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全世界最厲害的頭腦、最捉摸不透的管理動向、不知何去何從的地球命運,都在【世界公民電子報】。 藝術不該硬學,藝術是用來玩的!!【小典藏】獻上最無壓的美學饗宴,隨時歡迎您與孩子一起用藝術玩生活!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9/13 第90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守護心念,為別人創造幸福
證嚴上人專區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生命貴人
慈濟脈動 助人線上/珍惜幸福 更要為他人創造幸福──曾美惠
焦點專欄 修思聞/叛逆期
守護心念,為別人創造幸福
病後更能體會所謂的「人生無常」──
六十一歲的曾美惠認為,把握時間做自己喜歡、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幸福。
啟動助人之心容易,長期陪伴卻顯困難,需用智慧協助、改變;
倘若成效有限,也應隨順因緣,暫時「放下」,但絕對不要「放棄」。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生命貴人
7•23《農六月•初五》

◎【靜思小語】沈淪在黑暗中,找不到貴人;守護心念,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守護心念,寫好人生劇本

二○一二年慈濟全球教育年會,計有一千九百二十人參與,包括海外八個國家、三百三十五人。為慶祝「慈濟教師聯誼會」與「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成立二十周年,慈青、慈懿會成員、教聯會老師以及大愛媽媽,共同呈現「法譬如水」經藏演繹。

早會時間,上人讚歎演繹中人人同一心念、同一動作,展現「立體琉璃同心圓」,開啟清淨懺悔道場。

「大家手勢、動作合齊,讓人看見佛教的清淨、圓融而美好;隆隆的鼓聲與悠揚的鐘聲,加上大眾明朗的唱誦,展現『心鐘鼓舞,法海昇平』,帶領見聞者同入法海。這是人人『合和互協』而成就的莊嚴法會。」

二十年前一群有心的老師,不斷招募志同道合者,漸漸形成一個發揮使命的教育團體──慈濟教師聯誼會;在同一年,也成立了「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時光不斷流逝,人、事、物也在分秒中不斷遷變,上人感恩二十年後的現在,已見到教聯會與慈青法脈傳承。

「二十年前即發心投入的老師,現在已經增添了不少白髮;過去他們用心教導的小學生,現在也已經成年且成為社會的菁英。由此可見,只要發一念好心,就要把握,才能在人與人之間接續傳承,成就永恆的『道』。」

老師對學生影響深遠,上人舉實例說明──

「五十年前我剛離家修行,輾轉來到花蓮慈善寺掛單。某天,在寺院旁的井邊洗衣服時,看見一個小女孩要去上學,突然指著寺院後方的鐵路說:『老師教我們不要走鐵軌,他自己還走鐵軌!』這個景象深銘我的心版——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善盡教育使命。」

臺北葉慮縑老師教學活潑廣受肯定,一九九八年投入教聯會;豈料到加拿大留學的小兒子返國退伍後,受到誘惑染上毒癮,還向地下錢莊借錢買毒,常有人上門討債;之後孩子離家、斷了音訊,讓葉老師夫婦很痛苦煎熬。

某天深夜,五個黑衣人拿兒子簽的本票來討債,進屋看到客廳有上人法相,就詢問葉老師是否為慈濟志工?葉老師表明自己是慈濟委員。這群黑衣人中,有人曾在監獄服刑時受到慈濟人關懷,轉而同情這對無奈父母,決定只拿本金,不收利息。

幾年前小兒子返家,葉老師花了一年多時間陪伴孩子戒毒,並鼓勵他勇敢面對司法;如今孩子已出獄並有穩定工作。葉老師在教育年會中勇敢和大家分享這段經歷,鼓勵有類似遭遇的家長,不要放棄孩子。

佛陀成道後對五比丘說法,首言「苦諦」。上人表示:「人人身上都有一部經,每一本人生經典都有『苦』;而人生若不見苦,就無法體會道理。所幸寫經的人就是自己──要用心寫好此生的經典、來生的劇本,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上人教導大眾,沈淪在黑暗中,找不到貴人;要細心守護每一個起心動念,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募心募愛,珍惜點滴善念

江蘇泗陽中學同學張彩虹接受慈濟助學,聽到志工分享「竹筒歲月」的慈濟緣起,就用牙膏盒當存錢筒,每天存入一毛錢;兩個月來累積了五元一毛,捐作助貧善款。

「點滴雖微,『粒米成籮』,不可輕視。」與美國黃漢魁師兄談話,上人舉此為例,表示「募心」要從慈濟人本身做起,每天發心投竹筒,培養把小愛化為大愛的心念。

「會員減少、捐款減少,主因其實是人無心,而不是經濟不景氣。與其計畫辦一場大型募款活動,不如用心維繫長期的會員──要設法連結會員的心,讓他們長久維持善念,並且樂於投入志工;如此對方才會愈來愈了解慈濟,進而發心行菩薩道。」

美國慈濟人常舉辦活動推廣素食、環保,也宣導「竹筒歲月」,帶動大家發善念;但上人指出,最重要的是持續發心。「不只是要讓人知道慈濟,還要讓人認識慈濟、進而投入慈濟。引導人將活動當時的感動,變成每個月、每天的持續行動。」

上人強調,捐款多寡是其次,必須先培養出開闊的慈悲心。「只要有開闊的大愛心胸,自然願意多付出;即使像窮苦的緬甸農民,也能每天存一把米,幫助更貧窮飢餓的村民。真正有心投入,就會有力量。」

能在平順生活中,體會人生苦難而發心求道,就是智慧。上人舉兩千五百年前印度悉達多太子為例,並非遭受痛苦或人生打擊而出家修行,是因為觀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種姓階級的不平等現象,為天下苦難眾生而憂、為求真理覺道而出家修行。

「許多人生活平順,只專注在自己的生活範圍,看不到人間疾苦。慈濟人的責任,就是要啟發人人本具的智慧,願意利益大地人群。」

上人表示,將擁有的金錢用於消費,只是自己享樂,這種快樂很短暫。「能將金錢捐為善款,就能幫助別人;看到苦難人離苦得樂,即能由衷起歡喜心!」

助人線上/珍惜幸福 更要為他人創造幸福──曾美惠
◎撰文•李委煌 攝影•林炎煌
訪視志工速寫

人生歷程 1951年出生,2001年受證慈濟委員

訪視資歷 11年

訪視祕訣 面對案家的困境,心態上不能當作是「處理一件事」,而是以跑馬拉松的耐力、基本的尊重和將心比心的同理,協助陪伴和面對。

志工心得 「人生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卻能自我拓寬生命的寬度與厚度。」這句靜思語,讓我的人生轉念,活得坦然。如果覺得時間不夠了,那更要專心做最歡喜做的事──就是慈濟。

去年八月,右胸頓感麻癢疼痛,到了醫院接受超音波檢查與乳房攝影,後來被醫師初步判定為第三期末的腫瘤,要她盡快辦理住院治療。

儘管醫師都這麼說了,但曾美惠當下掛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她正準備偕志工頒發新芽獎學金給弱勢家庭的孩子,也計畫要致贈中秋節禮物給貧困家庭。她請求醫師給她一週時間,讓她一一跟那些孩子的學校老師聯繫,並且將發放事宜安排妥當。

但當她入院報到,有那麼幾分鐘空檔竟生起了煩惱:「這玩笑跟我開太大了吧?為何是我呢?」一位認識的醫院志工趨前拍了拍她的肩,壓抑的心情頓時潰決,但她大哭僅約十秒鐘,便回過了神:「應該說,幸好是我。」

因為她想起那些關懷過的貧病家庭,他們或是深受病苦拖磨,還要牽掛幼兒、長輩無人照料;又或是臥病卻沒錢治療、請不起看護,「至少,我都沒有這些問題。」

忘記自己是病人

開刀完才第十二天,曾美惠就跑到家旁的公園練太極拳,老師教她怎麼呼吸,學員也給她微笑打氣,沐浴在正向能量的氛圍,她感到很窩心;當然她不忘記邀請這群社區的婆婆媽媽,一起來認識慈濟。

切除腫瘤、接受化學治療,她只掉了髮沒有明顯不適,連常見的嘔吐感都頗輕微。有志工願剪去長髮捐給她,醫院也出借假髮讓她使用,但她都婉謝了好意,「就當是短期出家吧。」她頂著光頭、心態自在,頂多綁個頭巾作裝飾,擋風兼禦寒即可。

彷彿壓根忘了自己是病人,手術後躺在病床那幾天,她開始撥打電話,一一跟案家噓寒問暖;體力恢復後更是一刻不得閒,外出訪視、為弱勢家庭想方設法,尋求社會福利資源;案家見她戴了頭巾,還反過來關心她的身體健康。

見媽媽生病了還捨不得休息,兒子其實不太能諒解。但她說服兒子:「媽媽很幸運,馬上發現立即開刀治療,而且又不用擔心其他事……媽媽最愛做慈濟事了,若不能做才辛苦喔。」

陪病的兒子算算,媽媽手術住院不過四、五天,竟有許多友人來病房探望;長年志工生涯結了許多好緣,此時得到大家的溫馨關愛,儘管並不習慣,但她隨順接受。

她也認為這場疾病像是因禍得福──過去從早到晚忙著做志工,小兒子想找她聊天也少有機會;現在常陪著媽媽做復健,或在媽媽沐浴後幫忙按摩,母子倆難得親近。

為別人創造幸福

十餘年來不斷為案家奔走付出,也許冥冥中,她一直學習、累積著面對疾病的力量。回想起來,自己不曾經歷癌病,過去跟案家說了許多像是「事不關己」的安慰話,而今罹癌的經驗切身且鮮明……曾美惠思索著人生一切安排,似乎都是有道理而非偶然。

曾經關懷一位因吸毒、酗酒而喪失心智的年輕人,看著他,竟想起自己那無緣的兒子……如果還在世間,應該也是這個年齡了。

一九八一年,四歲的長子意外往生,先生是家族獨子,之後她久久沒再懷孕,難以承受傳宗接代的壓力,絕望心境下幾乎想投河自盡。

她自認從小到大不曾做過虧心事,甚至常出資幫助貧困人家,「為什麼老天要帶走我的孩子?」

失去幼子的哀慟與煎熬,加上試管生育的辛苦,有好長一段時間,她過得壓抑淒苦,不敢也不願再提起這事,旁人知情更不敢去觸碰這個傷口。

兩年後,她終於自然懷孕生下次子、再兩年後喜獲三子,就像是失而復得般,她傾注所有時間陪伴孩子。

期間,她接觸慈濟,聽聞證嚴上人的靜思語:「人生無法掌握生命的長度,卻能自我拓寬生命寬度與厚度。」讓她喪子的心結鬆綁,感恩擁有長子的那四年是如此的喜悅;此後,她還要「用媽媽的心,去愛天下的孩子」。她到兒子的學校擔任導護媽媽、愛心媽媽,長達十餘年。

體悟生命得來不易,而世間為貧病所苦的人又太多,曾美惠將玩具錢省下來,每年累積到孩子生日那天,再購買輪椅、病床捐贈給醫院幫助更多的人;她覺得這是給孩子更有福氣、更有意義的生日禮物。

二○○一年小兒子就讀高中,她才真正放心、全心投入志工。年底受證為慈濟委員後,她戮力投入慈善訪視服務。看盡家暴、吸毒、隔代教養、身心疾病等各家各戶的難題,讓她感覺不只是要珍惜自己的幸福,「更應為別人創造幸福,人生才有意義。」

面對•解決•不逃避

生病後,曾美惠提早上床就寢,睡眠品質反而比過去更好,常輕安地一覺到天亮。就像自己以往常告訴案家的:「要去面對、解決而非逃避」,她同樣這麼期許自己,不浪費時間在胡思亂想或無謂的擔心上。

遭受家暴的孕婦,帶著十歲孩兒,還背負了兩家銀行卡債;曾美惠偕志工關懷,陪伴她去找民間法律扶助基金會,成功地協商了十五年分期還款計畫,但才還了半年,婦人就喊累。

「傻孩子,每攤還一次,心情就要放寬一些,因為離海闊天空不遠了。」她善巧鼓勵婦人,只要能夠面對問題,就不必躲躲藏藏、不怕催繳,可以光明正大接電話。

一位女性朋友日前也得了乳癌,每天鬱卒地窩在家�。曾美惠以自身經驗和她談心。罹病後是否有經濟問題?家人是否能陪伴?她認為這是實際而重要的兩件事。這位朋友離婚獨居,有銀行貸款壓力。曾美惠建議,不妨讓孩子知道生病這事,前夫是否來探望是另一回事;「別太逞強,即便是女強人,也應適時柔順。」

她安慰道,這病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很多人都走在這條路上,「何況我的病情還比你嚴重咧!」曾美惠明著鼓勵友人,私下也算為自己打氣。

把受助者放在心上

這天一早,才開始做標靶治療的曾美惠,和大安區志工依約前往新北市貢寮,準備探望好幾戶教她掛心的案家──

見林阿嬤跌倒手受傷了,她提醒盯著電視看卡通的孫子們,要記得幫忙洗碗與打掃,因為客廳天花板已養了多隻蜘蛛。

八年來,志工關懷一家老小;每次到訪,廚房一如往常傳出腥臭味,祖孫們或許已習慣了也不在乎,但志工仍帶著他們清理過期食品,不厭其煩叮囑保持衛生環境。

另一戶,阿華全家五人中,四人有精神疾病;今年甫考上大學的么女,可說是全家人唯一的希望。

大女兒看到志工抵達,從床上坐起。曾美惠關心她頭暈的問題,也領她到門外,打開汽車後車廂選擇衣褲,那是志工特地募集帶上山來的。曾美惠也問了有幻覺幻聽的大兒子,日前下山就醫及殘障手冊申請的進度,因為事關「低收入戶」資格審核,對一家人的生活影響可是很大。

離開這一家,曾美惠立即搭車尋往么女打工的商店,將自己兒子多餘的一臺筆記型電腦送給她,鼓勵她上大學後要好好讀書。

「我們所做的,只是從案家無望的處境間,幫忙找出一條希望之路。」曾美惠樂觀說,十年前剛接觸時,這家人根本不理會他們,不願打開大門,大女兒也關在房�咆哮;儘管案家改善仍有限,但比起過去差別很大。「能走入案家,是需要用時間去磨。」曾美惠認為,慈善助人的事,就是要有跑馬拉松的耐力。

這類案家不算少,但曾美惠講起來絲毫不用翻閱紀錄資料,因為它就像發生在自己家�的事。

回想十多年前,開始跟著志工訪貧,曾美惠白天忙著探訪關懷,晚上整理一戶戶的訪視紀錄,細細回憶著個案們艱苦或動人的生命故事,她常邊寫邊哭地忙到夜�三、四點才就寢……

現在的她理智堅強許多,早習慣將訪視的感動或感傷,化為協助案家解決問題的動力與能量。

生病後更能體悟所謂「無常」,曾美惠以為,既然人生長短難料,若能把握時間做自己喜歡、對社會也有意義的事,就是幸福。儘管身體微恙,但她一直沒讓時間空過,還是到處去案家訪視,「因為,那就是我最歡喜做的一件事啊!」

修思聞/叛逆期
◎撰文•徐淑靜 
兒子上了高中才進入叛逆期,親子之間劍拔弩張,這個「結」,該如何開解?

你們兩個就只會聯合起來打擊我而已!」兒子不滿地對我和先生大聲咆哮,那極度憎恨的眼神,令人不寒而慄;我不禁懷疑,這是我懷胎十月所生的兒子嗎?接著他奮力把門一甩,將自己關在房內。

「這就是你教出來的好兒子,什麼不能打、要用『愛的教育』,都讓你給寵壞的,他惹出來的事,你自己處理!」先生也不甘示弱拉開嗓門,一陣連珠炮過後,他也甩門而出。

從窗口望見丈夫憤憤離去的背影,我的心在淌血,眼淚止不住的奔流。家�就三個人,在這最愛的兩個男人中,我不知自己屬於哪一邊。本來以為值得依靠的兩個人,如今不只將我的心撕裂成兩半,那樣的煎熬與擔憂更是無以復加。

回想以前,當同事跟我說,她讀國中的兒子如何叛逆、親子關係劍拔弩張時,當時除了慶幸兒子沒變壞、自豪教導有方外,還仗著自己修過「親子教育」及「心理學」,當起軍師,教同事如何面對叛逆期的孩子。沒想到,兒子上高中後,如脫韁野馬般任誰也管不住,成績一落千丈。

先生是老師,兒子的班導師是他以前的同事。兒子主觀意識強,經常在眾目睽睽下,完全不顧忌的提「諫言」,讓老師極為不滿,一再打電話向先生抱怨。先生覺得面子掛不住,回家後不分青紅皂白責備,親子關係一天天惡劣。

連續好久家�籠罩在低氣壓中,令人窒息。雖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彼此的眼神毫無交會,冷漠令人心寒。我不知道這「結」該如何解?

教聯會資深教師沈聯珠,和我分享三十多年為人師表的點滴心路,她以上人的法:「以菩薩的智慧來對待子女,用媽媽心來愛普天下的小孩。」「教育要從人與事開始;讓孩子體會不同的人生,能懂事就能懂理。」來解開師生間無數難題。回家後,我和先生分享聯珠師姊和孩子相處的法寶:「關心,不要操心,聽聽孩子的理由,說說自己的看法,試著把標準再放寬一點,多給彼此一點空間。」

那晚他進了兒子的房間,許久才出來,我看見他臉上露出久未出現的溫馨笑容。隔天早餐時,兒子告訴我和先生,他準備考大學的讀書計畫,目標是考上國立學校。

這些日子看到兒子認真的模樣,終於有苦盡甘來的感覺了。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49期

林憶蓮:我到了作自己的時候!
久沒聽聞消息的歌姬林憶蓮,距離上一張專輯有六年了,期間從演唱會和網路上偶然聽到幾首實驗性質濃厚的單曲,林憶蓮似乎不一樣了。

突破隱性障礙 擺脫僵直性組織
好主意通常就在員工腦子裡,吊詭的是,阻礙這些寶貴創意的竟是公司組織和運作自然產生的一連串障礙,洞悉及破解這些障礙便成為企業變革重生的首要任務。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9/12/2012 11:25: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錢經理 的頭像
    錢經理

    工商名錄/經濟部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錢經理創意行銷: 0800-781-688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9-566-259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