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MP外文雜誌網電子報】提供最新的商業資訊和全球新聞,讓你不只開闊眼界,也掌握制勝未來的先機! 【階梯日文電子報】精選階梯日本語雜誌實用內容,深入淺出,讓喜愛日語的人士輕鬆瞭解日本文化,增進日語能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06/23 第2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良緣相續
證嚴上人專區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十法界由一心顯
慈濟脈動 人醫之愛•阿根廷/傳承大愛在南美 高忠成、洪良岱攜手慈濟路
焦點專欄 華人經驗/險地經商 從自危到愛人
良緣相續
謝文黛告訴結褵二十年的高忠成:
「如果有一天我先走了,你不要孤獨的活著,你要去做志工,而且我希望你能娶慈濟人。」

「結婚之後,你要讓我繼續做慈濟事。」洪良岱感恩得遇良人,
「如果你沒做慈濟,我還不敢娶你呢!」高醫師也加入了慈濟志工行列。

是什麼樣的緣份轉折,
讓一段依依不捨的遺言,激起了因緣相續的美善漣漪……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十法界由一心顯
撰文•釋德凡 整理•編輯部
◎靜思小語 心存善念,境是善;惡念存心,惡無邊。

4•23《農三月•二十一》

照顧心念,不閃失

昨日晚間八時許,新北市五股區一家金紙店發生爆炸,方圓兩百公尺都受波及,房舍、玻璃被震碎,四人當場往生、三十八人受傷。三重、五股、泰山、蘆洲的慈濟志工迅速動員,為警消人員送熱食,同時前往醫院關懷慰問傷者。

早會時分,上人感嘆:「一個閃失,無常瞬間就發生了!要時時照顧好自己的一念心……」

「法譬如水」歌詞「懺悔煩惱障」之一「煩惱意業生」:「心如工筆繪畫師,能畫各種諸顏色。」上人表示,每個人的心腦動作很快,如一位工巧的畫師,山、水、樹、叢林立即在筆下成形,隨著心意著色;故云「一切境界心所現,心境又隨意念轉」。

「『一心能現十法界,十法界由一心顯,心存善念境是善,惡念存心惡無邊』。人的一生難免犯錯、造業,應細細反省思考,懺悔起心動念的微細煩惱。」上人教眾,欲成佛或在六道中輪迴,取決於一念心,應時時顧好自己的心念。

菩薩境界,願無窮

北區慈濟委員鄭明紋,原是個單純的家庭主婦,二十多年前上人為籌設花蓮慈院,每月三天在臺北吉林路會所宣講《藥師經》,她揹著小女兒到會所聽經。聞悉花蓮醫療資源匱乏,貧苦患者的生命沒有保障,上人懷抱「信己無私、信人有愛」的信念,要在當地建一所設備完善的醫院;她油然生起一分使命感,決定幫助師父勸募建院善款。

她從周遭親友開始,無論住所相隔多遠,逐一勸募。後因小女兒的一句玩笑話:「媽媽,您只叫別人捐,自己有沒有捐?」讓她反思應身體力行;於是為人幫傭三年,以三十萬薪水襄贊建院。

靠著持續為人幫傭,她不只捐建慈濟醫院病房,一九九一年大陸華中、華東大水患,她也捐款為受災民眾蓋大愛屋。如今全家都是慈濟人,而且圓滿了三個榮董。

上人讚歎:「她的家境並不寬裕,卻能如此發大心、立大願。正如許多資深慈濟人,三、四十年來發心如一,真正是『虛空有盡,我願無窮』的永恆菩薩心!」

人醫之愛•阿根廷/傳承大愛在南美 高忠成、洪良岱攜手慈濟路
撰文•涂心怡
相片提供•洪良岱
細長的灸針,陌生的中國醫術,
二十多年來,高忠成療癒著
南美洲貧困的印地安住民,
更在因緣牽引下,
與洪良岱攜手行入各國災區。
這對矢志為貧苦民眾
付出的菩薩道侶,
七年前,還不知彼此的人生
會如此精彩交會;
一切,要自高忠成妻子的遺言說起……

二○○二年底,阿根廷北部土庫曼省(Tucuman)鬧飢荒,許多嬰兒營養不良。慈濟志工從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跨越一千三百公里前來馳援,提供民生物資和孩童奶粉。也是此時,來自臺灣、在土庫曼行醫多年的中醫師高忠成與妻子謝文黛,結識了慈濟志工洪良岱。

一年多後的某一天,謝文黛打通電話給洪良岱:「剛剛我在電視上看到慈濟在阿根廷的善行,實在感動。我好喜歡慈濟跟證嚴法師。」話鋒一轉,謝文黛柔軟的語氣帶有一絲懇求:「洪師姊,我想拜託你,我先生是一位醫師,希望你帶領他成為很好的志工,讓他跟著慈濟義診,貢獻醫術救更多人。」

洪良岱立即應允:「當然沒問題,我一定會做到。」

「那我就放心了。」

隔天,謝文黛告訴結褵二十年的高忠成:「如果有一天我先走了,你不要孤獨的活著,你要去做志工,而且我希望你能娶慈濟人。」

第三天,夫妻倆開車去探望兒子,途中,謝文黛解開兩人的安全帶餵先生吃午餐,吃完她抱著先生說:「我有個好丈夫、兩個乖巧的孩子,我這一生很滿足,別無所求。」

她又告訴先生:「人生可長可短,但重要的不是生命的長度,而是有沒有活出生命的價值……」語畢,車禍就發生了——夫妻倆分別從兩側車窗摔出車外,謝文黛當場沒了氣息。

根據阿根廷法規,人往生後四十八小時內必須火化或土葬。車禍隔天,謝文黛的告別式中,朋友們自四面八方齊聚而來,高忠成拖著重傷的身軀從醫院逃出,抱著太太的遺體痛苦大哭,遲遲不肯讓告別式結束。

之後整整一年,高忠成把自己關在家�足不出戶,不看診、不交際。

「當時首都的慈濟人排班到土庫曼輪流陪他,整整半年。」洪良岱回憶,她因事務繁忙,直到半年多後才來;「他原是一個很活潑、灑脫的人,但當時我卻看到一個憂鬱悲傷、無法自立的男人。」

面惡,卻很善良

三個月後,二○○五年十月,高忠成與洪良岱閃電結婚。

談起這段婚姻,洪良岱先說了自己的想法:「高醫師在阿根廷很有名氣,他的醫術非常好。」然而吸引洪良岱的,不只有他的醫術,還有那顆柔軟心。

高忠成為人豪爽,說起話來粗聲粗氣,再加上天生「面惡」,很容易被人誤解。「就連上人都曾對高醫師說:『要柔和聲色。』可是他真的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

最讓洪良岱印象深刻的,是二○○二年慈濟人結束土庫曼發放後,高忠成陪同大家探視受助戶。

看到二十五歲的單親媽媽,帶著六個孩子住在簡陋房子�,無食無炊,唯有的就是貧窮。「那位媽媽見到我們來,情緒激動地暈了過去。」混亂中,大家急著把婦人扶到床上去,但最能幫上忙的高忠成卻不見蹤影。

「他站在屋前的大樹下,」洪良岱回想當時情景不禁莞爾,「這個大男人竟然像個孩子,站在樹下號啕大哭,邊哭還邊說:『好可憐喔』……」

慈濟人回到首都後,高忠成獨自承擔土庫曼的關懷工作;鄉下沒水,他替婦人挖一口井,並支付每個月菜錢,直到這戶人家的經濟好轉才停止,整整兩年。

高忠成時常免費替窮苦病患看診,有時為了免去病患來去奔波,還讓他們住進家�。這個善良且心地柔軟的人,吸引四十一歲仍小姑獨處的洪良岱。

對高忠成來說,迎娶洪良岱是文黛往生前的遺願。婚前,洪良岱曾對高忠成說:「結婚之後,你還是要讓我繼續做慈濟事。」高忠成回答:「如果你沒做慈濟,我還不敢娶你呢!」

「之後我才知道,文黛當初不只交代他要娶慈濟人,還指名道姓要他娶我。」洪良岱對此一直不解,卻抱著感恩心,感謝文黛讓她遇到能託付一生的良人。

救心,啟動義診

婚後,謝文黛的遺願時時縈繞洪良岱心�——讓高醫師加入志工行列,貢獻醫術救更多人。

義診,對高忠成來說並非陌生事。高忠成喜愛大自然,常帶家人遊山玩水;旅途中,謝文黛看見鄉下的貧苦,感受原住民部落的醫療匱乏,「我們來這�賺人家的錢,獲得安定生活,一定要懂得回饋。」她鼓勵先生舉辦義診,這一辦就是二十一年。

他們也常詢問診所內的病患:「你們來自哪�?那�需不需要醫師幫助?」

「當時我們把義診當作郊遊,一到當地,孩子騎馬,我幫人家針灸,晚上居民則辦烤肉大會感謝我。」高忠成笑說。反觀跟慈濟一起做好事,不能打獵、釣魚,還得吃素、穿制服,「就好像被人用繩子綁起來一樣,太辛苦了!」洪良岱為了拉他走入慈濟,連哄帶騙,卻怎麼也無法打動高忠成。

婚後一年的某天,高忠成突發心肌梗塞,洪良岱趕緊叫救護車,並在高忠成的指揮下,以不知哪來的勇氣,親自為丈夫扎下六針。這救命針不僅讓高忠成撐了二十分鐘,等待救護車到來,還度過夜路上尋找醫院的分秒……

「到院時,醫師要我簽一張單子,上面寫著『心肌梗塞,百分之百動脈血管阻塞』。」此時,高忠成正從後方被推進手術室,洪良岱轉過頭看著先生,說:「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你不可以放我一個人。要記得我在外面等你!」高忠成點點頭,就被推入手術室了。

術後情況仍然危急,必須在加護病房觀察,那夜洪良岱無法闔眼,跪在上人法相前頂禮懺悔:「上人,求您給高醫師一個機會,只要他能平平安安離開醫院,我們就開始做義診!」

在醫院某日夜晚,高忠成突然醒來,興奮地告訴洪良岱:「我夢見上人了!他從自己的心臟取出一塊細胞放在我的心上。」語畢,高忠成躺下繼續睡去,洪良岱則是整夜淚水流不停……

高忠成病況好轉後,洪良岱告訴先生:「高醫師,你的命是上人給的,我們開始做義診好不好?」二○○六年五月底,夫妻倆和一群來自首都的志工即以慈濟之名開始義診。

克難,有愛不累

終於要開始做義診了,但要從哪�跨出第一步?根據高忠成多年來四處義診的經驗,他建議到阿根廷北部聖地牙哥省的聖荷西博克龍鎮(San Jose De Boqueron)。

聖地牙哥是阿根廷二十三省中最貧窮、也是文盲最多的一省,而博克龍的西班牙語意為「大叢林」。當地年平均雨量不到四百公釐,無法耕種,居民幾乎都住在叢林�,毒蛇、黑寡婦蜘蛛橫行,被稱為「阿根廷的非洲」。

最初,高忠成夫婦借當地民宅進行義診,那是間幾片木板隨意釘起的房子,環境克難;高忠成常以馬鞍為枕、草皮為床讓病人臥躺,自己則跪趴著幫病患針灸。「從早上九點一直到下午五點,最後我根本就無法起身,得用爬的。」

一次,因為木板小屋無法抵擋夏季高溫,義診結束後,高忠成拉起洪良岱走到屋後,自己咚地跳入混濁的河水�,直呼:「好涼快!」

他鼓勵洪良岱也跳入水中,她猶豫許久,還是耐不住攝氏五十度高溫,跟著跳下,「當時我往旁邊看,差點沒暈倒,牛羊豬也全跟著泡進水�。」只見高忠成在一旁哈哈大笑:「動物也有權利消暑呀!」

他們的笑聲將不堪的環境變成自然野趣。後來克難的義診畫面傳回首都,帶動當地醫師感動投入,光是二○○六年,就有十五人加入慈濟人醫行列。

這支逐漸龐大的隊伍,不僅每月遠至博克龍義診,也積極解決當地醫療困乏的問題。「當地僅有一間公立醫院,一位醫師加上六個護士,照顧五千位居民。」高忠成說:「醫院�除了十張破爛的矮床板,唯一的醫療器材就只有一支沒有氧氣的氧氣桶,連棉花跟消毒藥水都沒有。」

他們問院長,若有病患怎麼辦?院長回答:「我們只能做兩件事——祈求上帝以及轉院。」

最近的大醫院在七十公里外,所謂的救護車也不過是台廂型車;由於缺乏檢驗儀器,此地婦人不做產檢,胎兒的死亡及畸形比例相當高。

為了改善當地醫療資源,他們製作影片,舉辦茶會為醫院募款,很快就募到十張專業病床,並逐漸增添醫療設備。從一開始缺乏水電、無法使用精密儀器,今年鎮上已拉上電力,也開始鋪設柏油路了。

如今,醫院逐漸發揮作用,加上慈濟長期借用該院義診,徹底解決部分患者的病根,每月義診回診人數逐漸遞減。院長薩普提(Sambudio Nelson)感動地說:「在這�執醫是一件很孤單的事,和慈濟結合後,我們的力量壯大,也看到希望。」

柔軟,番王變醫王

「我很土,土到活像大番王。」高忠成這樣形容過去的自己。

高忠成的醫術在阿根廷名聞遐邇,他曾在湖邊遇見一個溺水沒了氣息的男孩,身上沒帶灸針,便就地取材拔仙人掌的刺為他針灸急救,不僅救活了小男孩,知名度也跟著水漲船高;但不僅如此,他的臭脾氣也是很有名的。

「以前我很常趕病患走。」在針灸或推拿的過程中,病患稍有不信任或痛得哇哇大叫,他會立刻停下診療,叫病患離開。「他一叫會造成候診病患的恐慌。」現在,他會耐心跟病患解釋:「會有點痛,如果真的受不了跟我說一聲,我再來調整。」

曾經在義診結束時,見一位老太太一跛一跛走來說:「醫師,您能不能幫忙看一下我的腳?」

高忠成考量山區彎路沒有路燈,又布滿碎石,義診團隊若摸黑下山,簡直拿生命在冒險,因此一口回絕。

聽聞婦人說自己住得很遠,高忠成說:「有多遠?比我們從土庫曼開兩個半小時車來得遠嗎?」

「拜託您,我住在兩座山後,走了兩天兩夜才走到……」想像在海拔三、四千公尺的寒冷夜晚,老婦人屈在石縫休息,餓了就拿起兜�的乾糧啃一小口,一路跛著那隻受傷的腳,終於見著了醫師;高忠成懊悔著,趕緊為她治療,「經過這件事,再晚來的病患,我都會幫他看病。」

高忠成述說自己的轉變,不禁一笑:「做志工教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以前我就像頭野獸,現在慢慢有點人樣了。」

傳承,人醫之路

多年後,洪良岱終於知道高忠成為何先前不肯加入志工行列,「那次訪視二十五歲的單親媽媽,嚇到他了,他怕跟慈濟人出去,自己無法以理性面對案家。」

常在發放現場,見高忠成頭一低,恭敬地將物資獻給民眾,卻怎樣也抬不起頭來,大家就知道——他又哭了。

那個怕自己流淚、拒絕當志工的男人,二○○七年卻在證嚴上人面前發願要承擔全南美洲的醫療志業,招募更多醫護投入行善行列。

當時洪良岱在臺下聽到簡直嚇壞,「你知不知道南美洲的版圖有多大?」

只見高忠成一臉茫然,直說:「我也不知道啊,站在上人身邊自然而然就脫口而出,當時的嘴巴好像不是自己的……」

高忠成在二○○八年皈依證嚴上人,法號「濟傳」。上人並為早已皈依的洪良岱更改法號,由原本的「慈水」改成「慈承」,「師父希望我們能承擔起﹃傳承﹄大愛志業的責任。」

而他們果真也以師志為己志,彼此鼓勵扶持,誓言將大愛種子遍撒南美——

二○○七年元月,南美洲玻利維亞接連發生嚴重水患,高忠成夫婦與醫護志工前往賑災、慈濟人持續關懷;一年後,玻利維亞終於有了慈濟人。

二○一○年二月,智利發生規模八點八強震,他們夫婦倆原已在前往海地的賑災路上,卻即刻回頭,第一時間轉往智利勘災。

白天,他們張羅賑災用車和物資;晚上,拿著台商協會提供的名單,挨家挨戶拜訪請求支援;深夜,又趕製報告回傳臺灣,幾乎片刻不歇。

他們的精神感動了智利臺僑,短短兩個月,就帶出一批志工,並且積極成立智利人醫會,且因為這次賑災,結識了厄瓜多的朋友,期待不久後,厄瓜多也能萌生善種。「那麼南美就剩下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祕魯和烏拉圭要努力了。」洪良岱說。

自二○○六年起,高忠成夫婦每年都回台參加國際慈濟人醫年會,但二○一○年他們的心情很不一樣。

「去年人醫會採中西醫分科,並且有堂中醫分科專題演講,由高醫師上臺分享。」當洪良岱講著,一旁的高忠成已經紅了眼眶,因為這一刻,他們盼了好久。

「高醫師,這種狀況要怎麼針?」「高醫師,這個病要針哪幾個穴位?」這場演講在花蓮慈濟醫院舉行,座無虛席,臺下發問踴躍,高忠成也無私傳承三十多年來鑽研針灸的臨床經驗。

洪良岱知道高忠成不習慣上臺、容易緊張,課程前夕鼓勵他:「想著文黛,為她好好的講下去,讓這些醫師去救更多人。」

「當年文黛交代我兩件事——一是帶高醫師做志工,二是讓他的醫術去救更多人。」洪良岱在臺下熱淚盈眶,心想:「文黛,你有沒有看到?你交代的事情我們都做到了。」

「最近我常跟高醫師討論生死,我告訴他,如果有一天我不在,這條慈濟路他不能斷,要走得很堅定,要做得比我好。」高忠成一聽,馬上說:「我一定會做得比你好!」

但他卻更希望不要只有今生,還能有來世。「如果真的要離開人世,希望下輩子再一起牽手做慈濟!」

華人經驗/險地經商 從自危到愛人
撰文•涂心怡 攝影•林炎煌
「我也曾疑惑,
為什麼我幫助原住民,他們還搶劫我?
後來我想,是因為我做得還不夠,
得更把握機會去行善、去改變一些人。
大家來這�經商,
錢賺得愈多就愈擔心被搶,何必呢?
賺的錢用來救濟,對員工尊重還要有愛,
簡略來說就是兩個字,付出。」
——簡菘伯

在南非,不是問:「你被搶過嗎?」要問:「你被搶過幾次?」

這句話,出自於在當地經商二十六年的臺灣商人簡菘伯口中;轉述給任何一位外商,得到的也是肯定的答案。

「當初我因﹃利﹄而來,後來卻真心愛上她。」交通便捷、公共設施完善,每間公廁供應冷熱水,水龍頭扭開可以生飲,草原美景宛如天堂……說了那麼多的好,簡菘伯話鋒一轉,「沒有天災,只有人禍!治安有夠差!」

「我的員工都很討厭我去上班。」簡菘伯說。他的員工添姆巴•漢布魯(Themba Hkambule)在一旁相當認同:「歹徒要搶就是搶老闆,他如果來上班,我們還得保護他,整天提心吊膽。」

每天下班,簡菘伯的員工分成四小隊,每隊備著無線電走到工廠的角落,「這�沒問題。」、「我這區也沒看到可疑人物。」直到確認安全無虞,簡菘伯才能上車行出公司大門。

「我的安全維護,跟總統差不多。」簡菘伯哈哈笑著,但也不得不承認,如此緊密的防護,仍有疏漏之時……

兩難
經商安居大不易

二十八歲從商,簡菘伯足跡遠至中南美洲、中東還有非洲,踏遍半個地球;一九八五年,首次來到南非,從三箱樣品發展到一間員工以百、以千計的大工廠,也就此安居。

自到南非的第一年起,他固定捐資關懷一所原住民盲人院,至今不輟;距離他工廠幾條街之外,有一大片鐵皮屋區,他不時開著公司車、帶著員工前往幫助貧困戶。

一九九四年廢除種族隔離制度,外商走的走、遷的遷,如今臺商人數還不及顛峰時期的十分之一。簡菘伯選擇留下,不可避免的,劫難也數次找上他。

「第一次被搶,我永遠忘不了,那是去索威托發放的前一晚。」索威托(Soweto)距離約堡市中心約十五分鐘車程,原是礦工臨時住宿所,多年後發展為南非最大的原住民居住區,以貧窮和暴力著名;暴力也阻擋了外界對貧窮的濟助。

簡菘伯那天跟員工忙到很晚,就是為了將滿滿的物資堆上卡車,準備翌日一早送入索威托。

當他拉下鐵門準備離開,才發現忘了帶麥克風,發放物資時還用得上呢!他獨自折返,鐵門拉開,才一走進去,馬上感受到腰間被冰涼的槍枝抵著。

歹徒將他壓制在地,用麻繩綑綁雙手,他第一個反應就是告訴歹徒:「我一直在救助你的同胞,你看那台卡車上面滿滿的玉米粉跟物資,都是要載去發放的……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如今想來,這樣的大膽若是遇到狂囂之徒,或許早被一槍斃命,「但那個歹徒愈聽我說,繩子就愈綁愈鬆,後來也沒傷害我,拿走保險櫃�的兩三千元就走了。」

隱憂
因積善而化解

「很多人覺得慈濟志工很瘋,花自己的錢做別人的事就算了,還要冒生命危險進去原住民區。」幾次生命財產面臨威脅,簡菘伯也曾疑惑;但每一次他都自我轉念:「因為我做得還不夠,這是一個國家的大環境問題,我要把握機會去付出,或許能感動一些人、改變一些人。能改變一個算一個。」他不因為被搶而停止善行,反而更積極地行善。

「有一次意外讓我感觸最深,覺得沒有白費工。」那是個星期六的下午,兩部卡車準備駛入工廠,車內的歹徒拿出兩萬元現鈔,打算籠絡警衛:「你不要出聲,我們要進去給這位華人『搬家』。」警衛回覆:「現在才兩點,�頭人還很多,你們四點再來。」四點折返時,已經有一群警察等著逮捕他們。

「很多老闆被搶,或者家�被侵入,大多是�應外合。」簡菘伯稱自己幸運擁有好員工,而添姆巴笑著直搖頭說:「不,是因為老闆一直在幫助我的同胞,我們感謝他。」

添姆巴對於這位華人老闆在種族如此分歧的南非,竟然願意走入原住民鐵皮屋區,他感到驚奇、感動,但最讓他心暖的,還有其他,「他把我們當成家人。」

付出
待員工如家人

添姆巴是簡菘伯的司機,也是最常待在他身邊的員工。

在南非有個風俗,對無血緣關係的人稱父親或母親,代表你非常敬重這個人。

添姆巴就常暱稱簡菘伯為父親,但一開始,他其實並不是那麼欣賞這位老闆,「他要我們跟著去發放、關懷窮人。」添姆巴笑說:「我常在心�抱怨,時間到了還不讓我下班,是想壓榨我嗎?」

「但看到他去幫貧窮的人擦澡,還挽起袖子幫他們洗碗、洗衣服,誰能不佩服這個老闆的氣度?」

添姆巴說,當簡菘伯的員工是幸福的。「我三十四歲時就已經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今年三十九歲,高大又精瘦的添姆巴,口氣帶著滿足的驕傲,「在這�,少有人有儲蓄觀念,很多人終老還買不起一間磚房。」

簡菘伯每個月幫員工儲蓄部分薪資,他常告訴員工:「趁現在年輕有氣力,就要開始存錢,別到了五十幾歲退休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當添姆巴存到一定的積蓄,這位「父親」就要他出去找房子,還要他列出一份企畫案,「清楚表明賺多少錢、開銷多少,每個月可以負擔的貸款又是多少。」

最讓添姆巴感激的,是簡菘伯不但替他們儲蓄頭期款,當款項交到他們手中時,那疊錢的重量肯定比存進去的還要有分量。簡菘伯提高他們的存款利息,甚至向銀行擔保這名員工有能力支付貸款。

另一位印度裔員工,十七歲時流浪到簡菘伯的工廠門前,餓得蹲在牆角;路過的簡菘伯給他食物,還請他入內,了解他的人生故事。他原本家境富裕,但因為父母經商失敗,他不但輟學也失去父母。

簡菘伯把他留下當司機,十多年來,他不僅買了房,連結婚也是簡菘伯替他作主;知道他有拖車與卡車執照,更鼓勵他創業。現在,他自立做生意了,還擁有五部卡車,已不再是當年那個看不見未來的流浪兒。

走入白人社區,戶戶都有保全系統,高高圍牆上架著六至八根電網,圍牆內有紅外線、感應燈,每個窗檯、落地窗都釘上鐵窗。儘管層層防護,外商遭遇搶奪的事件仍不勝枚舉,又傷又亡的案例幾乎天天發生。

我們訪談的另一對臺商夫婦,不但損失好幾百萬斐鍰,甚至還被折磨幾個鐘頭,打得是鼻青臉腫;還有人在搶劫過程中不幸喪生。對比之下,簡菘伯說自己是個幸運兒,頂多不過是被踢了一腳、踹上一下。

在南非二十幾年,零星幾次劫難,損失少並能全身而退,工廠也沒被「搬家」過,好多外商都想問簡菘伯在南非「經商成功的秘訣」。

「大家來這�經商,錢賺得愈開心就愈擔心被搶,何必呢?」人們常說,以往南非最大的問題是種族隔離,而今影響南非聲譽的治安問題,則因經濟隔離而起。簡菘伯常這樣告訴他的商人朋友:「賺的錢拿去做救濟,對員工不僅尊重還要有愛,簡略來說就是兩個字:付出。」

郭台銘 沒說出口的秘密
過去一年,鴻海集團壞消息連連,讓電子代工皇帝郭台銘遭逢一生最大的挑戰,面對成本墊高、利潤縮水,股價又頻頻下滑等窘境,他能有什麼秘密絕招,可以帶領鴻海重返榮耀?

暑假放肆玩樂趣!
炎熱的暑假假期去海邊玩耍,並選家位於海邊的優美民宿可增添旅途的精采度,在悠悠湛藍的海浪中轉醒,欣賞旭日初生中的優美海景,大啖鮮美的沿海美食,今夏就要這樣放肆玩樂!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6/22/2011 11:19: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錢經理 的頭像
    錢經理

    工商名錄/經濟部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錢經理創意行銷: 0800-781-688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9-566-259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