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生活手記】提供家事收納、手作創意、品嘗美食與園藝生活等內容,讓你輕鬆打造100%的幸福生活! 【旗標電腦知識報】提供最完整電腦知識,數位影像、網路技術、OFFICE系列等,不論入門或進階,都找得到!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07/28 第33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生命的吶喊
證嚴上人專區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養生之道
慈濟脈動 草根菩提/惜福車棚 再造資源第二春
焦點專欄 蔬國人物誌•臺灣/牠們是生命 不是食物
生命的吶喊
親聞經濟動物的處境,總是讓人震驚與心痛;
但是,若無法將一時的悲心,化成素食的行動,動物的犧牲將不會停止。
牠們是血肉之軀不是食物;
選擇素食,能讓動物免去臨死前的掙扎、害怕和無助,何樂不為?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養生之道
撰文•釋德凡 整理•編輯部
◎靜思小語 善用健康的身體,自愛、自度,且付出助人。

5•26《農四月•二十四》

舌根不受味塵誘

臺灣爆發食品遭塑化劑污染事件,震驚社會。早會時間上人開示,粗菜淡飯、清淡飲水最為養生,貪求美味往往自害健康。

「現代人的生活,已不復農業社會的單純。即使能理直氣壯地說自己從未害人,卻常在日常生活中做自害身心之事,欠缺戒慎虔誠之心,放縱欲念。」上人提醒大家「反觀自性」,靜心自我檢討。

「為了口感而加料,是用『六塵』的『味塵』誘惑人的『舌根』;添加起雲劑讓飲料看起來更可口,是用『色塵』吸引『眼根』。不只引起『舌識』、『眼識』之分別,也因而衍生貪欲——貪求好吃、好喝、好味道;讓廠商用盡方法添加調味料、色料,損害身體健康。」

上人教示,人身得來不易,要好好珍惜,對於飲食要謹慎,莫貪口欲,不自愛身體健康。

「自愛就是報恩,付出就是感恩。要報父母生養栽培之恩、報天地萬物供應之恩,就要將自己的身體照顧好。真正的養生之道,是自愛而自度此身,把身體養得健康,且運用健康的身體付出助人。」

現代人飲食過豐,對健康有害;上人教眾每餐吃八分飽、吃得清淡,不僅有益健康,且能節省費用、節省糧食幫助飢貧之人。「健康飲食滋養身體,還能布施以養慧命,何樂而不為?」

此身要向今生度

上人以一則佛典故事,教眾把握當下、及時付出——

有一人走在路上,看到路邊有一鬼在鞭打死屍,遂大著膽子上前探問: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答:「這是我的前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奉敬三寶,導致我現在要受罪受苦,所以氣得鞭打自己的屍體。」

再往前走一段路,看到一位天人在一具屍體上散花,且輕柔撫摸;也上前探問。天人回答:「這是我的前身。在生之時孝從父母、忠信事君、尊奉三寶,令我得以生天享福,所以來表達感恩。」

再往前走,又見另一天人衣著光鮮、形象端正,理應享用上好的飲食,卻摘採路邊的酸棗食用;好奇探問緣故。天人嘆:「我在生時孝順父母、忠信事君、尊奉三寶,作諸功德;唯獨不喜歡布施飲食,所以往生後雖得生天道,卻常吃不飽,只好在這�採酸棗吃……」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要好好把握健康的身體,布施助人、修養身心。」

上人教示,此生處於安樂的環境、有能力布施助人,就要把握當下、及時付出。「莫耽溺於安逸的生活,一味追求享受,在飲食上挑剔口味,反致病從口入,自害身心。」

吃八分飽助飢貧

回歸健康生活,要從日常生活修正習慣;上人籲眾減少外食、多喝白開水,並養成「吃八分飽」的健康飲食習慣,將節省下來的飲食開銷捐助貧苦,可讓世上人人得以溫飽。

「利益他人,也讓自己保有身體健康,是最具有經濟觀的做法。不論經濟上是貧或富,都要富有愛心——自愛愛人,是最富有的人生。」

藥師法會中上人開示,莫輕視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分力量,要克勤克儉、盡本分,發揮良能助益人間。

「現在人常計較工時、要求權益,價值觀模糊。身而為人,要好好把握能夠付出的機會,付出一分,就能得到一分心得及功德。沒有付出就沒有心得,也無從增長自身德行。」上人解說「德者,得也」,德行從日常累積而來;克勤克儉,吃八分飽,節省二分助飢貧,也是在人間累積愛心善念。

「有福生活在平安的社會,看到世間許多受災受苦的人,要起憐憫心。修行是要修正自己、愛護他人。時時戒慎,自我反省、懺悔過錯而立即修正,才能保護此一福地不受災難。」

聰明不如有智慧

「『人文』是修於內、形於外的涵養;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是慈濟的人文涵養。」教育志策會中,上人開示,內心有修養,形象即端莊有禮、行動文質彬彬;心紊亂則形象邋遢。「從一個人的形態可以看出其品格。」

上人說起,曾有一對姑嫂來精舍,嫂嫂很溫柔,小姑看來很是精明幹練,直說要為嫂嫂申冤。小姑忿然道,自從嫂嫂嫁入家門,就常受媽媽百般挑剔,很為嫂嫂抱不平;嫂嫂直說,是自己不懂事、不會做家事,所以婆婆在教導自己。小姑聽到嫂嫂這麼說更生氣,直說嫂嫂很笨,連媽媽尖酸的話語都聽不懂。

「小姑很聰明,但是嫂嫂很有智慧、很有修養,並非愚笨而是大智若愚,真正做到了知足、感恩、善解、包容。」上人引以教勉,人生不能徒具知識,更須具有智慧;孩子們需要老師用心教育,讓他們不只具有學識更能具有智慧。

上人提及臺南慈小剛啟用時,那學期的歲末祝福典禮上,孩子們吱吱喳喳地像小麻雀;事隔三個月再度行腳到臺南慈小,剛要進校門,就看到孩子們服裝儀容端整、隊伍整齊有序,且落落大方地為師公沿路導覽。參觀過後來到講堂,孩子們已經入座,全場靜悄悄,筆挺端坐,靜聆開示。

「我很震撼!因為三個月前還亂成一片,鬧哄哄的,三個月後卻是如此整齊,真的從一群麻雀變成鳳凰,令人刮目相看,這就是教育之功。所以只要老師用心、有使命,相信孩子都能受教。」

上人表示,教育人文的建立,端視老師的用心。「人文素養,是從外而知內、從內表現於外。若連師長都不重視服裝儀容,如何教導孩子?老師是學生的模,老師怎麼做,學生就會如何學習。教育要從自己做起,守護人倫道德,才能影響學生朝正確方向前進。」

對於生命教育,上人指出,生命不單指人類的生命,人要與大乾坤共生息。「要讓孩子們清楚生在人間的價值,以及每一個生命和天地萬物都是息息相關;這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

草根菩提/惜福車棚 再造資源第二春
撰文•曾美姬 攝影•李承志
攝影/李承志
緊鄰市場這處小販們共聲息的庭院,
晴天是二手市場,
雨天回收身影辛勤穿梭,
郭麗玉每天從早忙到晚,
分秒不留白,
她說:「時間就是生命,
主宰時間,就是主宰生命!」

在人潮熙來攘往的臺北石牌捷運站附近,緊鄰市場旁的一座宅院�,數十棵老樹盤根錯節,形成天然圍籬,枝葉亭亭如蓋、濃蔭蔽地。

這是慈濟志工何明村、郭麗玉夫妻的家,屋前院子�有座簡陋的車棚,門楣橫批「再造資源第二春」;多年來,夫妻倆將自家庭院闢為環保點,在鄰里帶動環保觀念,並將回收物整理義賣,以二十、五十元成交,所得全數捐作大愛電視臺基金。

望著琳瑯滿目的回收物,有全套登山裝備、全新毛毯、床罩、各式衣衫……日常用品應有盡有;就連舊鞋也都整齊收放在櫃子�。難以想像淘汰的鞋子會有人要嗎?

「有喔!」郭麗玉笑說:「都是老客人才會來尋寶!」

儉樸生活,再生物命

六十二歲的郭麗玉做環保已經十二年,平日生活儉樸的她,處處惜福愛物。為了節省能源,她利用煮稀飯時川燙蔬菜,「這樣稀飯�也有蔬菜的營養啊!不但省水、省瓦斯,又省時間,二十分鐘就可以開飯囉!」

郭麗玉家中「零廚餘」,她將果皮菜渣做成有機肥,用來種植盆栽;夫妻倆每天的洗澡水是孫子用過的,「抹完肥皂後,只要用少許清水沖一下就好,剩下的水可用來沖馬桶、拖地。」他們將環保觀念落實在生活中,不僅珍惜資源,更再生物命。

環保點回收的大小電器,經常在何明村的手�重生:檯燈換個燈泡依然亮麗,各種款式時鐘經過一番整修,依然滴答作響;櫃子�擺放著數臺傻瓜相機、嶄新卡匣音響、錄影機等,何明村嘆道:「其實都還可以用,只是不流行、跟不上科技,就被丟棄。」

何明村忙著修理電器,郭麗玉則搬出一箱箱回收衣物,細心挑選上架;在喧囂忙碌的市場旁,顧客們紛紛上門。有時衣服接縫處漏針,郭麗玉還會馬上拿起針線密縫,讓顧客滿意而歸。「只要多一個小動作,就可以再多募二十元了。」

走進屋內,椅子上的鑲珠絲紗衣衫,是麗玉貼補家用的手工,「我學不專精,卻每樣都學。」每天從早忙到晚,一天二十四小時從容運用,她笑說:「時間就是生命,主宰時間就是主宰生命啊!」

日日付出,時間不留白

由於住在市場周圍,郭麗玉免費提供院前讓人擺攤,院子�的水龍頭也供給攤販們接水使用,「大家都是為了生活賺點小錢,不必計較。」豪爽的語氣中有一分寬宏的心。她與鄰里結了好緣,經常收到攤販送來的蔬菜水果,請她幫忙惜福。

午後大雨,郭麗玉與志工駱蓮花來到附近水果攤。年輕的老闆看見郭麗玉,親切暱稱:「阿母,這箱子給你!」

「紙箱送給她回收,不僅可以賣錢助人,我們也可以專心賣水果,不必花時間整理。」年輕的老闆見郭麗玉俐落地幫忙招呼客人,不忘塞幾個苦瓜給她。

一旁,駱蓮花將紙箱整齊疊置在手推車上,拖回麗玉家;來不及喝口水歇息,又匆匆趕往下一個攤位。另一位社區志工林玉珠,下班後直接到攤販處會合,不一會兒工夫,三人將成堆的紙箱搬上車;郭麗玉拿起掃把幫店家整理,將果葉、紙類、垃圾分類回收,還不時彎腰撿拾釘箱針,連碎紙都不遺落。

回到院子,她們趕緊將紙箱收起,釘箱針可當鐵賣,碎紙集中在紙箱內,塑膠繩也捲好回收,再將乾淨的泡棉、保麗龍收拾摺疊好,送回給水果商轉給果農再利用。

目前有三個攤位、兩棟大樓、一家美容院是她們例行的收集點。郭麗玉還積極開發附近建築工地,曾經一天在工地收集六千個紙箱;多年來,她更開發了好幾個環保點轉交其他志工接手,讓環保能永續經營。

環保已是郭麗玉的第二生命,做自己喜歡且有意義的事,不覺疲累;她將生命填得扎實圓滿、毫無留白之處。在環保領域中,真正感悟生命的價值。

鄰里相挺,撐起環保大傘

郭麗玉記得,九二一大地震後,她開始到處「取經」——學習資源分類。不久後在自家門前「掛牌」環保點,一天二十四小時都會有人將資源放置在院子一角,讓她回收。

郭麗玉猶如一把傘柄,是環保點的主軸,但若沒有相輔相成的傘骨,也難以合力撐起這把大傘——

駱蓮花與郭麗玉是三十幾年老友,退休後跟著麗玉做香積;後來看麗玉做環保這麼辛苦,全心投入迄今已六年。蓮花拉著身上紅色圓領衫說:「這是三十元在環保站買的,以前常買衣服,現在都沒有時間花錢啦!」

這麼多年下來,駱蓮花感受到附近攤販的環保理念與行動有很大的進步,回收的品項也愈來愈多。「我不會跟人家說大道理,只能盡心力做給人看,希望能影響他人。」

林玉珠是學校工友,每天下班後準時報到,五十一歲的她笑稱:「我們是環保公務員,每天都準時打卡。」

玉珠每天收看大愛電視「靜思晨語」、「人間菩提」節目,上人的法已深深入心。她說:「師父帶頭做環保,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保護地球,我們認同師父的理念,用行動表示支持。」

除了蓮花、玉珠兩個固定幫手外,每個星期二、四上午,還有幾位志工來幫忙分類。

七十四歲的林雲英,三年前路經此地看到有人在做環保,主動前來幫忙,經常推車陪著麗玉到附近的大樓回收資源。戴著助聽器的魏喜美也年逾七十,她在公園運動時聽人說可以來做環保,「做環保沒有時間限制,很自由,我一做就是三、四年了!」

除了一般資源,眼見為數眾多的廢棄塑膠袋,郭麗玉有心想回收,卻苦無合適的管道可處理。

五年多前,得知有些慈濟環保站已開始回收塑膠袋,她輾轉來到慈濟三重志業園區請益,了解如何分類;如今她每日到工地、市場回收塑膠袋,仔細分類後,一個半月可回收一卡車量,載至三重志業園區處理。

回收塑膠袋費時費工,為了防止發臭,得用回收水一一洗過;大塑膠袋不易擦乾,要用力摔掉水分,擦拭後再用衣架一一掛起。

這天,午後的驟雨愈來愈大,在屋簷上劈哩叭啦響著,更沿著笠緣滴落;郭麗玉和駱蓮花、林玉珠的衣褲已溼得可以擰出水了,但三人仍專注搓著髒污塑膠袋,重複著慣性動作——洗、甩、擦、晾乾,定格在那分專注,語默動靜間,手未曾稍停。

慈濟環保志工無酬庸的奉獻時間與愛心,日日在回收資源�「尋找價值」。麗玉說,「很感恩兩位固定幫忙,如果沒有她們每天奉獻,實在無法承擔如此繁重的工作。」

這場雨,對她們而言似乎不存在,儘管全身溼透、狹小的車棚陰暗悶溼,但三人的心境卻如處在陽光下,寧靜而淡遠。(資料提供/郭雪卿、高月白、余素華)

蔬國人物誌•臺灣/牠們是生命 不是食物
撰文、相片提供•吳沅明
不吃肉我也能活,
但動物被吃掉就不能活了……

大一學期末,我參加了一場講座,會中放映「生命的吶喊」影片,講述經濟動物生產的真實情況;過程中很多人不敢看,結束後幾乎全場都哭了。

我的心也很痛很痛,問自己這種心痛只是三分鐘的慈悲,還是能化作行動來守護牠們?難道還要為了口腹之欲,繼續傷害牠們嗎?於是就在心中對菩薩發願:我要吃素。

在慈濟大學念書,餐廳只供應素食,吃素並不困難;寒假回到高雄的家,考驗才接踵而來。

爸爸是中醫師,婚前就已是素食者;媽媽是烹飪高手,舉凡海鮮、肉品到她手中,就不難變出一道道美食。媽媽會為爸爸煮素菜,但總不及她做的葷食誘人。

當我告訴媽媽「要開始吃素」,她並不贊同,還說素食沒營養;那天晚上,媽媽到自助餐店幫爸爸買素食便當,卻特地煮了滿桌的肉、沒有半盤菜,就是不讓我吃素。我只好沖泡穀粉麥片來喝。

不可否認,我當時也曾望著以前愛吃的肉發呆,當「再吃一次就好」的念頭出現,我就要自己把這盤肉的前置作業想過一遍——回想這一大群生命曾經哀號地求救,多希望有人可以站出來救牠們、停止這一切,但始終沒有人出現;於是,牠們接受了臨死前的種種虐待,痛苦、絕望……接下來就不敢想,也不想吃了。

我告訴自己,不吃肉我也能活,但動物被吃掉,就不能活了。我實在不應該犧牲牠們的生命,來滿足自己一時的口欲。

和家人同桌共餐,我也曾有幾度怕浪費而想將盤底清光;但如果每次人家吃不完,我都用惜福的心態去吃,總有一天又會不知不覺開始吃肉了。

往後我都告訴自己,牠們是血肉之軀不是食物,自然斷去走回頭路的因。

找回身體的正常知覺

那段時間,我刻意讓心去面對食物的真相;過度期之後,身體對於食物的乾淨、味道的香臭,那種正常的知覺漸漸找回來了。

我清楚感覺到,跟以前比起來,思路清晰、心情較不易煩躁;皮膚變得比以前好,本來動不動就感冒咳嗽的體質,也變得更健康了。更重要的是,濁氣少了,心靈清了,好事容易接近,心想容易事成,就像是同頻率會共振的道理一樣。

素食的好處很多,最重要的是能讓動物不用挨那一刀,免去臨死前的掙扎、害怕和無助;也讓身體不用花太多時間消化肉類,容易疲勞想睡。

再看看長年茹素的爸爸,快六十歲的他,身材適中,皮膚有光澤,夏天穿短褲,小腿肚的線條還是很美呢!他沒有特別吃什麼保養品,看起來卻比實際年齡小了快十歲,常有不明就�的病患問他,坐在前面櫃臺的女人是媽媽還是姊姊?其實那個人是我媽媽,她的年齡還比爸爸小三歲。

至於一般人擔心的,吃素會不會沒營養?以前,很多人都嫌我太瘦,不論我怎麼努力吃,就是胖不過四十九公斤;素食至今五年,我都維持在五十五到五十六公斤之間的標準體重,臉上還多了幾分福相呢!

G7工業強國為何淪為歐洲病夫
從七大工業國到歐洲病夫,從歐洲病夫到債務危機國,義大利到底怎麼了?工業強國並非一夕沉淪,義大利的經濟病是慢性病,然而,台灣何嘗沒有相似的病徵?

訂星期八親子閱讀報 送趣味漫畫
【星期八親子閱讀報】精選適合台灣幼兒閱讀的繪本故事,以生動活潑的故事引導孩子自然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提升閱讀力與創造力。現在訂報還送趣味漫畫!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7/27/2011 11:08: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錢經理 的頭像
    錢經理

    工商名錄/經濟部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錢經理創意行銷: 0800-781-688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9-566-259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