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人籟電子報】針對當前社會與文化的重要議題,提供行動面的報導與故事與多元媒介所延伸的精彩內容。 【星期八親子閱讀報】提供適合台灣兒童閱讀的繪本故事與手腦遊戲。邀請您一同加入「星期八」的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09/01 第38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善的效應
證嚴上人專區 隨師行腳/靈山法會不散
焦點專欄 主題報導/呂慈悅承諾 與螞蟻雄兵攀越須彌山
社論/吉祥月的現代法會
善的效應
因緣殊勝的八月,
全台二十四場「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
具體而震撼地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

善的效應,綿綿不絕。

隨師行腳/靈山法會不散
撰文•袁瑤瑤 攝影•阮義忠
懺悔法門無上

「悟達國師宏願,廣演慈悲水懺,慈悲道場莊嚴,懺悔法門無上。三昧法水能洗,淨盡眾生罪愆,攝心斷惡處善,火焰能化紅蓮。」

這個八月真是因緣殊勝!慈濟人上下一氣、夜以繼日、苦修半年的成果,透過全臺二十四場「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具體而美妙非凡地呈現在社會大眾面前。幕前幕後,只要是跟這場法會沾過邊的人,就會成為它的導電體;善的效應綿綿不絕,無法估計、不可宣說。

懺悔法門大開,多少人把握增上緣的機會,求哀懺悔,將內心深埋的歉疚和盤托出,情深意切,痛哭流涕!若要以最少的字形容我最強烈的感受,那就是——上人真偉大!一切都如他老人家所言、所願。世上的苦何其多,被救的人固然苦,救人的人也有苦。唯有徹底洗滌內心垢穢、去除累生累世積聚的習氣,才能不受煩惱纏縛,得大智慧,通達諸法。

清淨在源頭;深入淺出的歌詞、順暢感人的旋律是這場入經藏演繹的基礎。我有幸得聞王端正、李壽全兩位師兄的相關談話,雖只是三言兩語,也讓我感到受益無窮,特與大家分享。

王副總表示,原來的經句比較艱澀,必須適當轉化,並賦予文學性:「『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因此要讓大家看到『果』。一般人看表相,很少深入思考自己的行為。意念是很細微的,細微的無明我們自己難以察覺,因此要藉著十二因緣、大小三災、地獄等示相來表達。」

壽全師兄則是覺得,音樂作出來了就是屬於大家的,他很客觀的看整個效果;讓他感動的不是樂曲,而是大家的演繹啊!

靈山法會不散

「慈濟的四大八印步步落實、足跡明朗,前後鋪了四十五年,並且有很殊勝的因緣,才能完成這場大法會。任何一個步驟不對,都無法成就。」

八月十四日,上人出門行腳,於下午兩點來到臺北小巨蛋與大家一起入經藏,欣慰讚歎,每位入經藏菩薩開口動舌、舉手投足都是在說法,真是萬人弘法,上達諸佛聽。

那天剛好是農曆七月十五,為「佛歡喜日」,佛陀為何會歡喜呢?上人說,佛世時,每年夏天有三個月的結夏安居,讓平日必須托缽化緣的弟子們專心修行。許多精進的弟子在這期間得到開悟,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解夏那一天,佛陀無限歡喜:「世上多一位賢人,社會就多一分吉祥。這一回,慈濟人以半年時間,也就是結夏安居的兩倍時間入經藏,得到很深的體會。」

在臺北的八場演繹,幕後每天都有超過一千位工作人員,細膩地分為二十四個功能組在護法。包括企畫團隊、大愛電視臺工程人員,於結束後隨即趕往臺中協助搭建演繹空間。工作吃重天氣熱,縱使累得送急診、吊點滴,或是發燒、流鼻血,大家依舊奮鬥不懈、不願說苦,只因這不是表演,而是法會。法水普潤,法音遠傳,從大人到小孩,從臺灣到全球,都是這場大法會的受惠者。

「佛陀沒有休息,數數示生,數數示滅,來人間的目的就是: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能成熟。有善根才有被度的因緣。」上人在每場開示都殷殷叮嚀,水懺法會雖圓緣,卻不能曲終人散,要時時伸手拉拔眾生:「佛陀曾在靈山開講《法華經》,此靈山法會,永遠不散。我們的法船要繼續開,讓靈山法會在心頭,永遠不散!」

改往修來

第二梯次慈濟全球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營於八月十四到十九日舉行,上人往來關渡、板橋、三重三地,每當得空,便會垂詢弟子們此次入經藏的心得。師兄、師姊們紛紛向老人家報告,自己參加的是「妙手」、「妙音」、「輕安區」或是「大愛之光」。大家幾乎都能將經文朗朗上口,只要任何人一開口,其他人便會自然而然地唱和,大家庭其樂融融,好不溫馨。

十五日在關渡,早齋過後,上人現場考試,要黃華德師兄把他參與的部分演練一番。這位「老萊子」有板有眼地連唱帶比,且發表感言如下:「我被分在『改往修來』那一段,感覺�面提到的過錯都是在說我。還好有做慈濟,心比較安!」

十七日的同一時間、地點,人文志業中心參與入經藏的同仁跟上人分享:「跟大家一起排練,讓我學到,不能一直看別人的對與錯,只能不斷調整自己的步調,讓整個隊伍更和諧。」

「大家都有哭點,我卻是愈比愈高興。可是,有一天自己在家練習時,突然體會到,其實,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當下。悟到這一點後,我一直哭,一直哭……」

「我們剛開始練法船時,有的轉右、有的轉左,好像一轉就解體了。可是後來上臺演繹,看到大家動作那麼整齊一致,我的眼淚就掉下來了。在小巨蛋演繹時,我都對著看臺上成千上萬的觀眾,在心�默念,你們都要來上這條法船喔!」

聆聽著他們的心得,體會著他們的精進,除了為他們歡喜,我也暗自慶幸,還好參加了「妙音」,沒有自誤這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好因緣!

億百千劫,我

法船的波濤已從臺灣蕩漾到了海外。參加精進營的各國師兄、師姊紛紛發願在當地造法船,或一艘、或兩艘、三艘、四艘,並請上人開示,法船大小應如何較適當。上人說,法船大小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精」,像臺灣一樣,不是表演,而是真誠地入經藏。

「法船群從社區開出去,每個人都可以當舵手,大、小法船都能慈航,五十人也好、一百人也好,都可以度人。這是入經藏最有效的方式!」

上人告訴大家,法船的創意,是從美國北加州的慈濟人開始的。有一天,雲門舞集的林懷民先生到精舍拜訪,上人將北加州慈誠師兄演繹的「東渡」影片請他看一看,並給予指導。沒想到林先生大為激賞,說這是最純粹、根本的肢體語言,那股心靈的凝聚,是他教不出來的。

上人曾說,眾生無明,不明是非,有時他感覺自己就像須彌山下的小螞蟻,再怎麼樣呼喚都沒有用。然而,弟子們卻異口同聲地發願,要當上人的螞蟻雄兵,絕不讓上人孤單。

小螞蟻從世界各個角落不斷冒出來,來自大陸常熟的衛家四姊妹琴妮、琪南、麗敏、麗娟及第二代金蔚表示,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們家念的卻是「慈濟經」。連同這次沒來的弟弟,全家五個兄弟姊妹都是慈濟志工,經營百貨事業的琪南師姊且在商場觸目所及之處都貼著「靜思語」,還布置了一座小木屋,跟客人說上人與慈濟的故事,藉此廣傳善法。

十七日,美國各州執行長利用三個晚上排練成「東渡」,在上人座前展現了他們的默契。「海濤澎湃,駭浪洶湧。心志已付,身隨之赴。守之不動,我!億百千劫,我!」還有什麼更能代表他們的共同一心?

主題報導/呂慈悅承諾 與螞蟻雄兵攀越須彌山
撰文•李委煌 攝影•顏霖沼
眼見天災人禍毀傷大地,
上人憂心眾生而急出病來,

經藏演繹總導演慈悅發願,
要和螞蟻雄兵合心攀越須彌山,
把來不及變成來得及!

燈光打亮在高聳的中央舞臺,入經藏菩薩們從四面八方步步登上臺階,十二秒內站定位,動靜沒有落差,人人表情虔敬。高雄巨蛋首演這幕,讓經藏演繹總導演呂慈悅師姊眼眶溢滿淚水,在內心吶喊著:「上人,您的弟子做到了!這群螞蟻雄兵會跟著您攀爬須彌山,您不孤單!」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這十年來,天災人禍接踵發生,宛如天地聲聲告急;上人頻呼「來不及」,但聽在慈悅耳�,感覺並不特別深刻。

就在一年多前的冬天,上人行腳到臺北關渡志業園區舉辦歲末祝福,傳來海地發生世紀震災,傷亡人數不斷增加。上人上臺為眾祝福前,慈悅如常要接過遞出的毛毯,「但那一刻我感覺好像拿不到那條毛毯,上人的手與腳都在顫抖著……」

憂心至極的上人返回休息室,雙眼仍盯著連線螢幕關心活動進行;稍晚上人又不忍弟子們的期待,勉強下樓主持點燈祈禱。

新聞播出的天災人禍畫面宛如末法壞劫,還有上人為眾生而病的慈悲面容……慈悅說,那次她終於深刻體會到:「再不大懺悔、大齋戒,就真的『來不及』了。」

但決心要做水懺經藏演繹萬人入法,則是去年聽到上人詢問在場弟子,二○○三年四月十七日起宣講《法譬如水》,之後在大愛電視臺播出五百多集,從頭到尾聽過的有幾位?寥寥無幾的人數,讓上人嘆口氣說,他的呼聲就如須彌山下一隻螞蟻般微弱,究竟誰能聽到?但,只要有一個人還願意聽法,他還是要講。

這句嘆息,讓慈悅自我承諾,當小巨蛋燈光亮起,絕對會讓螞蟻雄兵陪著上人攀越須彌山,承擔起弘揚佛法救世救心的大任。

她說:「上人用五年的時間講《法譬如水》,我們要用五倍的力量,來回饋給上人這個慈濟四十五周年的大禮。更期待看到每個國度的慈濟人一起來護生大懺悔,如水滴漣漪影響全球,為臺灣祈福、讓世界更祥和。」

合,成就大法會

全臺二十四場、三萬人入經藏,這其中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人數,廣邀社會大眾參與。他們年齡從十八歲到八旬,有佛教徒、基督教徒、信仰天主教的外籍配偶、來自印尼的穆斯林、臺灣原住民部落長老等;即使是身心病痛或不識字的志工,也以勇氣與願心入經藏。

臺北和高雄巨蛋的大型四面舞臺,每面五百零四人,由不同區域及組別的志工承擔;每場兩千零一十六人在臺上,或跪坐、或走位。整場演繹十多種隊形,一種隊形就有一種地標,以顏色、形狀與幕次號碼做區隔,錯綜複雜的地標可想而知。

「手語在慈濟經藏演繹有歷史淵源,﹃妙音﹄則是針對水懺量身訂做。肢體的表演不容易,如何傾全力一起動、如何彼此照顧,就是高難度。」但是大家感覺不到也體會不到,首次驗收後,慈悅很沮喪,「我感到腳步沈重。這樣走下去,我們辦得到嗎?」

邁入六月了,進退場原本十二秒就定位,但二十分鐘過去了,她看著大家猶如在海灘上拾貝殼,找尋自己的位置……

但即使如此,還是得設法修正,替大家找到解套的辦法;她對高雄團隊印象深刻。六月上旬時狀況不理想,調整了練習方法,兩週後驗收,「六千人很到位,那種整齊的感覺,讓我好驚訝,忍不住問,你們這兩週是怎麼練的?臺下哭成一團……」

不同隊形不同區域要結合在一起,不是只顧好自己的社區,還要去結合別的社區一起練習。「沒有『合』,成就不了這場大法會。」慈悅說,關照對方、同時到位,才能營造全場的莊嚴,感動觀眾入法。

來自海外的志工幹部,首場觀摩即在高雄,那場由臺灣最南端的屏東恆春、離島的小琉球以及臺東、臺南最偏鄉地區志工所組成的經藏演繹,兩千多人同一拍,無論明場暗場,都流露對法的恭謹;不難想像地理相距遙遠的他們,這些日子是花了多少心力合和互協。

全民入經藏運動

修改一個動作,三萬人一起改,牽一髮而動全身。有人問慈悅,為什麼不乾脆專心訓練兩千人,巡迴各地演出?她說,上人所期待的大懺悔大齋戒,就是要大量的人同時投入,這是全民運動。

「你入經藏了嗎?」這半年來,這句話成為全臺慈濟人的問候語;讀書會如火如荼開展,會眾理解法義,或在搭車時戴耳機聽熟旋律,或是看著電子書練習手語,或是上影音教學網不斷複習;衍生為一種隨時代演進的讀經新方式,也宛如一場心靈改造運動。

慈悅說,經藏演繹是道場,並不是劇場,「當大家深入經文,破釜沈舟全力以赴,才有自信和道氣引領大眾進入經典。」

規模那麼大的法會,不僅是慈濟第一次,更是多數參與者人生的第一次,大家戰戰兢兢,希望稱職扮演上人所說的「入經藏菩薩」,心與法會合,再透過肢體「說法」。

在最鄉下的環保站也能見到地板上貼滿如東京地鐵路線般的稠密地標;只要看到孩子會比出哪段歌詞的手勢,就知道他的父母是哪組的;六月時各地有階梯的公共場合幾乎都被志工看上,頻繁演練到圍觀的民眾都能提示動作;甚至有志工買來帆布標上地標,哪�有場地就扛去那�練習。

慈悅以自己所屬的臺北市中正區為例,清晨五點,中正紀念堂的階梯上就有志工在踏併,練到八點半就趕去上班。

這段時間大家以法相伴、懺悔分享,真正上場時,已分不出誰是委員誰是會眾;慈悅說:「水懺演繹,重要的是我們有多大的願力去廣邀人間菩薩。只要投入毅力陪伴,無論人數多少,法船都可以啟航。」

臺灣二十四場水懺演繹只是開端,海外各國慈濟志工,儘管僑居地的宗教信仰、社會背景各異,卻已紛紛接棒、接續此演繹計畫,讓佛法的藝術與莊嚴興顯,讓善的漣漪擴散,以清淨的心地影響天地。

脫胎換骨的奇蹟

慈悅為慈濟策畫、導演過八齣大型音樂手語劇,既非演員出身,也不曾學習舞蹈、燈光、戲劇,但她很努力和用心,聽上人說法、詳細閱讀上人開示與佛教經文,優美雋永的詞義,讓她在腦海�浮現諸佛菩薩畫面,「我覺得那個意境很美,就開始天馬行空地想像如何展現。」這些畫面她記在筆記本,成為日後舞臺上的創意展現。

懺詞「生死海中常漂泊」,她設計讓所有妙音菩薩提高、彎曲手肘,一個個相連接成為一片生死海,大家的頭彷彿在海中載浮載沈;同時,妙手比出語義,站在佛區的入經藏菩薩則大聲唱誦,三者合一,使得觀眾強烈感受懺文之意。

清修士與多位慈濟志工組成的企畫團隊,從二月到八月跟著慈悅東奔西跑,不少隊形、走位,都是他們在車程甚至是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以手機簡訊交流出的想法;最後三個月幾乎每週都在驗收,工作量超乎想像。

每次驗收回家,慈悅體力耗竭,但無法入睡,腦海盤旋的盡是該怎麼替當天無法過關的志工找到解決辦法?於是深夜又翻身起床,寫下叮嚀,準備翌日提供給他們「武功秘笈」。「眼前萬餘位志工,日夜苦練著;我們不能對不起大家,更不能倒下去。」

在彰化靜思堂,驗收場地位於田中央,沒有屋頂僅以黑網遮陽,從清晨太陽未露臉、白晝烈日直射曝曬,到晚間漆黑一片,每次全天的驗收很是辛苦;但慈悅更心疼的是,志工們平常就在同一個場地練習,也是如此日曬雨淋,「有人問我這半年怎麼過的,其實我更想知道入經藏菩薩是怎麼過的?」

在臺北板橋志業園區的大驗收,一萬兩千位志工分兩天前來,十輛遊覽車將這一批載離後,下一批驗收的十輛遊覽車又駛入;從日出忙到晚上十點,一整天也只能驗收六千人次。三次大驗收,兩次就遭逢颱風,慈悅與大家站在積水之中,虔誠大聲唱誦;漸漸地雨停了、水退了,颱風也輕拂過臺灣離去……

公演前夕,一場又一場接著彩排,慈悅嗓音沙啞,但她想到,二月時巡迴全臺辦說明會,許多場次出席的人數寥寥兩排;幾個月前大家是如此狀況外,此刻卻彷彿脫胎換骨,站在舞臺上合齊演練,「我的體力是累的,但心境是享受的。」

回首過程,挫折不少,歷年來沒碰過的問題如此之多,慈悅有時也自問:「有可能做得到嗎?」但她說,慈濟四十五年的志業也是從不可能到可能,上人都做到了;而每當她想起上人遞出毛毯的那個動作;聽到上人說沒什麼能回報弟子,只能以「法」回報,希望大家不只膚慰世間苦難還能成長自我慧命……她篤定非做不可。

從沒有生命的平面設計草圖,到結合高科技與眾多團隊,成為多層次的舞臺,上演活生生的人生百態;當入經藏菩薩登著階梯往上走,也彷彿跟著上人往同一個方向前進。回憶起策畫經藏演繹的初衷,慈悅只有最單純的體會:「上人的話,即使是輕輕的講,即使只是一兩個字,要學會聽懂;聽懂了,做就對了。」

社論/吉祥月的現代法會

經過半年的密集演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在吉祥的農曆七月,於高雄、臺北、臺中、彰化登場。二十四場的演繹,是融合宗教和戲劇、舞蹈的多元呈現,每一場都有數千甚至上萬人觀賞唱和,懾服於懺悔業障的法音中,是炎夏中清涼的心靈饗宴,也是莊嚴優美的現代法會。

這個法會特殊之處在於,不依賴法師帶領,全為在家眾以身形動作和唱誦,表達洗滌過往無明、朝向光明佛性的虔敬和願心。演繹陣容浩盛,有千人剛柔並濟的手語和隊形變化,氣勢磅礡;中央舞臺上,則透過京劇、歌子戲和舞臺劇,描繪身語意所造的種種罪業;闡釋《水懺》精要的歌聲盪滌人心,鼓聲的間奏更是振聾發聵。

傳統佛教法會念經,跟著誦念的人未必知其意;而參與經藏演繹的三萬名菩薩,則在這半年來,透過場場讀書會共修,研習證嚴上人的《法譬如水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許多人有所體會而當眾懺悔。他們以齋戒的清淨心,在不下百次的手語演練中,縮小自己,勇於承擔,相互配合,舉手投足的進退間深入法髓。

這個法會的另一特色是,不論演出者或觀眾並不限於佛教徒,他們透過歌曲和戲劇詮釋,覺察自己的迷茫與習氣深重,而生慚愧懺悔心。所以,有不少人深感震撼而淚流滿面。臺上臺下萬眾一心,可謂萬人弘法;更加印證「心佛眾生一體」的佛教信念。

終曲的「大時代需明大是非,大劫難需養大慈悲,大無明需要大智慧,大動亂需要大懺悔」歌聲盪氣迴腸,呼籲人人調伏自心,以正確的心念思維,走上慈悲道路,利益眾生,才能在動盪的時代中自救救人。

估計這次全臺約有二十五萬人,或參與演繹或助緣,相信這已形成一股臺灣「以愛以善為寶」的精神力量。法會雖已結束,但是就如證嚴上人所言,心靈的法會不散,每一位「入經藏菩薩」都是一顆菩提種子,身心靈都已領受法水滋養洗滌;回歸社區鄰里之後,將能影響更多人「大懺悔」,投入齋戒、護生、結善緣的行列。

只要清淨佛性由百千而萬一一顯明,佛法的正知正見就可永續傳承,眾生離苦得樂的機緣就會不斷產生,為人間帶來吉祥。

日本台裔美女閣員 蓮舫的崛起
從演藝圈到政治圈,由藝人到大臣,蓮舫的成就令許多人瞠目結舌──沒有人料到當年那位拍過寫真集的女郎,能夠在短短幾年內,達到許多政壇老鳥達不到的成就。

莎拉潔西卡派克:我不是凱莉
在貼身窺看莎拉潔西卡派克之前,你得先搞清楚,莎拉和凱莉的不同。但事實是,兩者的金剛合體早就成為強大指標,深刻影響了一個世代的女性。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8/31/2011 11:20: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錢經理 的頭像
    錢經理

    工商名錄/經濟部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錢經理創意行銷: 0800-781-688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9-566-259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