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位處颱風帶之外,
卻在十二月意外迎來了輕度颱風瓦西。
北部濱海城鎮五萬多戶房舍毀損,超過一千四百人罹難及失蹤,
被標誌為二○一一年全球傷亡最慘重的風災。
居民企盼的新年假期,卻成為重建家園的起點……
「這�有四百四十五個家庭,兩千兩百二十五人。」菲律賓伊里甘市的社會福利發展署(Department of Social Welfare and Development,DSWD)社工約瑟琳(Jocelyn Perez Magumpara),打開手上的檔案本,迅速流利地說了這個數字。
這是收容於該市布路阿村(Barangay Buala)一所學校的受災家庭與人數,我們是在人群中輾轉詢問後,才找到她來確認得知。
體育館內人影鑽動,衣服四處披掛,椅子散放;不論是觀眾席的高處階梯,或是平坦的地面,男女老少或站、或躺、或臥,一切明明朗朗,談不上隱私,更不用說時而自音響傳出的高分貝廣播,讓人難以安眠。
五十四歲的維琴莉塔(Virginita Jaraba),房子被水淹到屋頂,不過她慶幸全家七人平安,災後隔天即住進這收容所。十天過去了,每個難以成眠的夜,讓他們更想趕快回家清理復原。
●
熱帶風暴「瓦西」初在太平洋形成時,被宣布為「輕度」颱風。當它款款走向這有如拼圖似的菲律賓國土時,大馬尼拉地區下了不到一天的雨,沒有人對它在意;更不用說遠在南部重要農業區的民答那峨(Mindanao)島,距離大馬尼拉七百九十五公里遠、地處熱帶氣候區的伊里甘市(Iligan)與卡加延德奧羅市(Cagayan de Oro)了。
伊里甘市與卡加延德奧羅市,位處於颱風帶之外(being outside the typhoon belt),加上四周群山環繞,歷史上極少遭受惡劣氣候干擾。這樣良好的紀錄,在十二月十六日那天半夜,被突然造訪的瓦西給打破。
瓦西挾帶的豪雨以洪水之勢,伴隨著滾滾的土石泥流,沿著伊里甘市的曼德洛河(Mandulog River)及卡加延德奧羅河(Cagayan de Oro River)兩岸氾濫。許多睡夢中的人或是被浸醒,或是被無情的大水與林木沖走;醒來的,彷彿做了場不可置信的夢;而罹難的,用自身性命與家產,參與了這史上破紀錄的一刻。
當地報紙每天以頭條新聞報導災況與搜救進展;夜以繼日搜救下,不斷增加的,是罹難者數字;一直無法確認的,是失蹤者人數。有新聞報導指出,許多尋獲的遺體無人指認,研判可能全家都已慘遭滅頂橫禍。
那橫禍,不是颱風瓦西所獨闖。伊里甘市北方有廣大的森林帶,栽植價值不凡的檀木、紅木、櫸木等,嚴重的濫墾濫伐等違法行跡層出不窮,數十年來已成為當地睜眼而不見的事實。
卡加延德奧羅市盜伐的情形,亦不在話下。而這些歷歷在目的事實,阻塞河道,阻擋了河流的去路,大水還來不及歸流大海,就將坐落於河岸邊的房舍、土地及樹木,摧折個措手不及。
災區電力中斷、橋梁毀損,阻礙救災行動,加上供水系統被摧毀、物資短缺,菲律賓總統宣布國家南部進入災難狀態。
山林土石夜半突襲
災後十天,伊里甘市曼德洛河岸旁泥濘遍布,街上滿是翻覆車輛與倒塌樹木,新舊兩座曼德洛橋平行橫置於河的兩岸,其中的舊橋(Mandulog Bridge I)被硬生生地攔腰截斷。
華人蔡永安用帶著福建腔調的華語,敘述風災當天的情況:「河的兩岸淹到兩層樓高,我家積水到脖子的高度;很多人呼喊救命!我也差一點被淹,實在無法再去救人。」
五十九歲的他在此地住了三十幾年,沒看過如此的大水,「這�從來沒有颱風,政府也沒有警覺,才會這麼嚴重。」
另一位來自金門,只通曉福建話的蕭民立也說,這十幾年來連水淹到小腿處的事情都沒發生過,更別說颱風過境了,「以前颱風都是在馬尼拉或是宿霧,伊里甘是頭一次。」
蕭民立說,當天雨沒有很大,但水來得很急,淹到他家二樓,他跑到三樓才倖免於難。四十三歲的他從事椰乾生意,大水和土泥不只淹沒置貨的棧板,還包括大型車輛、辦公室設備。
他認為若只是漲水,不會死傷慘重,那些被大水沖刷下來的盜伐樹木,才是摧毀房屋及人命最重要的因素,「有的人躲到屋頂,連屋帶人被大樹撞倒。」
天災人禍,選在子夜張牙舞爪,蕭民立說:「很多人還在睡夢中,忽然間停電,大水又來,看不清楚很危險。」
這天下著雨,只見屋�、路旁,零零散散地幾個人,或是將污黑的土泥從屋�鏟到屋外,或是挖掘著堆埋在屋前的土石、殘瓦與木片;整頓行動極度緩慢,人人心中充滿無力與無奈。
離河岸不遠的小路上,三十八歲的奧立弗•珈瑪(Oliver Garma)和家人在臨時搭建的簡陋木板屋前,零星地整理從泥濘中撿拾回來的物品。
木板屋的廊簷下,垂下兩個衣架子,掛著的不是等待曬乾的衣服,而是六張孩童照片。奧立弗從右而左,一一指說哪幾位是他的孩子、哪幾位是他的外甥和外甥女。照片中的童顏天真活潑,照片下方的牆板上書寫著「Victims of Sendong(仙東下的犧牲者)」字樣。
奧立弗說淹水那天,巨大的木頭撞到他們的家,原本暫避於屋頂的三十八人,有二十八人被撞落水中,其中這六個孩子,三位已經找到遺體,另外三位依然下落不明。
從小生長於此,從事冷氣裝修的奧立弗沒見過這樣的災難,雖感哀傷但心情平靜地說:「還是要接受這個事實。」
災難空前不知所措
伊里甘市有五千五百多棟房屋損毀,兩千八百多個家庭、約一萬五千三百多人,分散在十六個收容中心。受災民眾手忙腳亂,政府人員也不知所措,僅能先針對受災戶發放每戶三公斤的米、三包泡麵及兩個沙丁魚罐頭。伊里甘市副市長李亨利(Hery C. Dy)也不諱言地說:「沒發生過這種事,只好四處叫車來幫忙搶救。」
另一個重災區卡加延德奧羅市,有七千三百多棟房子損毀,高達九千三百個家庭、約四萬一千兩百多人分散在十七個收容中心。
馬卡山地里(Barangay Macasandig)的迪巴薩克村(Tibasak)沿著河岸而建,大水挾帶泥石與樹木直接沖過彎曲的河道,將岸邊的整個村摧毀殆盡,徒留殘瓦斷壁和不少頹倒在地的巨大樹幹。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的美景不再,一處被沖得只剩房屋地基的地上,放置著一盆鮮花,彷彿紀念著心中那美麗的曾經。
河流,孕育著人類文明,也摧毀文明所造的一切。居民受災於寄生的河流,亦得靠著這曾經發怒的河水,洗滌搶救回來、少得可憐的幾許物品。
知曉民答那峨島北部嚴重受災的處境,馬尼拉、三寶顏、宿霧等三地慈濟志工緊急組成勘災團,分別搭機或搭船,於十二月二十日趕抵兩市進行勘災。二十二日先行發放隨團運抵的毛毯、衣服及鍋具等物資給八百一十一戶。大馬尼拉地區慈濟志工則同步展開街頭募款,以備後續援助。
臺灣慈濟基金會緊急空運兩萬條環保毛毯至馬尼拉;馬尼拉慈濟志工則提領裝運由臺灣農委會捐贈的白米,加上當地人捐贈的鞋子與臨時採購的蓆子、鍋子、餐具、肥皂與礦泉水等物資,透過菲律賓航空、菲龍航空、海岸警衛隊、菲律賓海軍軍艦以及蘇皮希歐(Sulpicio Lines)海運公司等,運往卡加延德奧羅市及伊里甘市。
發放氣氛刻骨銘心
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慈濟發放每戶二十公斤白米;今年元月六日到七日,再度前往致贈毛毯等民生物資。三梯次共嘉惠一萬餘戶家庭。
志工招呼災戶入座,年過六十的長輩在第一及第二排,孕婦在第三排,帶著孩子的媽媽在第四排;發放時就可讓老弱婦孺優先領取。
卡加延德奧羅市的發放於光華中學(Kong Hua High School)進行。活動正式開始前,志工帶動現場氣氛,坐在前排認真學著手語的媽媽瑟西莉亞(Cecilia Marba)與十歲的兒子吉畢西(Jypsy Clyrynz Marba)臉上綻放著燦爛笑容;殊不知她十天前的心情,和現在正正相反。
瑟西莉亞與丈夫離異,獨自扶養兒子,因此前往馬尼拉幫傭賺錢,而將吉畢西託給父母。她們的家傍溪背海,十七日早上淹水時,吉畢西幫助年逾八十的外公外婆搶救家當並逃到高處,不一會兒屋後的廚房被大水沖刷而去。當天下午才從馬尼拉返鄉的瑟西莉亞,心急著與家人聯絡不上,直到兒子傳來簡訊報平安,她才放下心來。
發放現場,慈濟志工說明賑災物資來自十方捐贈,並分享慈濟「竹筒歲月」精神;民眾紛紛掏出零錢,投進志工手中的竹筒。貝蓮(Belen Alvarez)捐出二十披索(約新臺幣十四元),眼淚也隨即奪眶而出,她指著自己說:「這是發自內心的。」洪水淹進貝蓮的家,家具、衣服被泥巴淹沒,但她期待能幫助其他人,希望天下再也不會有災難。
八十歲的阿嬤瑪莉亞(Maria Go)也毫不猶豫掏出一百披索(約新臺幣六十八元)投進竹筒。阿嬤表示,她被慈濟人的大愛深深感動,特別是證嚴上人對他們的關心,因此也效法付出愛。
從馬尼拉領隊前來的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李偉嵩表示,分享慈濟「竹筒歲月」故事,不只是讓受災民眾了解慈濟成立的緣由,也期望啟發愛心,給予種福田的機會。
李偉嵩說:「發放時,大家都只給物資,沒有給心靈的資糧;慈濟如此帶動,可以讓發放現場祥和,而受災民眾捐輸點滴善款,讓慈濟今後所做的援助,都有他們一分愛心在其中。」
臺灣白米熱騰美味
十二月份慈濟在災區發放二十公斤的白米超過上萬包;三十四歲的貨車司機傑斯(Jess r Tuble)受災,但感恩上帝給予全家人平安,知道發放現場缺人手,特地加入搬運行列。雖然必須等到別人領完物資後才輪到他,但他認為能夠助人很歡喜。
而三十三歲搬運工尼爾(Jeggrt Ner)也是受災戶,在鄰居邀約下成為發放志工,他說:「今年我們度過不快樂的耶誕節,有了慈濟幫忙我們很快樂;所以我也要幫助別人,讓別人也沾染這分快樂的氣息。」
伊里甘市的發放於馬利安諾貝德拉運動中心(Mariano Badelles Sports Center)展開。來自重災區蘭花村(Orchids)的克里斯(Christohpen Acbon Pagongoh)老媽媽,從袋子拿出慈濟物資領取卡,說來自臺灣的白米足以讓全家吃上兩個月。
蘭花村腹地廣大,戶戶紅頂黃牆的造型錯落有致,儼然是高級別墅社區。規畫近三百戶,有一百七十五戶才蓋好,入住不久就遇上大水將整村滅去,此刻猶如廢墟。
逃過一劫的克里斯說,大水來時,上有木頭下有石頭,捲走他的住家,三十四位親人僅剩三人活了下來,左鄰右舍不知去向。
七歲的哈比與舅舅克里斯一同住在收容所,他的爸爸、媽媽跟哥哥被大水帶走,他迄今仍一臉驚慌,身上還有被樹枝勾到的傷口。但領到慈濟發放的白米及關愛,為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一分希望,小小的哈比說:「真的很感恩你們幫助我們。」
三十五歲的單親母親卡玫拉(Carmela Dante)說,大水來臨時,「我立刻一一點名,看六個孩子是不是都在,趕緊帶他們到安全的地方。」家當幾乎全被洪水沖走,但她說,人平安才是最重要的。
卡玫拉從事廚師工作,災後無法工作賺錢,領取二十公斤的白米,對一家大小而言意義重大。她回到家趕緊煮飯,一將米袋打開後忍不住驚歎:「好漂亮的米啊!一定很好吃。」
她一邊煮飯,一邊將慈濟毛毯拿給患有關節炎、與她同住的八十歲老父。不一會兒,飯煮熟了,卡玫拉盛了兩盤熱騰騰的白米飯,老父親顧不得白飯還冒著煙,一口接一口,並豎起大姆指稱讚:「來自臺灣的白米飯,就算沒有配菜也很美味。」
●
二○○九年凱莎娜風災重創菲律賓大馬尼拉區的馬利僅那市(Marikina City),慈濟以高於當地薪資方式啟動「以工代賑」賑災模式,兼顧受災民眾家計又能加速災區復原,深受好評也獲得菲國政府信任。
伊里甘市市長勞倫斯•克魯茲(Lawrence LL. Cruz)表示,這也是社會福利署希望學習的做法,於是捐輸了一千一百八十萬披索在災區啟動「以工代賑」,每人每天兩百一十五披索,為期十個工作天。
勞倫斯對慈濟遠途而來援助表達感恩:「人民被無情的大水襲擊,這是一個悲慘與不幸的時刻;但您們在新年時節前來幫忙,我們打從內心深處感恩。」
災難無情,但人心有愛。無論膚色,世居地球村的人們在遭遇天災的剎那,瞬間傾注於內心的,唯有如何去援助與捐輸愛心;這樣溫馨的行為,在瓦西颱風肆虐的卡加延德奧羅市與伊里甘市災區,已如實地被展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