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igh Cut韓星畫報】精選一線韓星拍攝獨家攝影寫真,分析韓星時尚品味,網羅各類韓國偶像資訊、韓流新鮮貨! 【e人籟電子報】針對當前社會與文化的重要議題,提供行動面的報導與故事與多元媒介所延伸的精彩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6/28 第79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災後重建嶄新人生觀
證嚴上人專區 無盡藏/人人造福 平安有福
慈濟脈動 特別報導•菲律賓/美夢成真 凱莎娜的「菲」常人生
焦點專欄 社論/廣傳善法去惡緣
災後重建嶄新人生觀
二○○九年,菲律賓遭受凱莎那颱風襲擊,讓素有「菲律賓最美城市」之稱的馬利僅那市,進入重災區的黑暗期。
當地貧民區長久以來諸多社會問題,不少人沈迷於菸酒、賭博乃至吸毒,導致家庭失和,居住環境也混亂不堪。
慈濟人到當地實施「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清理家園,情況開始有了轉機。許多在親友鄰居眼中原本無可救藥之人,在慈濟人陪伴帶領下,接受志工培訓、革除過去習氣、投入環保工作,也開始傳播助人的心念,幫助窮苦的鄉親,以清新的形象重新出發,社區氣氛也祥和許多。
菲律賓本土志工更證明了《靜思語》所言:「地上種了菜,就不會長草;心中種了善,就不易生惡。」也證明了「善知識」的接引何其重要。

無盡藏/人人造福 平安有福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周寶秀
講於二○一二年六月八日至十九日

生活能平安,要感恩許多無名英雄默默付出。
人人感恩造福,天下就能平安有福。

六月中旬,在距離菲律賓兩千七百多公里海面上的輕度颱風「谷超」,外圍環流為菲律賓南部帶來豪雨,引發大水災,死亡或失蹤一百多人,還有一萬六千多人無家可歸。只是一個外圍環流的效應,就造成了那麼大的災難;同一時間在臺灣,特大豪雨也為許多地方帶來淹水、山區土石流等災情。

常聽到「壯如山」這個形容詞,山,真的很壯嗎?看,連續豪大雨之後,整個山體滑落、路也斷了;儘管無路可走,人還是要冒著危險搬運糧食、用品上山,因為還有人困在山中。

每次災後,大家關心的是道路什麼時候能「搶通」。但仔細想想,整片山體都滑動坍塌,開著重機械在上面工作,要冒多大危險、付出多少人力,才能清出一條平坦的道路啊!即使雨過天晴、路能搶通,回家的路平安,但是家是不是平安呢?實在讓人擔心。

重享受、頻開發,
啟禍端;
守本分,勤付出,
得平安。

風雨來時,很多人忙著避難,社會上卻有許多無名英雄,默默地為大眾的安全在付出──道路養護人要冒著大風雨去巡視道路有沒有崩塌、有沒有落石,萬一有個閃失,性命就難保了;災後經常斷電,為了恢復電力,可知有多少人必須攀山越嶺,爬到高塔上接通電路?不只辛苦也很危險。

所以,能走在平坦的路上要時時感恩,因為寸寸道路都是許多人的血汗、體力開出來的;還要珍惜每一分電力,千萬不要一停電就大聲埋怨──埋怨冰箱�沒有冰涼的果汁可以喝,埋怨讓自己損失多少金錢……

生活能平平安安,要時時感恩;除了感恩心,還要多用心,戒慎虔誠祈禱風調雨順、天下平安。只要社會上多數人都有這一念戒慎虔誠心、多發好願──有願就有力,有好心就有福氣,有福氣就能破災難,相信一切都能調和、平安。

人人要愛惜大地,不要一直講求享受,泡溫泉、遊覽……使業者無度地開挖山林、擴大道路。可知一次的享受要付出多少代價──要輾壞多少山地?耗費多少能源?破壞多少生態?不要認為「不差我一個」,以為自己的一舉一動不會造成什麼破壞。事實上任何人的一舉一動,都會對整個大地跟氣候造成影響;要時時自我警惕,生活中自律、自我檢點,好好地知福、感恩。

守好自我本分,在他人最需要的時候及時送暖,付出之後相互感恩,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平安」──能天天平安過日子,就是福:天下人共同造福,才能讓人人平安有福。

求加持、求保佑,
非佛法;
如是聽、如是行,
真佛法。

慈濟成立至今已邁入第四十七年,菩薩隊伍浩蕩長;既投入慈濟宗門,我期待人人心中有法,以佛心為己心──

佛法不一定是在寺廟�得,也不是只有法師說的法才是佛法;只顧著到寺廟�唸經、誦懺、做法會,求佛陀加持、求菩薩保佑,這不是佛法。其實佛陀不要人拜,只要人尊重──能接受佛陀教法,就是尊重佛陀所說法。佛陀如是說,我如是聽、如是行,就是真佛法。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慈悲、智慧與覺性,這是與生俱來的清淨本性;然而一念無明,貪、瞋、癡不斷衍生,以致愈來愈悖離清淨本性,成為迷茫的凡夫,與人爭奪、計較,埋下一粒粒惡因,累生累世橫結惡緣,再複製成為惡果,以致生生世世苦不堪。

沒有人知道生命有多長,但生命再長總有限,慧命卻是無窮無盡。若能接受佛法,轉動無明,走入菩薩世界,付出無所求且守好戒律,人生就不會迷糊,要回歸如來本性就不難。

佛法說「大圓鏡智」,人人與生俱來覺悟的本性,就像一面清明純淨的大圓鏡。如果平常有下工夫勤擦拭,這面大圓鏡就可清楚映照外面的景象,擦得愈乾淨照得愈明朗;反之,懶惰不擦它,那鏡子照出來的景象就會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還有人故意在鏡面塗上顏色,不只照不到外物,且被蒙上一層顏色;就如凡夫將貪、瞋、癡、慢、疑等無明不斷塗抹在這面鏡子上,所以犯錯造惡,生生世世輪迴六道,不由自主。

清淨善念不需向外尋覓,唯有向內修心,才能照見內心風景。如果空有辯口利詞,告訴別人要如何消除煩惱、降伏瞋恚,自己卻做不到,動不動就是瞋容怒目,這是知識而不是智慧,自己並未受用。

有智慧,才不會造業;但光知道道理,沒有力行,如何能「消三障諸煩惱」?期待人人接受佛法教化,調整身心、端正人生,為眾生作典範;自淨淨他,「普願業障悉消除」,才能走入覺悟的菩提大道。

心知足,身儉約,
度貧海;
發大願,利眾生,
最大富。

無窮無盡的來生,是不是永遠能保持人身?很難說;即使生在人道,是富是貧?是健康還是殘缺?一切都要看各人所造的業。

得人身不容易,有緣生在人間,且有餘力幫助別人,實在有福。慈濟人無論過去的人生如何,累生累世一定都曾結過好緣,這一生中因緣會合,所以聽到慈濟能起歡喜心,志同道合、彼此勉勵,同心一志走在菩薩道上,共同為普天下眾生付出。

臺北慈濟委員嚴黃靜貽,早年為了要當觀世音菩薩的義女而吃素,多年勤跑道場參加法會,但她的內心很納悶:「修行難道只是拜拜、念經嗎?」

認識慈濟時,她聽到師父說:「拜佛的功德在於淨化心靈。人生莫為利益而忙碌,也不要為生死而煩惱,要心念蒼生,走入貧苦處救濟苦難人。」她心生感動,開始為慈濟募款,並與先生嚴一輝居士一起發願捐榮董。

為了節省開支、圓滿心願,嚴黃靜貽在黃昏市場撿拾菜葉、惜福解決三餐;嚴居士也兼差多份工作。夫妻倆在一九九三年發願,僅僅一年半就圓滿兩個榮董,之後又發願這輩子要捐出千萬善款,在二○○七年已經達成。

這對夫妻志同道合,不追求物欲,清貧度日,克勤克儉生活,將點點滴滴匯入功德海、利益眾生,真是名副其實的菩薩伴侶,心靈多麼富裕!

反觀社會上有些人富有錢財,心靈卻很苦──事業愈大,責任愈重,煩惱就愈多;患得患失、有一缺九,不如生活簡單安穩,「八分飽,兩分助人好」。

生活品質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要有「愛」;人人互愛、護持,就能提升人生的「幸福感」,讓心靈豐盈富足。

昨日因,今日果,
難自主;遠離惡,親近善,
護身心。

一位七十多歲的印尼華僑,出生在富裕家庭,年輕時來臺灣留學,擁有很好的學歷,畢業後到香港發展,事業有成,也結婚生子,卻因一時迷失造成夫妻離異。

離婚後,他隻身回到臺灣,生活落魄且疾病纏身;慈濟人前往關懷,陪伴他接受治療、輔導他的心靈,且安排他住進安養院。經過多年相處,志工問他:「這一生中最大的願望是什麼?」他說,最期待能看到他的三個孩子。

當年他離開家庭時,最大的孩子僅五、六歲,最小的才兩歲多;三十七年過去了,彼此音訊全無,尋親談何容易?

但透過各種管道尋找,他終於和孩子取得聯繫;六月十八日,在即將啟程到香港與孩子見面前,他專程前來感恩慈濟人的關懷。但願他們父子相見後,能重拾親情、闔家團圓。

世人多懵懂,無法掌握自己的人生,才會在迷茫中造業,這也是眾生苦難的根源。

凡夫身處滾滾紅塵,心念易受環境影響而起伏,煩惱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昨天的事、前天的事、大前天的事……習氣不斷累積,煩惱愈來愈多;光是這一生所累積的都難以盡除,何況累生累世?

佛陀教導,「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諸惡莫做」,自然能避開造惡因、結惡緣的果報;「眾善奉行」,遠離迷途人生,而能從覺悟中付出造福。

期待人人了知「因、緣、果、報」之理,以正法護心念、解除迷茫之苦,才不會沈淪無明煩惱河中,求出無門。

行菩薩道,不一定要到寺廟拜求,人間就是最好的道場。期待人人見苦知福、惜福造福,不只自己幫助別人,還要帶動人人付出──一個人只有一雙手,五百個人就有一千隻手,千手萬萬手同心協力,就如觀世音菩薩的「千手千眼」,能發揮聞聲救苦、及時解難的良能。

佛陀曾經問弟子:供養已經修成四果阿羅漢的人,和去幫助一個乞丐,到底哪一個功德大?有弟子說:「供養有修行的人,功德很大,何況是已經修成四果羅漢,應該比幫助乞丐的功德大吧?」

佛陀教導,若認為供養有修行的人,對方會為自己加持,這就是分別心,也是貪功德;有求回報的心,功德就有限。反之,幫助一個窮困、飢餓中的人,絕對不是希望他能回饋什麼,只是因為起憐憫心,也就是大慈悲心,因為愛而付出;既無所求,所以功德無量。

慈濟人也是如此,無論是否有功德,付出無所求、不執著。看到他人受苦難,合心協力幫助他度過難關,對方平安了,自己的心就輕安了,不會想要得到什麼;這就是無所求的付出、無私的大愛。心淨如琉璃、無所求,即是「立體琉璃同心圓」。

佛陀能覺悟,是因為他的心如琉璃。慈濟人以佛心為己心,不只淨如琉璃,還要立體——把大家點滴的愛會合起來,進而努力播撒清淨的菩提種子,讓人人都成為「覺有情」,以這片淨如琉璃的大愛,為天下苦難人付出;當整個地球成為菩提林,人間就是淨土。請大家多用心!

特別報導•菲律賓/美夢成真 凱莎娜的「菲」常人生
撰文•邱淑絹 攝影•林炎煌
二○○九年凱莎娜颱風,滾滾洪流讓素有「菲律賓最美城市」之稱的馬利僅那市進入重災的黑暗期。
災難帶來毀滅也帶來了愛,意外地成為許多受災民眾扭轉人生的契機;
居民以「當志工」作為重建的起點──兩年多來設立三百多個資源回收點,讓政府將環保視為要務;
戒除會影響家庭氣氛的惡習,贏回家人的尊重和敬愛。
高舉著蔬食護照,每位本土志工的笑臉,寫著對新生活的滿意、對美麗家園的滿足!

空中俯瞰,超過七千個島嶼組成的菲律賓國土,好似一塊又一塊拼圖,散落在太平洋這塊藍色布面上。而緊貼在其國土肩頸部位的馬利僅那市(Marikina City),有蜿蜒的馬利僅那河(Marikina River)從北向南貫穿其間,刻畫出馬利僅那與計順市(Quezon City)明顯的界線,比鄰的兩市隔著河道遙遙相對。

馬利僅那河岸青草綿延、風光旖旎,大型超市�人潮絡繹不絕,鞋店櫥窗�,一雙由七個人歷經四十九天製造,打破金氏紀錄的大鞋,吸引著路人的目光。

傍晚時分,居民悠然踱步岸邊,或有小販及摩托車改裝的三輪車,閒散地等待著顧客上門。遙望河遠端的馬可仕橋(Marcos Bridge),連接著計順與馬利僅那兩座城市的脈動,高架橋上的汽車、捷運,運載著過往行旅、轉動著一日的經濟。

歷經西班牙統治、日本占領,六十多年前當菲律賓宣示獨立時,馬利僅那市曾為馬尼拉的首府。全市面積二十一點五平方公里(約相當於臺北市南港區面積),由十六個里組成,囊卡里(Barangay Nangka)是其中一個,三萬六千多人口的她,大白天�人影鑽動,充斥著來來往往的機車聲、孩子們嬉戲聲,以及不知從哪間屋�奔竄而出、震耳欲聾的音樂聲……

菲律賓是亞洲唯一的天主教國家,超過八成三人民信奉天主教,耶誕節更是重要節日。去年耶誕節期間我造訪囊卡里,條條巷道連結大街的入口處,都有里民們集思廣益、絞盡腦汁裝飾的小型牌樓;年輕人夜晚帶著吉他、手鼓等簡便樂器,沿著家家戶戶報佳音。

看不見垃圾充斥的景象,囊卡里從貧民區的框架中超脫了出來,如今的巷道直了點,也寬了點。陌生的我彷彿是他們長久依傍的鄰居,出入其間不覺有異樣眼光投入,走踏其中亦不覺任何不自在。只因為太自然,我忘記身處在異國異鄉,而身邊僅有一位年輕的女性志工陪伴。

當我意會過來時,趕緊轉頭問她:「夜晚走在這�安全嗎?」她不假思索告訴我:「慈濟人在這�很安全。」而居民見著了我們的慈濟制服,更是熱情招呼,化解了語言不通的隔閡。

美麗鞋城陷入泥淖

菲律賓生育率高,一般家庭四個、七個孩子以上是正常,且四十幾歲年紀就當祖父母的很多。在貧民區,因為就業機會低,大人們終日無所事事,不是玩笑、嬉鬧,便是聚集在街道飲酒、賭博。他們丟擲銅板、翻玩撲克牌,還有許多外人看不懂的玩法,隨著吆喝聲此起彼落,輸贏也就應聲而定。

彷彿無需發愁吃穿似的,在晴好的日子�無所事事的生活模式,在二○○九年凱莎娜(Ketsana)颱風侵襲過後,有了不一樣的面貌。

凱莎娜在西北太平洋形成及發展,九月二十六日撲向呂宋島,不到二十四小時降下相當於平常一個月的雨量,造成首都馬尼拉四十二年來最嚴重的洪災。馬尼拉及臨近二十五個省三萬屋舍受損,四百三十四萬人受災,兩百多人罹難,軍方呼籲國際社會提供緊急人道援助。

重災區之一──位於大馬尼拉東北方、坐擁美麗河流的鞋城馬利僅那市,高達八成區域受損。

颱風來襲那天一早,囊卡里的娜妮莉塔(Nanelita Alburo)出外沿街叫賣鹹魚乾,大雨已經開始下;九點多她回到家時,發現雨水從屋後廚房水槽下的洞口竄進來,她不以為意,沒想到緊接著從前屋漫進客廳……在大水前後夾攻的情況下,一家人從一樓逃到二樓,再從二樓躲到三樓,最終困在閣樓上。

水淹到小腿處,大人把孩子抱上櫃子,自己就泡在水�一整夜。「我們一直祈禱,水不要再淹了、雨不要再下了。」娜妮莉塔說,直到隔天早上水開始退,看到直升機飛來,「我們一直喊救命,但飛機上的人沒有聽到。」

幸好水退了,但整條巷子充滿泥巴,屋頂上充斥著垃圾;身為囊卡里其中一鄰的組長,娜妮莉塔說:「到處都很亂,連市政府也受災了。大家都在問我怎麼辦?但我的錢全被大水沖走了,也不知該怎麼辦。」

當娜妮莉塔看到慈濟志工竟然身著白褲踏入災區泥地,她帶著懷疑的態度問:「你們要幫什麼忙呢?你們能做什麼呢?」

慈濟志工勘災後,將鄰近河邊的囊卡里、馬蘭代里(Barangay Malanday)、杜瑪那里(Barangay Tumana)列為重點援助區域,展開發放、義診等救援行動,同時策動大規模「以工代賑」計畫。

當地一天基本工資三百八十元披索,慈濟以四百元披索(約新臺幣兩百七十六元)召募受災居民投入清掃。但娜妮莉塔不太相信這群陌生華人開的「支票」會兌現,第一天僅僅找了十五個人,並要大家優先掃自己的家,免得掃好後拿不到錢。

當天工作結束後,她用紙箱撕下的一角,將十五個人的名單送到藍衣白褲人面前,沒想到當場獲得每人半天工資兩百披索,她心中暗喊:「原來是真的!」

隔天,當藍衣白褲人再來,要求她找一百個人時,她發揮以往擔任政治樁腳所長,規畫出十排、每排十個人,共一百人浩浩蕩蕩賣力清掃;工具奇缺,他們用布袋、衣服或是電風扇的葉片,把垃圾一一清出去。

從十月一日到二十一日,慈濟帶動馬利僅那三個里逾八萬人次大清掃,加速市容復原。這個以華人為多數的志工組織,站在泥濘�並肩奉獻,對他們而言是不同於過去十餘年來濟貧的嶄新經驗;對本地居民來說,不只加速生活復甦,也感受到內心點點滴滴的變化正在發生著。

災後重建人生觀

急難救助階段結束後,慈濟沒有就此離開,眼看產業受災、居民丟失了工作,或是生計依然無著,再度回到酒醉、賭博、閒時鬧事的生活,因此推動「以工代賑做環保」、開辦「職訓班」,讓居民們有了不一樣的生活目標。

慈濟志工持續訪視,補助貧困學生避免因災失學;成立惜福回收站,雇請居民整理來自各界捐贈的二手物品,以低廉價格賣給民眾,所得款項再用以濟貧。

在囊卡里穿街走巷,我們受邀進入幾戶人家參觀,他們熱切地說沙發、椅子、櫃子,甚至是耶誕節的裝飾品等,都是從慈濟的惜福回收站買來的。但一走進娜妮莉塔的家,還未來得及開口,她即忙著搬出一堆物品,口中滔滔不絕──

「這個自從參加慈濟之後就收起來了,打算送給鄉下的朋友煮菜用……」她指的是印有候選人名字的綠色圍裙,邊說還邊往自己身上比畫。

接著是一件白色的衣服,一樣印有候選人的名字,字體的顏色,則是大大的粉紅。「金波是現任議員,幫我辦護照,我才能去臺灣慈濟。」

「這個是現在的市長,」這下是印有相片的廣告傳單、名片等,「只要我幫忙助選的,都沒輸過……」

再拿出一些包包,她這樣說著:「現在參加慈濟了,慈濟有十戒,不參加政治活動、示威遊行。所以這些要叫兒子拿回鄉下去,因為用不到了……」

娜妮莉塔出生在菲律賓中部維薩亞(Visaya)的馬斯貝(Masbate),她說話帶著維薩亞語特有的腔調,包括她的動作及講話的方式,連大馬尼拉區當地人都覺得逗趣。

以工代賑期間,每天清掃前,志工分享善念與各種好話;清掃結束後,邀請有意願的人到慈濟園區當志工,協助清理泡水的回收報紙。雖然只是搬一些物品,娜妮莉塔卻感覺:「我不再是受幫助的人,還可以幫助別人。」

志工邀請居民參與萬人祈福晚會,舉辦志工研習會,娜妮莉塔好奇:「參加過很多政黨的會,慈濟的研習會不曉得是如何?」她前往探看,慈濟人教他們怎麼吃飯、排隊走路,還有如何穿衣服、梳理頭髮,以及面帶笑容……讓她感覺這樣的團體好美。「以前在家有時直接用手抓飯吃,食物到了面前就狼吞虎嚥;衣服隨便穿著就出去,頭髮也不梳,還常擺著一張臭臉……」

鄰居菲莉西坦還這樣形容她:「娜妮莉塔希望她喜歡的候選人獲勝,所以常常跟我們吵架。如果我們不表態支持她的候選人,就不跟我們講話。她很兇,因為她是我們這一鄰的組長,就要我們完全服從她。」

但是當她決心培訓為慈濟委員,她不再做政治樁腳,「政治很現實,人要拉來拉去的,很混亂;做慈濟沒有敵人,而且人人都變成我的朋友,很簡單也很快樂。」

不把酒肉當朋友

以前為了要趕赴一場場的政治宴會,娜妮莉塔就算手邊沒錢仍想買衣服,將自己打點得光鮮亮麗;現在就是一身藍衣白褲,不必再和人家一較高下。

賣魚時經常被賒帳,以工代賑做環保收入穩定,還能存到臺灣的機票費用;她的生活作息也改變,以前沒事時無聊閒逛,現在每天早上到河邊種植空心菜和地瓜。「我告訴鄰居,與其在家遊蕩或是賭博,倒不如到河邊種菜,這樣不僅生活有目標,收穫還有得吃吶!」

身為組長,參與社區會議時,已改素食的她自備餐點;而相較於以往專注聆聽臺上的發言,她現今專注的,是人們用完的寶特瓶空瓶,隨時準備將它們回收。

雖然放棄政治參與慈濟,但娜妮莉塔在社區的影響力可沒有減少。「以前說要選誰,大家會聽我的;現在跟人家說慈濟要做好事,人家還是會聽我的。」

社區鄰里的人服從她,但在家�卻有隱忍了三十幾年的痛。結婚後搬到馬利僅那時,丈夫染上了酒癮,終日喝酒後鬧得雞飛狗跳,對她更是破口大罵。身為有影響力的社區樁腳,娜妮莉塔覺得被丈夫罵很沒面子,因而跟著回罵或是一言不合出手就打;後來她也喝酒,要和丈夫比個輸贏,她說:「唯一可以吵贏他的辦法,就是我也喝醉了。」

念中學的兒子沈迷於賽鴿賭博,不好好念書,遲遲無法畢業,讓她又急又氣。充滿憤怒的她爬上屋頂,抓住兒子養的鴿子,用力折斷牠們的脖子,看到鴿子痛苦的扭動,也無法消除她的怒火,甚至還用力地踩牠們的身體,只為了確保牠們都死了。

現在,娜妮莉塔方知那些都是一念無明起。「以前做了很多不應該的事,一心希望丈夫和兒子改變;卻萬萬想不到,讓他們改變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入慈濟。」先生和兒子參與以工代賑做環保,逐漸改變習氣。家�平靜多了。娜妮莉塔說,她最想向證嚴上人說「感恩」!

去年十一月,包括娜妮莉塔共有十二位菲律賓本土志工來到臺灣授證為慈濟委員或慈誠隊隊員;今年則有二十三位接受培訓,還有五十位加入社區志工。

去年三月十一日東日本大震災,志工上街募款賑災,五十四歲的娜妮莉塔忍住雙腳疼痛,冒著豔陽和塵沙在市場走動勸募,當菜販們因為她的解說而捐出五百或一千披索,一切辛苦都化為無比的歡喜。娜妮莉塔說:「這是很有意義的事,特別是我們曾在凱莎娜時受災,這一點點勞累比不上慈濟帶給我們的巨大幫助。」

根據聯合國去年提出的天災風險排行,菲律賓名列全球第三。天災、貧困加上金融危機,始終困擾著社會底層的居民;生活雖然不好過,但本土志工們依然捨得付出,在慈濟「以工代賑」的穩定薪資中,撥出部分捐獻。

去年九月下旬,尼莎(nesat)颱風讓馬利僅那河水暴漲,囊卡里、馬蘭代里及杜瑪那里等臨近河邊的社區再度受洪水侵襲。馬尼拉慈濟志工趕往關懷,當來到娜妮莉塔的家,卻不見她的身影;等了一會兒她終於返回,原來她趁著鄰居們打掃,趕緊去收集他們家中的瓶瓶罐罐,以免被當成垃圾丟掉;而她家門前已經有一大包的回收物,是早上就清洗乾淨的。

娜妮莉塔家�淹水,前一天她和先生把孩子送到收容中心避難,夫妻倆在家中留守。看到慈濟人,她眼眶溼潤:「你們來探訪讓我很歡喜,這表示你們對我們的愛還在。」

(資料提供╱黃解放)

社論/廣傳善法去惡緣
一年一度的大學指考又將來臨,儘管因少子化及大學數目增加,接受高等教育已非難事,考生們仍為考上理想校系奮力衝刺。然而在升學考試之外,我們更要關心學子成長過程中,是否能培養良善品行與正確知見。

今年上半年,臺灣發生不少令人憂心的社會事件,如高中生對街友潑灑穢物,國中生被幫派引誘吸毒後,被迫從事販毒或性交易;而社會人士酒醉駕車致死案件頻傳,導致多個家庭破碎。顯示我們的社會固然是好人占多數,但仍有人在惡緣惡友的牽引下,觀念行為逐漸脫序。

與其在憾事發生後,後悔莫及再去亡羊補牢,不如廣傳善法善緣,方能防患於未然。

菲律賓慈濟志工在馬利僅那市,即有將惡劣環境轉為美善家園的實例。當地貧民區長久以來存在諸多社會問題,不少人沈迷於菸酒、賭博乃至吸毒,不僅導致家庭失和,居住環境也混亂不堪。二○○九年遭受凱莎娜颱風襲擊後,慈濟志工到當地實施「以工代賑」,帶動居民清理家園,情況開始有了轉機。

許多在親友鄰居眼中原本無可救藥之人,在慈濟人陪伴帶領下,接受志工培訓、革除過去習氣、投入環保工作,也開始傳播助人心念,幫助窮苦鄉親,以清新的形象重新出發,社區氣氛也祥和許多。

他們的改變證明了《靜思語》所言:「地上種了菜,就不會長草;心中種了善,就不易生惡。」也證明了「善知識」的接引何其重要,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更是如此。

在臺灣,慈誠隊員吳政哲小學時聽「渡」、「悟」的錄音帶,對「慈濟世界」心生嚮往,國中時就到大林慈濟醫院當志工,就讀慈濟大學附設高中期間,又因志工服務表現優異,獲頒第三屆青少年志工菁英獎。出社會後,除擔任世新、師大慈青社的指導志工,也在社區「法譬如水」讀書會中導讀。

青年菩薩的示現,證明若能從小循序漸進地親近「善知識」,就能成就利己利人的美善人生。大考過後的暑期,正是兒童、青少年當志工、陶冶品行的大好時機,廣布全臺的慈濟環保站和社區道場,都是可以把握的學習和成長機會。

在此資訊紛雜的數位時代,人間菩薩的善法更須廣為傳播。若能讓善人善念積少成多,正知正見深植人心,代代相傳,世間便會有令人安住的新氣象。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47期

訂兩岸商情電子報 抽盛夏好禮
聯合電子報發行免費的【兩岸商情電子報】,6月30日前訂閱,還有機會抽盛夏好禮,在炎熱夏天中輕鬆做保養、歡樂玩一夏!

浮腫是怎麼回事?
浮腫一般是由於體內增加太多的水分卻無法順利排出而造成的,如攝取味道過鹹的食物後、經常熬夜或是工作壓力過大……等。本次教你用穴位按壓法來改善浮腫。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6/27/2012 11:25: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錢經理 的頭像
    錢經理

    工商名錄/經濟部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錢經理創意行銷: 0800-781-688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9-566-259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