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波隆那插畫展創作過程分享 文、圖/陳盈帆 | • 陳盈帆入選2011波隆那插畫展,與現場展出畫作合影。 | 波 隆那插畫展是我的夢。雖然中間有很多的自我懷疑,貧困跟不如意,這個夢始終懸在那裡! 我 念師大美術三年級那年,選修設計組課程,林磐聳老師撥了兩堂課叫我們去看在北美館展出的波隆那插畫展,我就喜歡上插畫了。那些畫的藝術成就令我折服,比起 老調重彈,或者是曲高和寡的純美術還要吸引我。 我後來有機會到紐約唸了一年的SVA插畫研究所,又因為沒錢了,只好中輟 回台灣,並且在格林郝廣才先生的幫助下出了第一本繪本──《希 望的翅膀》。現在回頭來看,那時的想法很多,可是繪畫技法跟繪畫敘述能力都還有很多問題,真的很謝謝台灣,能夠包容這種跌跌撞撞的作 品,這本書裡的衝動跟年輕的素直我現在也畫不出來了。 之 後因為家裡的種種因素跟對開始當自由工作者的無知,我陷入了人生中非常黑暗的時期,大約有四年之久。後來插畫工作慢慢進入狀況,我也從不懈怠的進修自己的 畫技跟觀念,現在當然可以說是漸入佳境了。 每 年的波隆那插畫展大約都在十月初收件,留兩星期的郵寄時間,參加者必須在九月中旬寄出畫作。我之前投的都是已出版或計畫出版的插畫,但是都沒能入圍。最囧 的一次是我有一年投稿,連到參賽處都沒有就被退回來,後來我對參賽的表格規定等都不敢大意,深怕根本連參賽都沒有。所以2010年八月中旬開始,我就開始 不接畫稿,要拿整整一個月時間創作參賽作品。 一 開始我先上網站跟看一些畫冊來解讀:為什麼入圍的作品是這些?我發現主要的入圍者還是以歐洲居多,尤其是義大利本地,占的比例不少。至於台灣的入 圍者,每年不過1-4位,這其中又分為兩類:一、畫工細膩精緻到慘絕人寰的境界(畫裡會飛出一條龍來,人類偽裝成的彩色雷射印表機)。二、能對未來的插畫 走向提出建言的創新者(一開始看的時候觀眾會說:這是什麼?然後快速移動)。這很有趣,因為苦幹實幹是台灣精神,勞力密集的加工產業是一直以來台灣人最擅 長做的事情,台灣觀眾也比較喜歡跟認同這種作品。我也在自己的繪本裡畫 過這種畫,但是經由這種磨練讓我明白我自己,我不喜歡這種精細偉大的畫,喜歡可以傳達氣氛但構圖簡單的畫。所以我選第二項。 開 始要創作的一星期,我用以前畫剩的小紙頭,畫了一堆的小圖。這種圖,我從來不拿給編輯或其他人看,畫這種圖的時候,我的腦袋裡沒有什麼正經的想法,是一 種遊戲跟暖身操。我沒有固定的畫風,若是電腦繪圖,我希望它色彩濃重鮮艷得要滴出汁來。若是水彩,我希望它清淡飄逸水氣十足。若是一個安靜的故事,我 希望畫細細密密的帶一點膽怯。若是一個瘋狂的故事,我希望線條又野又有快速感。 我 苦惱於沒有風格這件事非常久,後來我發現了原因:因為我的記憶力太差!因為記憶力太差,所以畫完一整本書以後,就把它忘光光了。等到下一本挑戰來,我又重 新看,重新研究適合的技法,或者說我有固定風格,不過至少有6-8種,看故事跟印 刷媒材來選方法。所以要創作的時候,全部都從這種「羞羞」小圖開始,慢慢聚焦。 | • 陳盈帆用不同素材試畫,並選擇右下圖繼續發展。 | 畫完這些小圖後,我慢慢有確定幾件事,引用 楊茂秀老師一句話「照我喜歡的」。我在2010年七月底剛搬家,所以在七月底,我整理了自己的書櫃,把繪本分門別類,也趁這個機會檢視自己喜歡什麼樣子的 繪本。這裡面有幾本有某種程度的相關性,它們是:《傻 鵝皮杜妮》、《手 套》(遠流、烏克蘭民間故事)、《快 樂的一天》、《快 樂的獅子》、《黑 兔與白兔》、 《熊 與山貓》,還有一些我自認挖到寶,會拿出來像鼻煙壺一樣 把玩的法國老繪本。 所以,照我喜歡的,我要用乾性媒材,用素描的線跟面組織畫面。照我喜歡的,我要畫兔子。傷眼的來了,接下來我做了一連串的實驗,是把兔子跟月亮作某種組 合。這個發想大約持續了兩天。經過長考之後,我放棄這條線。因為我自己受到玉兔擣藥這個先入為主的概念干擾,沒辦法大破大立,而且這種具有某種文化背景的 東西,反過來說不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我必須去尋找更基本的,無論觀眾是五歲小朋友,還是八十歲老先生,無論是哪個國籍,看畫面就可以會心一笑的主線。檢視 之後,我喜歡上右圖的氣氛,它那種巧妙利用空白的方式對我來說是有趣的,我決定用這張圖繼續發展。 ■ 延伸閱讀 插畫 美食 兔子棉 利用印刷檢查原畫作品 | • 陳盈帆入選波隆那國際插畫展的畫作。 | 說到印刷後的感覺差異,我的血淚史實在太多了,本來看 起來很美很協調的原畫,印出來又暗沉層次又不夠。本來電腦螢幕上完美的上色,印出來顏色怪異衝突。是印刷廠的錯嗎?是出版社沒派人去盯嗎?錯!百分之八十 以上都可以由插畫家先過濾避免掉!如果原畫彩色影印出來沒達到效果,我們再畫的時候,就可以慢慢抓哪裡要加強,哪裡是白作工不用強求,多來幾次自然更能畫 出「為了印刷目的」而存在的畫。 在螢幕上或看原畫跟印刷品的差異,就像是人在螢幕上會 顯胖一樣,有一些很微妙說不出來,要用肉眼直接比對的東西,就是要印出來比對。我反覆重複這個動作,絕對不是我墨水夾買太多,或者是想找輸出店老闆聊天 啊! 我已經確定主題,確定大概的構圖,剩下的就是不厭其煩 的用同一個主題去演示,邊畫邊想,最後出來的這一張畫(我當時還不 知道這個可以)我全部採用電腦繪圖(在家弄石版畫應該是沒可能)。一開始的草圖大約是幾個圈圈構成的火柴棒人草圖圖層,我沒有留下來。然後直接在電腦上 畫,能自由的操縱手寫版的線條是我的優勢,我不求畫裡的物件要有完整的輪廓線,或者寫實的 光影變化,但我非常非常注重那些要我解釋也沒辦法用言語拆解的,所謂畫的整體的氣氛,當我畫下兔子的頭跟那片它屁股旁的陰影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幅圖畫是成 功的。我利用電腦繪圖的優勢,一邊畫一邊計算留白處跟需要線框的地方,這些切割造成的虛實對比對以前真正手繪的畫家來說十分困難,而今日熟知電腦繪圖的我 卻可以作到。 然 後這隻穿著條紋衫的小公兔就跑出來了。畫完第一張之後其餘四張就像兔子便便一 樣,咚咚咚咚地每兩三天掉出一張來,幾乎不花腦筋,主角分別是我有養過的狗,貓,天竺鼠跟烏龜。當然我有跑到輸出店去輸出──回家修正非常微小的部份── 輸出在好幾種紙上──選擇最適合的去參賽。 | • 波隆那國際插畫展評審們,在講評會上討討論陳盈帆的作品。 | 本來我不認為我能入圍,可以說是僥倖。入圍的下一步是 磨練手上的自寫自畫繪本,這比入圍還難多了。希望這個創作過程能跟 其他創作者互相切磋交流,就算看來很普通的圖,背後也有繪者孜孜不倦的研究。更可怕的是,全世界有幾千名幾萬名有才華又努力的繪者一起在競爭,真的是努力 還要加上一些運氣,才能獲得肯定,大家加油吧! 針對這次選出的作品,在波隆那書展有一場評審講評,有 一些畫作被挑出來講評。很榮幸我的畫也有被挑出來講評,評審說我的 畫非常纖細,具有某些個人經驗在畫中,其中含有的感情對評審而言是起作用的。在台下時她指出我的畫的風格來自50年代版畫,現代很少人使用這種技法作畫。 我很訝異他們完全瞭解我想嘗試的風格源頭。 結束前有一位聽眾提出問題:這些被選出來的畫符合兒童 的喜好嗎?評審們回答:成人不應該限制兒童應該喜愛哪些畫,我們要做的事情是給他們高品質的,美的圖畫,並且藉此拓展他們的視野! ■ 延伸閱讀 插畫 美食 兔子棉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