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馬凱/從「互惠互利」管窺「品格50」 | 聯合報╱馬凱 | 台灣,經濟曾經輝煌,但十餘年來每下愈況,在「保二」、「保三」之間掙扎,羞談當年勇。百年前曾是亞洲頭一個民主國家,如今只見政治人物翻雲覆雨、黨同伐異,百姓徒呼奈何。彌足珍貴的,只剩這一群被美稱為「最美麗的風景」的台灣人,眼看也備受汙染,我們深恐將無以為繼,乃痛切地疾呼趕緊做好品格教育,並不揣譾陋整合出「品格50」野人獻暴。 此理念一出,頗有讀者表示願聞其詳,但亦有譏其幼稚淺薄直如小學生的品德功課。這都是未窺其全豹所致;故特選取「品格50」的慈悲、幸福、誠實、綠色、成長五大類中,慈悲項下的第二目,「互惠互利」,淺說以見其一斑: 人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人生在世,這是保護自己、壯大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但當人人都自私自利,不擇手段追求自利,甚至損人以利己,那會是什麼樣的世界? 孟子說過,「上下交征利,有黍,得而食諸?」若不分上下,人人攘臂爭利,強凌弱、眾暴寡、有權有勢者朱門酒肉臭,即使國家的糧倉充滿,多少人能吃得到?為了爭利,必得把自己武裝起來,這要耗多少精力、資源、時間?為了奪走別人口中的糧食、身上的衣物、積攢的財寶,要用多少心思、費多大力氣,甚至可能流血受傷、身陷囹圄,這代價有多高?而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每個人相對也要付出高昂的代價。這一來一往,產生了難以計量的高額成本;這無謂的損失,何不由大家共享? 但這也不表示,人人都該捨己為人。果真那樣,我們要如何存活?市場秩序會大亂,經濟活動也難以有效進行。其實,只要收起損人利己的心,在追求己利時,也讓別人獲利,就是最理想的狀態。事實上,我們生活在市場經濟每一項交易行為都滿足了這要求。試問,做一筆生意,只有你受惠,對方卻蒙受損失,誰會跟你做生意? 所以互惠互利一點也不困難,在大多數場合,人人都做到了;剩下那些不透過交易而利害又有衝突的狀況,也能照平常進行交易的方式,克制一點私心,為別人留些餘地,在自利的時候讓對方也獲利,甚至不相干的外人也蒙其惠,就皆大歡喜了。 其實,一個時時想到互惠互利的人,人人都想跟他交往、合作、交易,最後不僅反而可獲最豐厚的報償,整個社會也因此得到最大的利益,這真是最划算的一筆交易。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 | |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聯絡我們】。 | |

--
由 Blogger 於 7/18/2014 04:24: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2-69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