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佳女主廚陳嵐舒 以台灣味顛覆法式料理 文/黃郁晴;攝影/羅友辰;圖片提供/樂沐法式餐廳 | | 亞洲最佳女主廚 陳嵐舒 | | 在台灣各地的美食中, 台中可說是電視媒體最常「放送」的寶地。 位處南北交會的台中, 總有新的美食家融合各地特色再加以創新, 推出令人驚豔的料理。 美女主廚陳嵐舒巧妙運用台灣在地食材結合法式烹調, 設計獨具一幟的菜單, 不但打動台灣消費者的胃, 更成功擄獲外國老饕的心, 更寫下台灣餐飲的一頁傳奇。 在國立台灣美術館綠園道轉個彎,進入靜謐的存中街,一幢素淨米白的西式建築吸引了過路人的目光,這棟建築外牆低調的懸掛著「亞洲50最佳餐廳」的榮耀,它,正是由台灣首位榮獲2014年「凱歌香檳亞洲最佳女主廚」的陳嵐舒所創立的「樂沐 Le Moût」法式餐廳。 推開挑高迎賓大門,進入樂沐的一樓接待大廳,主廚陳嵐舒已身著白色廚師服,笑臉盈盈的迎接到訪客人,這位有著一雙會笑眼睛的美女主廚,雖然外表看起來柔弱纖細,但對於食材和料理,卻有著過於常人的執著與堅持。 | | 樂沐以食材、空間,將法式優雅又放鬆的用餐氛圍帶給用餐嘉賓。
| | 台大外文系畢業的她,大學畢業後便前往法國藍帶學院學習法式甜點製作,後來轉至法國高等廚藝學院學習正宗法式料理,更在歐美等地任職於米其林星級餐廳。2008年,她毅然決然回台中設立自己的法式料理品牌「樂沐」,憑著不斷創新精進的精神,餐廳開設十年不到(創業迄今七年),便已榮獲許多國際美食評選的肯定,更在台灣法式餐館中打響名號。 喜歡就放手去做 談起烹飪,陳嵐舒笑著說,她是個目標設定相當長遠的人,想唸外文系,是小學六年級時便已立下的志向。她烹飪的啟蒙來自外婆與媽媽,小學三年級的陳嵐舒,已經被訓練到能夠掌廚家常菜,也十分享受待在廚房消磨的時光。國、高中時,花樣少女的陳嵐舒接觸到小女生最愛的甜點,也打開了她美食的新世界,那種甜蜜、浪漫的氛圍深深吸引著她,於是大三時,她便開始收集各種進修資料,立下她轉向烹飪的志向。陳嵐舒說:「我的個性是只要我喜歡的,就會去試、去做。只要確定方向,家人支持,我便會勇往直前。」 | | 樂沐餐廳豐富的酒藏,是搭配法式料理不可或缺的精髓之一。 | | 畢業後,陳嵐舒如願以償的前往法國藍帶學院學習法式甜點,那有著既定框架又能自我發揮的甜點世界,讓她十分享受。她發現,法國人有著既傳統、古典,又能浪漫、自由的美食哲學,讓二十多歲的她,像發現寶藏般為此深深的著迷。因此自甜點學校畢業後,她聽聞另一家廚藝學校有著截然不同的訓練方式,便轉而挑戰更高難度的法式料理學校。 陳嵐舒說,其實她的個性應該比較適合做甜點,因為甜點可以在自己的世界中,獨自慢慢的完成,但是法式料理不然。法式料理的製作攸關整體呈現,必須配合餐廳團隊的步驟和節奏,廚藝學校的訓練更是廣闊到摸不著邊際,不僅速度要快,對集中力、體力都是一大考驗,「對我來說,和各國同學、法國主廚一起學習料理,真的是個巨大的挑戰和刺激。」她說。 創意料理Vs.企業經營 受過正宗法式料理訓練的陳嵐舒認為,法式料理是嚴謹又精緻的廚藝展現,但又有著擺盤、食材變化的無限創意。她回想起自己的人生也是這樣,感覺需要個框架來固定住自己,但是穩定一段時間後,卻又會想要突破這個框架。陳嵐舒認為,創作是藝術性的表現,在創作料理時,往往是主觀、直覺但又不能失去邏輯,刀工、火候和口感都是緊密連結的;而經營一個事業,則是非常需要規則性,「我希望客人吃到的味道是一致的,因此菜色中無論擺盤、食材切割都需要非常精準,這便是我創作料理和經營餐廳上的兩種不同態度。」 | | 廚房就是陳嵐舒的天地,注重細節的她,工作時一絲不苟。
| | 走遍世界各地的陳嵐舒,接受過法式經典文化的洗禮,也在自由奔放的美國民族大熔爐中生活過,當初她回到故鄉台灣開店時,也曾在經典法式、創新美式的框架中搖擺不定,自己想呈現的東西太多,卻只能在框架下複製所知的東西,而太急於展現所學的結果,就是常讓客人「吃不懂」她的料理。 陳嵐舒說:「旅行,是我突破的契機。這幾年我在中國各地旅行,嘗遍各方菜系讓我覺得十分震驚,有些我從未嘗過的味道,竟然已經存在幾百年甚至千年之久,就像散落的寶石偶然被我拾獲一般,這也讓我回想起在美國時,感受到南美洲、墨西哥、印度等各國的文化衝擊。」有了全新的思維後,陳嵐舒回頭細細審視品味「台灣味道」,並將這些味道帶進她的法國料理中,試圖顛覆她想做的傳統法國料理,嘗試的結果不僅她自己感到滿意,也讓法式料理界為之驚豔。 料理更見文化底蘊 | | 樂沐餐廳外觀低調而不奢華,就像陳嵐舒想傳遞的法式料理精神一樣。 | | 陳嵐舒分享自己創業至今的心得,她笑稱當初開店的想法很單純,只是想要開一間好吃的法式餐廳,將自己所學傳遞給客人。直到這幾年,因為一次她與義大利廚師客座交流的機會,才真正觸及料理的真諦。當時來台的客座主廚,吃到陳嵐舒用台灣的梅乾菜製作的「雪菜雞肉」,對台灣古老的美味大為讚歎,覺得與他所做的事不謀而合,餐後便興沖沖的談及他在義大利做的一項合作計畫。原來這位義大利主廚,在北義小山村中和當地居民合作,餐廳食材全都取決於在地,既沒有海鮮、也沒有鵝肝這些經典食材,廚師們全需仰賴居民提供的食材來創作料理,也因為這項合作案,當地古老的食材逐漸被農家重新復育,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失傳的菜色也慢慢被尋回。義大利主廚說,他想做的事就是將這些即將消失的知識和味道,透過餐廳和廚藝學校完整傳遞下去,「料理不僅只是食物,而是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這番話聽在陳嵐舒耳裡,她自覺非常慚愧,因為當初她的想法僅是為好玩而試,卻未料到世界的另一端,已經有位主廚著手進行文化的傳遞,展現料理精神的更高層次,這次的交流,也激勵她開發更具在地文化內涵的法式料理。 | | 利用在地食材融入法式料理中,是陳嵐舒下一步要追求的料理文化精隨。 | | 開業初期的一兩年,她執著又糾結,近幾年來,陳嵐舒發現「抽掉一些東西,反而能看得更清楚」,就像一個完整的套餐中,需要有起承轉合的變化,才能替味蕾帶來不同的刺激和喜悅,而她的工作正是設法為這些食材找到特質,將每道菜的層次和位置定位清楚,才能帶給客人更具內涵的用餐享受。 做自己喜歡的事 談話的午後,日光正好,陳嵐舒看著窗外陽光灑落,悠悠的說:「當初我選擇在台中開設餐廳,就是喜歡它緩慢悠閒的生活態度,希望我的廚房能夠坐落在被綠意包圍的空間氛圍中,也想讓這樣的環境讓更多人一起感受。」陳嵐舒說,快樂很簡單,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開業不到十年,陳嵐舒已經找到自己的方向,致力將更多更好的台灣食材和味道,融入法式料理的表現中,讓情感和回憶,隨著入口的瞬間一起迸發。 TOP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