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 城市裡的娜魯灣 部落來的原動力 創世神話是每一個部落,每一個族群的「聖經」。卑南族和全世界的民族一樣,也有著自己的神話故事;臺東南王部落陳光榮長老,就口述了這一則創世神話: 太古時洪水淹沒了人類居住的地方,卑南社的始祖飄流到一個稱做 butul的島上(傳說為蘭嶼),和島上居民相處了一段時日之後,因為生活習慣不同,所以又乘小舟離開。小舟隨波漂流多日,他們忽然見到一個形狀有如翻覆之鍋的陸地(即今之都蘭山),於是登陸定居。幾百年後,部落越來越壯大,田地不敷使用,有人發現山下有大平原(今之卑南遺址附近),於是商議遷居,擇處建屋而居,建立了各自的會所.
| | | | | | | | | 大臺北響起娜魯灣思鄉情 | 「伊那巴漾!」大臺北都會區的原住民族年度盛事-「臺北市第三屆娜魯灣文化節」活動9月13日於花博公園原民風味館,正式的宣布開跑!娜魯灣文化節連續舉辦三年,今年2012年的主題是卑南族文化,記者會中可見卑南族少年會所ttakuban矗立一旁,卑南族拉汗祭師手持祈福的小米酒,以與祖靈溝通的祈福儀式揭開了序幕。除此之外,臺北市政府原民會還邀請到高山舞集,精彩重現卑南傳統歲時祭儀-「大獵祭」,在長老的祝禱聲中,對青年的諄諄訓誨,呈現出卑南文化承先啟後、生生不息的精神。 臺北市政府原民會發起的文化節,凝聚了都會原住民離散的情感,以歌謠中耳熟能詳的「娜魯灣」,作為都會區族人感念故鄉的具體象徵。記者會當天,臺北市副秘書長黃榮峰、原住民市議員李芳儒及李傅中武都到場表示支持;因應今年主題,卑南族金曲歌后紀曉君和她的家人也現身會場,一同為娜魯灣文化節發聲。
| | | | | | | 14族特色建築大集錦 | 今年娜魯灣文化節的特色之一-「原住民族傳統建築展示」,完全仿真縮小比例製作,由原住民傳統藝術家羅忠早老師指導,臺東縣南王部落族人親自搭建, 14族傳統建築將展示至12月底,真實呈現原住民族建築文化的智慧。 | | | | | | | | | | 來風味館彩染秋日原民風 | 除了已經豎立起良好口碑的熱鬧樂舞表演之外,原民風味館同時也是原住民族文創商品百家爭鳴的重要場所。在裡面走走繞繞,駐館人員熱心地為民眾解說,讓人了解到許多特色商品的品牌故事。 近期開始經營的「色舞繞專區」,展示了眾多原住民設計師的作品,他們將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的圖騰和織紋,融入到現代衣著用品中,不僅帶有濃濃的文化特色,更是實穿實用。
| | | | | | | | | | Mu Mu會說故事的雙手 作者:吳秀美 | 離開喧囂的臺北城,愈往南走太陽愈熱情燠熱,四個小時後終於來到來義高中,等待我們這次行程的導遊邱霄鳳老師,跟著邱老師的車,開在因風災造成顛簸、破損不堪的鄉道上,九彎十八拐終於來到我們的目的地佳興部落。 走在這依山逐層搭建而起的美麗山城,陣陣不知名的花香襲來,令人通體舒暢,長長的階梯上,只有三、五個早起要至田裡工作的農人及守護家屋的忠狗。令我驚豔的是,這裡的巷道圍牆及家屋多多少少都畫了排灣族的圖騰,很是美麗,巷道的整潔,幾無垃圾,與我印象中的原住民部落有很大的不同。
| | | | | | | | | | | 2012文化媒體營 培育族語家庭小小記者主播 |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新聞媒體百家爭鳴,但對於父母親來說,孩子收看或收聽新聞的管道何其多,該如何明智的選擇呢?由臺北市政府原民會主辦、聯合報協辦的文化媒體營,由專業講師帶領親子學習如何分辨資訊正確性,讓學童對報紙有基本認識之外,還讓孩子嘗試新聞採訪寫作及登上主播臺,體驗新聞從業者的工作。 由於參與學童年齡由國小至高中不等,因此本媒體營依年齡分為兩梯進行。講師帶著族語家庭的家長和小朋友仔細閱讀報紙新聞內容,詳細解說如何從記者撰寫的新聞內容邏輯,來分辨新聞內容資訊的正確性,並教學員們閱讀新聞報導時要「雞蛋裡挑骨頭」,提出對新聞內容的質疑,培養成為記者的「基本功」。
| | | | | | | | 樂齡文化服務再出發 用故事帶領小朋友穿梭時空 | 為了傳承與推廣原民文化,臺北市政府原民會共培訓了33位「樂齡文化服務」長者,到各個學校講述原住民族的文化與故事,讓都會區的小朋友有機會能接觸到臺灣多元族群的優美文化內涵。 星期一下午,是建安國小課後照顧班小朋友閱讀或寫作業的時間,這天卻很不一樣,二年六班來了兩位原住民族故事阿姨-斜揹著紅色配袋的是阿美族的曾尚美阿姨,還有胸前披著暗紅條紋方巾的賽德克族曹玉英阿姨,她們精心準備了活潑有趣的投影圖片,今天要講述的是邵族的神話故事。
| | | | | | | | | | 臺北城市原舞曲 | 臺北都會區裡,處處可見許多原住民族的觀光旅遊意象及產業特色;屬於部落的獨特文化風味,不但吸引了國內外觀光遊客,更表達出臺灣多元文化的深厚。 | | | | | | | | | | 101年第二學期,開學啦! | 101年9月18日在北原會館,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101學年第2學期開學典禮熱鬧展開!本次開學典禮活動的最大特色,為活動的流程、主持及表演等,均由臺北市部大師生共同設計及演出,現場和樂融融的氣氛,所有的學員儼然就像親愛的一家人。 一開始由「八部合音」班級以布農族祈福儀式,揭開典禮序幕,成員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後,在林南吉老師帶領下,學生們已經可以在風味館、南港園遊會等處表演,成為位於臺北市的傳統布農族「八部合音」表演團體,非常難得。
| | | | | | | | | 臺灣原住民傳播的新世代 作者: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林福岳 | 近日連續有兩間大學內的原住民傳播研究機構舉行了揭牌儀式,正式開始運作,分別是臺灣大學的「原住民族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和世新大學的「原住民族文化傳播暨發展中心」。再加上5月份已經掛牌運作的東華大學「原住民族文化與傳播中心」,還有佛光大學的「原住民傳播與文化研究中心」、義守大學的「原 住民族文化與傳播中心」,目前國內已經有5個大學體制內的原住民傳播和文化研究機構。 另外一個現象是,過去一年各大專院校突然積極成立原住民專班,並且大多放在傳播相關科系中,諸如:世新大學傳播學院數位多媒體設計系的原住民專班、義守大學傳播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玄奘大學傳播學院原住民專班,據說明年佛光大學也計畫在傳播學系增設一班原住民專班。
| | | | | | | | | 101年蘭嶼拜訪號再訪臺灣 | 去年正逢建國百年,蘭嶼「Si Mangavang 拜訪號」完成「橫渡黑潮,拜訪臺灣」的驚人壯舉,歷經700公里的航程,順利平安抵達臺北。今年再度啟航,配合南島文化節進行國際文化交流,宣揚蘭嶼的海洋文化與大船橫渡海洋的榮耀。 今年的「2012南島文化藝術節-蘭嶼大船航行暨海洋文化交流活動計畫」,將達悟族人勇於面對海洋的冒險精神,和永續利用海洋資源的海洋文化呈現在世人眼前。蘭嶼當地耆老表示,許多年輕人外出工作,逐漸對造舟傳統感到陌生,拜訪號的建造正好提供年輕人學習機會,且在徒手划行的過程中,除了勇士們自己面對挑戰,他們的孩子也隨大船出航,見證了父親的精神。
| | | | | | | | | 文化「船乘」 南島造舟 | 今年度的「2012南島文化藝術節」,內容包括舟船體驗、部落體驗遊程、南島樂舞欣賞等,邀請到索羅門群島、諾魯、馬紹爾群島等國,在臺東鐵道藝術村製作傳統舟船:舉凡蘭嶼拼板舟、索羅門戰船、馬紹爾帆船、諾魯獨木舟、阿美族竹筏在這裡都看的到,儼然是個海洋共和村。 其中,來自全世界最小共和國的諾魯,打造的舟船以一人舟為主,用臺灣釣魚的尼龍線編織,以穿過木頭打結的方法堵住木孔,工法令人稱奇。
| | | | | | | | | 原物原影數位豐 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主題特展 | 「原物原影數位豐: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主題特展」是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計畫規劃展出。內容展現了人類學者田野工作與研究的各種樣貌,以及臺灣各族群的文化記憶。民族學研究所表示,希望透過數位典藏特展,將臺灣原住民多樣而獨特的文化,更廣泛地介紹給社會大眾。 這次展覽內容包括蘭嶼雅美(達悟)族、平埔族群、排灣鼻笛及口笛、臺灣原住民祭儀歌舞影音民族誌等主題,以及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網站、虛擬博物館、文物藏品環物攝影等數位典藏技術與應用成果。
| | | | | | |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10/19/2012 03:09: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