它停在手中就會費力;每個人只是托一下、托一下,大米就好像飛進去了。」

清淨無染的愛來自於一分不忍之心;放不下苦難眾生,就要能夠提得起。「那麼重怎麼提?」上人問。答案是千手、萬手、萬萬手。

「慈濟是人做出來的;不是一個人或少數人,而是需要許許多多人。四十五年了,慈濟靠的就是合和互協。大家彼此配合,牽手的力量就會很合齊。若是方向不同,有的往上推、有的往下拉,力量就會抵消。」

「目的達成,歡喜嗎?知道我們離開後,受災民眾有了白米、厚衣——感恩啊,感恩與我們同行、同心、同志願的人。法親的愛多麼深厚,感恩的心念永遠存在,天天都是最幸福的。」

一切始於四十五年前那場藥師法會

四月二十六日上午舉行藥師法會,二十個國家地區、一百四十四個慈濟分支聯絡處與精舍連線,大家同步誦《藥師經》、聆聽上人開示。

「凡事不能輕視一個小小的因,一切始於四十五年前的那場藥師法會。回首來時路,那時還在普明寺,�面容納的人不超過十二位。三年後,我們有了這個道場,雖是小小的,卻發揮了很大的功能,三十八坪的空間既是辦公室也是寮房,白天工作,晚上就睡在佛龕後面……」

下午,上人與老中青三代弟子溫馨座談,讚歎靜戒師姊都九十一歲了,前幾年還騎著摩托車到處收善款。回想當年,這批弟子還是中年人,現在卻不能不說大家都是老年了:「那時雖然很草根,可是大家見人就說慈濟,像鬼針草一樣,沾到就黏著,想把每個人都度進來。她們那樣真、那樣誠,是真道理、是身體力行的道理。」

前一天跟大家談心,上人也感嘆,四十五年了,本來不想收弟子的人,如今卻是弟子滿天下,在全球五十個國家地區有慈濟人;這樣的因緣是大家同心合力的結果。

「大家這麼護持,給我這麼多,我拿什麼給大家?我唯一能給大家的,就是讓你們法入心,慧命增長。慈濟四十五年了,每個五年、十年是一個大年;可是,我還能等五年、十年嗎?所以,我要緊緊把握這個時候,期待人人齋戒、入經藏、時時刻刻在反省中大懺悔。」

光是看書,法不入心;光是說,也得不到法。上人苦口婆心教示:「即使很會說法,可是法歸法、人歸人,心靈還是會常起煩惱啊!」

這道光讓全球亮起來

五月七日下午四點多抵達花蓮靜思堂,老遠便聽到佛號聲聲。道侶廣場的浴佛總彩排如火如荼,光是鞠躬就練了好多次。同樣的場景、同樣的人、同樣的「靜寂清澄,志玄虛漠」,所見所聞是那樣的熟悉,不僅是眼睛、耳朵的熟悉,還像生生世世的經歷。

八日早晨七點,天空大亮,氣溫恰到好處,慈濟浴佛大典於花蓮展開。整個畫面看似動的,其實卻是靜的。眾人隨唱誦穩穩地踩著步伐,或一字一步、或兩字一步,每個區塊的起伏各有韻律,脈動卻是相同。一個人彷彿就是全體,全體彷彿只是一個人。

「佛陀啊——」大眾朝天呼喚,向佛陀懺悔己過、向佛陀感恩所賜,祈求佛陀憐憫我們,助我們掏空自我,填上一切善念與慈悲。

上人於六點五十分蒞臨,一來就向大家感恩:「你們好好看喔,好漂亮喔,因為美中有你們、真理中有你們。大家為世界的佛誕節發聲,從現在開始,要將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的三合一之美帶出來,讓佛法、孝道呈現。慈濟人普天同慶、相互感恩,從花蓮靜思堂開始啟動;這道光讓全球亮起來!」

典禮開始,上人一如往常,永恆地凝視著、眷顧著每一個人,立於窗前的側影深植於每個弟子的八識田�,生生世世帶著我們、叮嚀我們:只要人人伸出雙手,愛與善的力量便會在天地之間永不潰散。

讚仰佛陀,皈依佛陀

八日下午四點多搭捷運去臺北中正紀念堂,上車的「藍天白雲」愈來愈多,感覺愈來愈好,尤其是到站下車時,湧向出口的慈濟人密度之高,一時之間,還真有世人皆法親的錯覺。

記得小時候,每逢雙十國慶,大遊行時必定萬人空巷。大人站在馬路兩旁,小孩坐在大人肩頭;人人熱烈參與,共同慶賀我們有國、有家。上了小學之後,更是弄明白了儀隊都是品學兼優,跟在後面的也必須身體健壯、儀容端莊;全校師生戰戰兢兢,為的就是那分榮譽感。

慈濟的浴佛盛會,好像也是人人在慶賀著心有了家、靈有了歸宿。記得上人曾說,佛陀在世時,弟子們虔敬莊嚴地沿路托缽;路人僅是見到他們的威儀,便對佛陀生起了崇敬、對佛法產生了嚮往。莊嚴盛大的浴佛畫面透過電視傳播至全球各角落,正是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用心良苦。

年復一年,慈濟向世人宣告佛教的禮儀之美、戒律之美、凝聚之美。藉著浴佛,大眾洗心、淨心,省視自己這一年是否離佛更近,是否將佛法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

那天,除了各道場的法師們以身說法,馬總統、吳院長、王院長還有許多海內外貴賓都蒞臨了中正紀念堂的浴佛盛典。想到眾善共聚的美妙場面明年還會有、後年還會有、年年都會有,不禁歡喜輕歎!有些美好的東西永遠可以期待,許多善良的人永遠在你我身旁。讚仰佛陀,皈依佛陀。

草根菩提•馬來西亞吉隆坡/環保婆婆周章蓮 做出幸福人生
撰文•陳金香
攝影•莊彩群
七十六歲的婆婆常說自己沒有學識,
無法和人分享環保大道理,
但她用行動,日日「做」給人們看。
在她心中,安坐家中不算享清福,
每天走出家門拾寶,
才是生命中最快樂、最有意義、最值得做的大事!

每天清晨,在距吉隆坡市區約半小時車程的斯嘉鎮巷道�,總會看到一位白髮蒼蒼、行動緩慢的老婆婆,推著手推車、手拿長鉗子在垃圾桶翻撥著。

附近鄰居走過婆婆身邊,總會親切招呼:「婆婆,今天收穫如何?撿了很多寶嗎?」婆婆總是瞇著眼,一貫地點點頭;然而,若遇到不認識的人用同情語氣問她:「婆婆,您是不是生活有困難,要撿垃圾去賣?」婆婆便馬上挺直彎駝的背,鄭重回答:「我是慈濟志工,我在做環保!」

認真的面容,令人肅然起敬,久而久之,鄰居一提起婆婆,都會豎起拇指,稱她為「環保婆婆」。

不畏人言,歡喜甘願救地球

七十六歲的環保婆婆周章蓮,一年多前才搬來斯嘉鎮與兒媳同住。婆婆並不喜歡串門子聊天,但住在附近的人,似乎個個都知道她。

原來,婆婆每走過一間屋子,總會問:「有沒有不要的報紙、塑膠瓶、鋁罐?」

剛開始,人們對她「撿垃圾」的動機感到好奇,但不擅言詞的婆婆只會說:「要救地球、幫助地球!」

「怎樣幫助地球?」只見婆婆雙手一攤,嘴�反覆念著:「人人做環保!」若遇到印裔、馬來裔同胞,婆婆更只會講一句:「Recycle!Recycle!」

來自孟加拉,在餐館工作的瑟拉祖(Md. Serazul)最欽佩婆婆了。當初聽婆婆說「Recycle」,他很好奇,不相信年紀這麼大的老人家還有精力做回收;但一年多來,他看到婆婆日復一日、到處撿拾,不畏辛苦地將資源搬回家分類,深受感動。

婆婆的家就在餐館對面,她每天推著滿載資源的手推車越過巷道,再爬上一道簡陋的階梯就可以過馬路回家。但婆婆沒有力氣將手推車搬上階梯,有時,好心的鄰居路過會幫她一把;但當左等右等都不見有人幫忙,婆婆也不氣餒,自己推著滿滿的推車,從巷道轉到大馬路,再繞一大圈回家。

這樣恆持不輟做環保的畫面感動了瑟拉祖,他開始回收餐館�的牛奶罐,其他人跟他要可是一個都不給,「這都是要給環保婆婆的!」

餐館後面巷道的早市,每天都有許多小販擺攤。婆婆天天來撿「寶」,小販們也十分歡迎。「以前,這些紙箱、塑膠繩都丟在一邊讓清道夫處理,現在有婆婆來撿拾,等於間接也讓我們做環保!」

婆婆雖然得到多數人讚歎,卻也難免遇人嘲笑:「年紀這麼老,走路都不穩,家�又不缺吃穿,何必這麼邋遢,到處撿拾垃圾?」

不論面對讚歎或指指點點,婆婆都不回應;她不停地撿拾,心中默念上人靜思語:「甘願做、歡喜受;甘願做、歡喜受……」

「我做得歡喜,環境變乾淨了,大家也開心,多好!」婆婆瞇著眼,滿布皺紋的臉龐漾著濃濃笑意。在她心中,做環保非但不是「邋遢」事,還是生命中最快樂、最有意義、最值得做的大事哩!

再生物命,打破「放生」迷思

在周婆婆上半輩子的人生字典�,從不曾出現過「快樂」兩字。年輕時丈夫車禍往生,她憑勞力養大八名子女;因為窮困,她很節儉,也因為沒錢,受盡白眼和委屈。

好不容易捱到孩子們都長大,原以為可以享清福,沒想到排行第七的兒子卻在十九歲時精神失常,讓婆婆傷心欲絕。

「那時,我們幾個姊弟一直陪在媽媽身邊,開解她、安慰她,媽媽才漸漸接受事實。」婆婆的二女兒潘秋茵提起往事,疼惜地拍拍媽媽的手。

兒子病情愈來愈嚴重,只好送進療養院。難過又惶惑的婆婆,聽人說放生能為子女積福德,便將兒女每月給的零用錢全拿去魚攤買魚放生。

「為了讓弟弟快點好起來,媽媽很捨得,每次買魚、買鳥都是三、四百元(約新臺幣三、四千元)。」秋茵說,不識字的婆婆還為兒子念經、抄經;儘管兒子最終還是往生,但婆婆依然持續為不幸的兒子放生。

已受證為委員的秋茵,透過證嚴上人開示,明白因緣果報之理。「每次看見買來的魚和鳥奄奄一息,在未放生前就已斷氣,心中不禁警惕:這樣做不是放生而是殺生啊!」於是,秋茵勸媽媽來參加慈濟活動、做環保。

剛開始,婆婆心�很抗拒,不明白做環保的意義;直到看見擔任清潔工的秋茵拿回廢紙、瓶罐忙碌地分類,她才知道這些物品可以回收再製,讓資源循環再利用。

「做環保,可以讓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變清流。有這麼多好處嗎?」三年前,婆婆帶著滿心疑問,跟隨秋茵一起做環保、參與慈濟活動、收看大愛臺。那一刻起,她就天天做分類;漸漸的,自己也會主動上街撿拾資源帶回家。

剛開始,孝順的兒女不忍她太辛苦,但見她愈做愈起勁、愈做愈歡喜,便不再阻止。同住的兒子在住家圍牆內釘了一間小木屋給婆婆放置回收物;之後,因為婆婆的「環保生意」愈來愈好,又釘了一間更大的環保屋。

彎腰勤做,點滴是寶

每天中午,婆婆將一早回收的資源帶回家後,就會打開大愛臺,邊做邊看;當播映「草根菩提」節目時,她更是精神奕奕,目不轉睛。

婆婆的環保行動深受「草根菩提」節目影響,並從中學習「清淨在源頭」的理念。她將回收瓶罐沖洗乾淨,整整齊齊裝進塑膠袋�,也將骯髒的塑膠袋、麵粉袋洗淨、晾乾,再送人使用,收到的人都以為是新的哩。

婆婆相當惜物,她笑瞇瞇地撈取小水桶�的碎紙,「這些小小的紙張,也可以曬乾當雜紙喔!」不論是小小的紙張或瓶罐,在她心中都是有價值的寶,點滴不能浪費。

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婆婆,曾在踩鋁罐時弄傷腳,仍拖著腳傷繼續做。有一回,婆婆撿來很多骯髒的牛奶罐,從中午洗刷至下午四點多,感覺頭暈眼花,這才發現忘了吃午飯。雖然飢餓難當,但她不敢告訴家人,「我怕他們以後不肯讓我做環保,所以只好打妄語。」婆婆說,要她別做環保,等於剝奪了她的快樂,這將會是人生最大的遺憾。

婆婆說,能做才是福。多彎腰撿拾一張紙、一個鋁罐,大地就能更乾淨一些,這都是人人該做的好事。婆婆認為自己沒有學識,無法和人分享環保大道理,但她願意用行動,「做」給人們看,讓人人因為看到她的身影,而能一起響應保護地球。

每星期,孝順的秋茵都會帶媽媽上武吉加星猴子山走走。周婆婆看到山上有許多晨運或夜遊民眾遺留下紙張、瓶罐,馬上彎腰撿拾;又看到一群群猴子拖兒帶女出來覓食,於心不忍,從此開始向小販收取要丟棄的受損菜葉、水果及麵包皮,帶上山給猴子飽餐。

「我們要與眾生結好緣。這些食物原本要被丟棄,但猴子們卻當成寶。」茹素十多年的婆婆,每每看到猴子吃得津津有味,心中感到欣慰。

秋茵陪在媽媽的身邊,看她被太陽曬得皮膚黝黑,心疼地說著:「媽媽愈曬愈黑,背駝了,還拱起來……」婆婆望了女兒一眼,以認真口吻說:「要口說好話、心想好意哦!不要講不好聽的話。」

秋茵被逗笑了,覺得媽媽改變很多——以前媽媽的脾氣不好,總是不苟言笑,遇到一點事就嘮叨不停;現在不但常瞇眼笑,還會跟每個人說好話;更感恩的是,因為忙碌做環保,媽媽的精神愈來愈好哩。

當年秋茵培訓慈濟委員時,婆婆不但陪她一起上課聞法,還擔任香積志工護持。現在,每每在慈濟活動中,看見身穿「八正道」委員制服的女兒走在前面,自己仍走在後面的灰衣志工隊伍�,周婆婆深深期待——有一天,自己也要穿著莊嚴的「八正道」,和女兒肩並肩、手攜手,一起做環保,一同行菩薩道!

百川歸海/鐘鼎山林的共鳴
插畫•李讚成
撰文•盧蕙馨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手以載道」的美麗境界,
是慈濟獨特的風景,
引人走入祥和的心靈空間。
練習過程的勞累磨合都會消融,
留在記憶�的是,
人人內在鐘鼎山林的共鳴。

從前很羨慕手語隊的師姊,看她們以柔和優雅的身段,垂目凝神在手勢的千變萬化間,綿綿訴說人間情中的覺有情,令人感受到「法」真是無量無邊。

漸漸地,手語歌曲普及到慈濟社區據點,許多人加入學習行列,而且也不再是師姊的專利,許多師兄也能百鍊鋼繞指柔。表演隊伍或小或大,不限場地,即使六位或八位出場,也能將觀賞者帶入一方祥和的心靈空間。

我也發現,有許多經歷滄桑的面孔和身形,也在手語表演之列。勞苦重擔的歷練,融入眉宇間,手指儘管粗糙多皺,比起來特別真實有力;不只是美善的演出,也是真情的流露。

我一直以觀賞者的角度,看此慈濟獨特的風景。多年前雖曾上場表演過「因為你因為我」,但因練習過程中愈看他人的輕盈,愈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即使畢業典禮上,幾次以師長的身分,參與「叮嚀」的手語演出,但那手勢已然簡化,只能說是動作而已。

去年將盡,教育志業體同仁也有機會參與歲末祝福手語演繹。我被到處找人、古道熱腸的月嬌師姊問及能否參加時,不覺動了「不能置身事外」的念頭,也很想進入愈來愈盛大的經藏演練,真切體會那是何種況味。

開始學時,自己像木頭人一樣,零零落落地跟不上基本動作。十八句「懺悔煩惱障」的「改往並修來」,意思都很接近;不只要背句子、要記得前後順序,還要配合手勢,難以想像如何從分解動作到達「手以載道」的美麗境界。

我每日早晚對鏡勤學,好不容易可以跟上音樂了。但跟著隊伍練習時,發現自己顧著比完,比別人快半拍,因此也要用眼睛餘光,配合同伴的節奏,包括隊形變化的步調。

上場前兩天,又發現必須要跪地表演;長跪不打緊,坐在腳跟上,從腳背傳來的疼痛分散了專注力,只好當是堪忍的禪修練習。從外場的大理石地板到臺上的木頭地板,痛的感覺一次次襲來又去。

演出時,目光所及是前排襟上別著蘭花、剛受證的新發意菩薩,心上閃過「莊嚴」兩個字,我願以心、以手禮讚。但覺臺上一片行雲流水,忘了痛楚,退場時竟覺意猶未盡。

夥伴們都流露圓滿演出的歡喜,練習過程的勞累磨合都已消融忘記,留在記憶�的是,人人內在鐘鼎山林的共鳴。

神鬼奇航海盜真有其人
神鬼奇航4新角色「黑鬍子」精通巫術,其實在海盜的歷史上,黑鬍子真有其人,官方記載所保留的「黑鬍子」之真名為愛德華•蒂奇。

黑澤民眼中的的末代武士
末代武士在黑澤民的敘事中,是槍對武士刀之戰、是武士精神對抗亂世虛無之戰、是武士階級最後一抹自信的堅持。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6/01/2011 07:21:00 下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錢經理 的頭像
    錢經理

    工商名錄/經濟部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錢經理創意行銷: 0800-781-688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9-566-259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