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健康悅讀電子報】提供健康資訊、親子教育及有趣的兩性話題,讓你幸福養生,健康、樂活每一天! 【Mr.6•網路趨勢報】集結Mr.6精彩的部落格內容,快訂閱【Mr.6•網路趨勢報】,讓你不錯過任何Mr.6的精彩文章!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06/30 第2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何謂「懺悔」?
證嚴上人專區 無盡藏/掘出人心愛的寶礦
慈濟脈動 蔬國人物誌•臺灣/有覺知的吃
焦點專欄 社論/一生最大的福報
何謂「懺悔」?
證嚴上人表示,人心就如寶石礦,「懺悔」就如雕琢、洗滌寶石礦的過程。
一層一層清洗、磨除煩惱無明雜質,
才能成為晶瑩透澈的高價寶石——顯露出清淨無瑕的佛性。

無盡藏/掘出人心愛的寶礦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葉錦蓉
講於二○一一年六月一日至二十日

人人啟發真誠之愛,點亮生命燭光,
就能為黑暗帶來光明;
鍥而不捨付出,終能掘出人心寶礦,
使愛如泉湧,滋潤大地人間。

南半球已經進入冬天,南非慈濟人五月下旬開始,陸續在境內及鄰國賴索托展開冬令發放,包括白米、毛毯、衣物、鞋子等十項物資,讓近兩萬戶溫暖過冬。

南非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有金礦、寶石礦,還出產世界上品質最好的鑽石;然而,人心貪婪起爭奪,造成這塊土地上長期黑白衝突的血淚史,大部分人民過著貧窮的生活。

當地慈濟志業始於一九九二年,耕耘至今將近二十年,志工鍥而不捨地深入貧困部落發放、用愛輔導,希望把這片大地上,人心「愛的寶礦」挖掘出來。

一九九四年南非政權轉移,種族隔離制度走入歷史;然而人心浮動,暴力衝突不斷,包括臺商在內,很多外商陸續撤離。我告訴在當地經商的慈濟人,取當地的物資、用當地的人力,就要回饋當地;先愛人才能被人愛,讓窮困的人得到溫飽,社會才能安定。

政權轉移後,南非多數窮人貧困情況並未改善,加上許多白人一夕之間失去工作,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所以當時無論膚色是黑還是白,慈濟人都平等救助。

還記得一九九四年六月,慈濟從臺灣募集兩個貨櫃、六萬多件衣物運抵南非。那一年南非冬天特別冷,慈濟人在約翰尼斯堡、開普敦、雷地史密斯、德本四地展開大規模發放,也是第一次進入原住民部落發放,一萬多人穿到了臺灣來的愛心衣物。

隔年三月,臺灣再送去十五貨櫃的衣物,其中還包括企業捐贈的全新布料;南非慈濟人於是買裁縫車開設職訓班,教導祖魯族婦女一技之長。至今已訓練出數萬婦女發揮裁縫專長謀生,幾萬個家庭因此改善生活。

慈濟連續兩年發放衣物,嘉惠十萬人。一九九五年七月,約翰尼斯堡索桑谷維地區的人民,決定學習慈濟「普天三無」精神,舉行「和平燭光晚會」宣布停止種族、政黨衝突,團結一心創造希望。當時精舍趕製了許多蠟燭送過去,晚會中,人人都點亮了手中的蠟燭。

當人人把生命的蠟燭點亮起來,就能為黑暗帶來光明。南非慈濟人不只濟貧、教導受助者努力打拚,也同時走入他們的心靈世界「教富」,引導他們發揮潛能去幫助別人。

祖魯族人很純真,感受到慈濟人真誠的愛,生起回報之心,甘願跟著慈濟人去付出。在志工服務中,體會到助人的快樂,也啟發了自心的愛,進而自動自發去照顧部落�需要幫助的人。如今,祖魯族慈濟志工每個月照顧的愛滋病患與愛滋孤兒,已達到五千多人。

開闊心胸,悲智雙運,
讓愛如春陽,
化解世間寒凍。

南非治安不佳,不少慈濟志工都曾遭遇搶劫。有一次,一位志工回臺灣告訴我他被搶劫的經過,他說:「感恩啊!師父,幸好我的命沒有被他搶走。」

我說:「你會灰心嗎?」他說:「不會,是我們做得還不夠,要更普遍落實教育。」

他沒有說:「我一直在救當地窮苦人,為何他們還搶劫我?」而是提醒自己:「我做得還不夠,要更認真做。」這就是寬闊的心胸!南非慈濟人以這分心耕耘近二十年,與當地人建立起穩定的感情,如今,還有當地人自告奮勇保護慈濟人。

付出,不是發給東西就好,要「悲智雙運」。

曾經,有個人為了賺錢,把慈濟發放的東西拿去賣,還常欺負人;後來慈濟人看他又在發放名單中,問負責評估的祖魯族志工,還要發給他嗎?志工說:「因為他也是窮人,只靠種菜維生。雖然是惡人,肚子也會餓。」

「雖然是惡人,肚子也會餓」——祖魯族菩薩多麼善解、多麼有智慧啊!於是慈濟人向他買菜煮給孤兒吃,希望能慢慢感化他。

他看到祖魯族志工來鄰居家修補房屋,不慎受傷而坐輪椅,仍參與今年慈濟白米發放;所以當他領到物資後,主動留下來幫忙,且學習慈濟人恭敬、尊重的將物資致贈給族人。發放結束,他說以後還想來當志工,且之後主動捐食物給孤兒吃。

這就是愛的力量!如春陽可以化解寒冬;也見證了用心血與汗水走過的艱辛,終能看到亮麗成果,成就溫馨有愛的歷史。

內心不修,身行難齊,
修心齊行,感動人心;
美中有你,美中有我。

五月二十九日,澳洲聯邦佛教協會在雪梨市政廳舉行一場盛大的佛誕節活動,邀請國際佛教界人士參與;慈濟也受邀與會,並負責十五分鐘節目。澳洲慈濟人決定以「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展現宗教人文之美。

當地慈濟人很少,短短三星期內,要募集人員、經藏共修、手語練習、節目編導、音控配合、翻譯剪接等……許多人第一個反應都是:「不可能!」

然而,四十位入經藏菩薩迅速到位,有老有少,有越南、印尼、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等多種族,不懂中文的也不在少數;他們分別承擔手語和妙音,不但要熟記經文、動作,還要配合舞臺走位。

擁有舞蹈專業的江美如師姊負責舞臺編導,原本認為音樂與動作都「太簡單」,直到大家會合起來排練,她才發現,要讓人人動作平齊,實在不容易!於是她收起貢高我慢心,在深入經藏中起懺悔——領悟到這並非表演,而是洗滌自心污垢,同時傳法。

七十八歲的林福全居士是越南華僑,看不懂中文加上視力退化,跟不上進度。但他不願放棄機會,很勤,也很堅持——堅持信念加倍努力練習,就連睡夢中也在練,好幾次把太太嚇醒;兩位菩薩道侶彼此相協相助,共同圓滿舞臺呈現。看到當天爆滿的人潮,林居士感動地說,這不是表演,是在說法!

天下事,有心就不困難。感恩每一位菩薩,把入經藏當成最重要的事,用心投入,緊鑼密鼓練習;人人守在各自位置上,你調一分、我調一寸,一分一寸,慢慢磨合;最後也把大家的心調在一起了。

內心不修,身行無法整齊。在入經藏的同時,人人「修心齊行」——懺悔、齋戒、茹素;希望藉由徹底「洗心」,去習氣、滌心垢,達到身行平齊,如此才能「美中有你、美中有我」。

雖然練習時間很短,但大家身、口、意平齊,人人口唱「妙音」,經典字字分明入心;身行「妙法」,以手語動作將兩千多年前佛陀所說的法演繹出來;讓不同宗教、語言的人士,了解佛教人文之美,更被這分至真、至誠、至美的清淨虔誠心感動。

教育不只授業,
更要傳倫理道德之教,
讓學子有禮、有規則。

六月中旬開始,慈濟教育志業體陸續舉辦畢業典禮,老師、校長給畢業生「叮嚀」,慈誠懿德爸媽則給孩子「答案」。

其實,叮嚀不只這一天,而是他們在學時每一天的教育——師長日日為他們解惑、傳教;慈誠懿德爸媽時時刻刻用心,引導如何生活、如何行走人生方向,讓他們不致囤積煩惱,使心迷茫。

所謂「傳教」,不是要他信仰什麼宗教,而是教導倫理道德,使他們能傳承。家庭如果沒有傳承倫理道德、社會沒有禮義廉恥來維持,就會亂掉。所以,教育除了要「授業」,使他們學有專長,還要傳道德、倫理之教,為學子指引出一條道路,使人生方向正確;否則一念偏差,全盤都會錯掉。

在莊嚴的畢業典禮上,看到慈濟的畢業生如禮、如律——有禮、有規律;就如一粒粒種子,經過農夫用心播撒、耕耘,漸漸在土地上萌芽、長成小樹,根很扎實且枝葉繁茂,讓人看到未來美好的希望。

感恩慈濟人不只在慈濟學校用心教育,更長年累月為天下育英才,分分力量都投注在苦難人身上,用心、用愛為天下付出。

殷切求法、把握妙法,
對準方向,勇往前行,
創造踏實而無憾的人生。

慈濟志工王麗玉,三歲時父母就往生而成為養女;婚後沒多久先生就有了外遇,上半輩子不只生活辛苦,面對「情關」更是苦。兒女在美國成家後,她也赴美幫忙帶孩子,還經營洗衣店。雖然不識字、不懂英文,堅強的她仍闖出一片天,累積不少財富;然而卻沒有因此得到快樂。

從大愛臺認識慈濟後,她很用心吸收法,且認真布施;但礙於不識字而感到自卑,不敢走進慈濟。直到有一天照鏡子,驚覺六十多歲的容顏變老也變醜了,無常的真切感,讓她決心結束生意,專心做慈濟。

此後,不論是環保、訪視,或是分會值班,她無所不做;告別了坎坷的過去,這一段人生走得很歡喜、很踏實。她認為,留「錢」給兒女,不如留「德」給子孫,只要大愛臺繼續運轉,師父的法就能持續淨化全球人心;於是發願往生後所有存款護持大愛臺,還要捐出器官或大體。

今年六月五日,麗玉以七十歲的年紀往生,捐出了眼角膜。摘取眼角膜那一刻,幾十位法親為她誦《無量義經》,經文「能捨一切諸難捨,財寶妻子及國城,於法內外無所吝,頭目髓腦悉施人」,正是她後半輩子生命的寫照。

凡夫貪圖享受,菩薩追求真理。麗玉以清淨、無私、無染的虔誠心殷切求法,且把握妙法,對準人生方向勇往前行,分寸無偏差,創造了踏實且無憾的人生。

沒有燈塔,船隻難以安全靠岸;清淨本性受習氣覆蓋,心靈缺乏明燈指引,也會迷失於茫茫大海,到不了覺悟的彼岸。

沈溺欲海,就如飛蛾撲火,不顧環境艱險,以致「縱情昧理心意亂」——心中的無明蒙蔽了真理;當心意紛亂,共業就不斷。

法,就是引導人行往正確方向的燈塔。期待人人深信、立願,把握機會精進入法、懺悔、齋戒,相互護法、相互成就。人人誠懇、虔誠地走入經典,使清流如湧泉,就能隨時隨處淨化人心,啟發人人大慈悲心,帶動愛在人間。

蔬國人物誌•臺灣/有覺知的吃
口述•李宜恭 整理•林秀芬
攝影/楊舜斌
這是對生命價值、生活型態的取捨,
不是磅秤上數字的拉鋸戰;
減重,只是健康生活的附加價值,
為救地球的初衷,
結果先救了自己。

急診室是一個非常需要體力與耐力的科別,要應付各種突發狀況,隨時準備戰鬥;我深自期許,要讓其他科的醫師感覺到,有急診同仁在第一關把守真的很好!這是我對病患、對生命最大的承諾。

今年四月,阿里山森林小火車翻覆事故,造成百位遊客傷亡;大林慈濟醫院立即啟動救災,我搭乘直升機到事故現場擔任緊急指揮官,協助救援。像這般艱難任務,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勝任,不容絲毫延誤疏失。

從求學時代開始,我就屬於壯碩身材;進入醫界職場後,體型不知不覺變得圓滾,最近兩三年來,體重更直線上升。

體重破百公斤,身心出現一些狀況——睡眠品質差、易喘易累、體力變差、行動變得不方便、脾氣不好……這已不單單是好不好看的問題,也影響到個人健康和生活品質了。

過去,我曾有過數次減重經驗,但那就像「大輪回、小輪回」,起起伏伏,效果不彰。以一年來說,可能三個月在減重當中,其他九個月又漸漸回復原形;有時甚至只減了兩個月,體重不久又回升。減減加加,結果還是兩個字——過重。

身為醫療專業人員,搶救過無數生命,怎麼就擺不平一個體重呢?其實道理很簡單。譬如有些醫師深知抽菸有害健康,勸人家不要抽菸,自己卻戒不掉菸癮。

獲得知識容易,身體力行才困難,這也是證嚴上人常說的:「不只是看經讀經,最重要的是行經,身體力行去做。」

不再無意識的吃

有一次,上人來大林慈院與幾位主管開會,會後隨口問了簡守信院長:「你給李主任穿的衣服太小了,有沒有大一點的?」這樣一句婉轉隱微的話語,其實是上人懇切的慈愛。我心底明白,也領受上人的祝福,不想再迴避自己的健康問題。

省思個人健康、省思肩負對病患的責任,也省思上人一直在提倡的環保減碳;我感受到一滴水與大海的關係,個人與大自然息息相關。

這一次,沒有明顯的起跑線,說哪一天起要開始減重、哪時候要開始改變飲食,反正因緣具足了,一切是那麼順理成章;我想過正確而健康的生活,希望以環保儉樸的生活,為大地、為生靈盡一分心。

於是,油膩食物慢慢減少,魚肉漸漸斷除。吃,變成一種充滿覺知、有意識的行動,不健康的食物(高油、高糖、高鹽)不碰,也不會想要到處吃「好料」、追逐「美食」。

我改掉過去那種無意識的吃——三餐、宵夜、點心……幾乎來者不拒,只要東西進入嘴巴感覺美味就好,從未思考身體需要嗎?對身體有益嗎?對環境有什麼影響?……

吃素半年,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省時又省錢,一餐素食所需的時間少,不像以往跑西餐廳,一去就是兩三個小時;又如睡眠品質改善,體力好、神清氣爽,感覺愉快又健康;而最好的附加價值則是成功減重,輕輕鬆鬆甩掉多餘的負擔,減重三十七公斤,彷彿又回到高中時期的體格。

幸福的鞭策力

日常生活中,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唾手可得,處處誘惑著口欲,才會使肥胖成為許多人奮戰的對象。相較於過去的減重經驗,「持久」才是成功的要訣。

要能恆持,這就牽涉到方法和方向;過去那種刻意吃很少,或是吃得和平常很不一樣,都是容易失敗的方法,因為生活畢竟要回歸正常軌道。

找對適切可行的方法後,目標的設定也很重要。一般人在減重時,常以負面想法面對旁人的關心,甚至變成心理壓力,而壓力又容易造成貪食,結果可想而知。

當同事提醒我:「上人快出門行腳了!」我感覺那是一股幸福的鞭策力量,因為我正在做一件對的事,具正當性,更要加把勁交出成績。

說到吃素,一般人總有疑慮:「不吃肉,會不會營養不良?」我以理性態度作了不少功課,了解食物營養成分,只要搭配足夠的五穀、豆類、蔬菜以及水果,就能吃出健康素。我還發現,世界上許多馬拉松運動員都是素食者,因為吃素的耐力比較好。

吃素初衷是為了救地球,結果先救了自己。有人說我是「減重達人」,但我不希望大家把焦點放在「減重」;更重要的是,我打從心底想過簡單又環保的生活,而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就讓體重下降了。

社論/一生最大的福報
東日本強震海嘯發生已過三個多月,受災民眾至今餘悸猶存。慈濟的關懷援助仍未間斷,經縝密規畫,本月九日在岩手縣釜石市、陸前高田市災區,致贈近六千七百戶「見舞金」,也就是慰問金,虔誠獻上來自臺灣的「安心」祝福;這直切而實際的襄助,加上溫婉有禮的人文互動,獲得了良善的迴響。

天災,足以摧毀舒適富足的環境,導致家毀人亡。面對全球愈加頻繁的「複合式災難」,平安的生活愈顯珍貴。曾有日本受災民眾在接受關懷時說:「能睡在床上的感覺真好!」證嚴上人也曾提出「安心睡、快樂吃、歡喜笑、健康做」為人生四寶,勉勵慈濟志工把握人生使用權,用心付出結好緣,就會得法喜。

五月下旬,「新加坡國寶」一百一十四歲的許哲女士應邀來臺,也到花蓮靜思精舍參訪,和證嚴上人溫馨對談。她以自身生命歷程,說明簡單樂觀過生活,以愛與慈悲助人,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許哲生於一八九八年,四十七歲赴英國學習護理八年,六十七歲創立第一所養老院,至今仍幫助許多「比自己年輕」的孤苦老人;別人退休的年紀,正是她發光發熱的起點,為貧病者求安樂已超過半個世紀。

常年素食的許哲身體健康、精神敏銳,話語散發無窮智慧——說自己依然年輕,說因為做好事,所以覺得很舒服;說她的心從不停留在負面想法,因為擔心只會浪費時間和精力。

這位傳奇的「人瑞菩薩」過的是清平生活,說明了物質不必然決定人生是否幸福,苦樂感受存乎一心。這也讓我們聯想到,近日來塑化劑的食物污染接連爆發,這無非是消費者貪口欲、製造商貪暴利所致;由此可見人心的「欲望之毒」更重更深。

在此社會人心惶惑不安的時刻,若我們能化危機為轉機、懺悔改習氣,即使粗茶淡飯,也有菜根香。若能將滿足感官的消費,省下來做善事,幫助連食物及乾淨飲水都不可得的苦難人,不僅有助排除身心之毒,也能「安心睡、快樂吃、歡喜笑、健康做」;這就是一生最大的福報了。

看證券投顧副總如何成為「外語高手」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副總羅尤美,以她親身經歷來說明:就算沒有出國喝過洋墨水,面對各種國籍人士、環境,也能應對如流、侃侃而談,其背後的努力耕耘,是您不可不知、值得學習的!

《侏羅紀公園》要拍第四集?
近年科幻電影吹起重拍風潮,好萊塢盛傳及美國媒體報導,1993年首映的《侏羅紀公園》也可能有最新續集出現,由全新演員重新啟動最新版本。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6/29/2011 09:15:00 下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錢經理 的頭像
    錢經理

    工商名錄/經濟部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錢經理創意行銷: 0800-781-688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9-566-259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