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之最,獨有茶館領銜金字招牌;茶館已開,敬邀四方豪傑仗劍前來!各位看倌請來欣賞【金庸茶館電子報】 重視孩子教育的爸媽,【Kidschool讀享報】周周提供最新教養觀點、英文學習新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5/03 第72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以愛調味,溫暖心靈
證嚴上人專區 無盡藏/生命工程 用愛守護
慈濟脈動 人生真味 香積媽媽的拿手菜/賴素珍 美滿的福圓腰果
焦點專欄 社論/人醫法船破浪前行
以愛調味,溫暖心靈
經歷了苦,才品嚐到人生的甘甜味;為人母後,更能體會那分甜蜜的負荷。
香積媽媽用最擅長的料理傳遞情感,讓捧著熱食的人們暖胃且暖心;
她們將廚藝化為療癒工具,分享給更多的人,走進每個需要自己的心靈角落……

無盡藏/生命工程 用愛守護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畫作/陸素華
講於二○一二年四月一日至二十一日

醫療不是消費,
是搶救生命的希望工程。
醫師付出真「情」,
病患能感「恩」,
才是醫療真諦。

臺東縣達仁鄉衛生所主任徐超斌醫師,三十五歲那年放棄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的工作,回到家鄉服務;薪水少了,工作多了,還要巡迴部落往診,每月看診超過四百個小時,不分日夜照顧鄉親。

返鄉五年後,他在一次連續工作八十小時後中風,雖然只剩右手右腳可以靈活運用,走路也不是很方便,卻還是用心守護在工作崗位上。

徐醫師說,中風時心�有很大的壓力,「但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鄉民怎麼辦,以後他們要去哪�看病?」於是他撐著病體,一邊看診,一邊做復健,繼續發揮良能。

過去在都市工作,雖然有更高的收入,卻難得見到病患真心的笑容,他說,「在部落�,每位鄉親看診後都會展露燦爛笑容,這就是當醫師最崇高的價值。」

許多人投入醫療工作的初衷,是懷抱理想、以清淨大愛救拔病苦;徐醫師能夠放棄大都市的名利,來到偏遠花東任職,更是慈懷少欲、心懷大願、蘊藏「大富」──並非富有財富,而是心靈有愛富足,才能發揮智慧良能,醫病、醫人又醫心。

現今全臺各醫療院所皆面臨內、外、婦產、小兒科、急診,醫師人力﹁五大皆空﹂的危機。

在花蓮玉里慈濟醫院有一對兄弟檔醫師──李森佳、李晉三。李森佳醫師原是高雄慈濟人醫會醫師,三年前得知玉里慈院外科醫師空缺半年都找不到人,當時他七十二歲、已經退休,卻毅然來到玉里服務。

而後,看到小鎮人口老化,醫院尤其缺乏急診人力,遂邀請六十三歲,也是外科醫師的弟弟李晉三加入;兄弟倆精神敏睿、很有愛心,時常跟著張玉麟院長下鄉往診,手足合心齊力貢獻良能。

人世間苦難偏多,如何讓苦難人能夠得救?需要慈善。然而,貧與病就像孿生兒,因此慈善少不了醫療;唯有「醫」與「護」發揮純潔大愛,才能真正搶救生命、拔除病苦。

在臺灣「後山」的花蓮、玉里、關山慈濟醫院,有許多醫護憫念貧病之苦,遂發大願、安守偏遠山村,不受利欲動搖,以慈善之心從事醫療;因為體恤病患來院不便,不論山再高、地再偏遠,他們都親自走入患者家中往診,如諸佛菩薩聞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現。

這分視天下人如己親,「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精神與志願,多麼崇高,也令人尊敬。

醫護發揮純潔大愛,
如大慈父、如大悲母,
給予病患「再造之恩」。 

日前,臺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黃同村主任看診時突然肚子痛,為了不讓病患等待,他堅持繼續看診,直到痛得受不了才去就醫,發現腎臟有結石。

外科醫師要他儘快手術取出結石,但他心繫病患,還是忍痛看完所有患者。所幸隔天準備進入手術室前,結石自行排出,免除手術,可以繼續服務病患。

在臺北慈院還有一位護理師陳宜君,從小立志當護士;未料十七歲時罹患白血病,經歷病苦讓她更堅定志願,畢業後就來到花蓮慈院工作,現於臺北慈院服務。宜君說,這份工作意義重大,因為自己生過病,更能了解病者需要,而能以同理心協助病患。

人間「生、老、病、死」四苦之中,以「病」苦為最;所以佛陀說:「八福田中,看病功德第一」。

一般人在身體健康時,常為了外在名利而追逐;一旦病痛來磨,只要能解脫病苦、延長生命,無論什麼都願意放棄、什麼都肯做。此時,需要醫師、護士發揮救人良能,才能真正緩解他的病苦、搶救生命。

一直以來,我都稱呼醫師為「大醫王」、護理人員為「白衣大士」,因為「佛心醫王如大悲父,醫藥護理如大慈母」,醫療團隊具備「悲眾生之苦、痛眾生之傷」的佛心、菩薩心,各科發揮良能,而能為眾生滅苦、療治身心。

今年二月,有位懷孕二十九週的孕婦,騎機車返家途中發生車禍,被送到臺中慈院急救。當時媽媽與胎兒的情況都很危急──媽媽的脾臟、腎臟嚴重破裂,經由緊急手術產下一名小男嬰,出生時體重才一千九百公克,一度沒有呼吸、心跳;所幸,院方動員一般外科、婦產、泌尿、麻醉、小兒科等醫療團隊接力搶救,終於挽回兩條寶貴生命。

小男嬰轉到新生兒加護病房期間,護士日夜輪班,細心呵護著脆弱生命,並寫下「愛的日記」,記錄每天喝多少奶量、呼吸狀況、哭聲……而護理人員也同理母親的心情,天天用輪椅推媽媽到病房探望孩子。

看到媽媽的手,牽起孩子幼嫩的小手,多麼感人。因為有愛的醫療團隊,小心翼翼搶救、陪伴著這對母子,才能讓他們的生命度過難關,重拾天倫之樂。

傳統社會普遍尊敬醫師,認為醫師對病患有「生命再造之恩」──醫療團隊視病如親,為病患拔苦;病患在醫護愛的呵護下,改善病情,也轉變心靈,戒除不好的習氣,走上人生正道。因此病患對醫師能感「恩」,醫師對病患付出真「情」,這就是醫療的真諦。

秉慈運悲,
啟動愛與感恩的善循環,
讓醫病之間有情有愛。

佛陀說「觀身不淨」──人的身體會產生各種穢物,病患身上的疾病和傷口,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但醫護人員卻發心立願,日日與之為伴,拔除痛苦。

為了救人,多少黑夜、寒冬歲月都堅持熬過來;病患生命如游絲,他們用心診治、細心照顧,一絲一毫不能疏忽,將自己的生命投入病患生命�。若沒有純真的願心、若不是堅定的意志,如何能堅守世間病苦的角落?每一位心純志堅的大菩薩,都很令人尊敬。

任何一個與救人有關的工作,都是浩大的生命工程,但願這分為愛付出的使命,天下人都能理解,並且心懷感恩,感謝他們不顧辛苦,為搶救生命不遺餘力的崇高意志。

近日在花蓮慈濟醫院加護病房�,一位護理人員正專心為病患處理傷口,未能及時回應一位家屬的問話,心急的家屬使用不堪入耳的話大聲罵人,隔壁床一位阿嬤聽到,叫著:「我苦啊!我嘸甘!」志工向前關懷,阿嬤說:「我的孫女就要從護理學校畢業,看到當護士要被人這樣罵,我嘸甘啊……」

有一位阿公被送來大林慈院急診室,看到醫師、護士忙得不可開交,卻有病患覺得自己應該要優先看診,對醫護聲色不好;阿公看了竟哭著說:「看到護士那麼辛苦,想到我的孫女;當初教她不要當護士,她偏偏要……」

菩薩的心就是大慈無悔、大悲無怨。護理人員如慈母,以疼惜幼子的愛心呵護病患,日夜辛苦付出、堪得起忍耐,只求病患健康,這分精神多麼聖潔;但他們的辛苦與委屈,卻鮮少為外人所知。

生命無價,搶救生命的醫療工作無法以功利標準判斷;一分愛的付出與用心,往往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因此每位醫師與護士,都是病患生命中的貴人。

但現今社會對於醫療人員少了一分感恩心,人們常常只感受到自己的病苦,認為所接受的服務都是理所當然,忽視醫師、護士付出的大愛和辛勞。

社會的功利與自我,讓原本互依互存的醫病關係,變成緊張的相互對立,醫療爭議層出不窮;當醫護竭盡心力付出還惹來糾紛,很多人因此不願意從事救人的工作,而社會和媒體偏差的價值觀,也致使年輕人愛心夭折,不願承擔繁瑣沈重的醫療任務。

據統計,臺灣有超過二十三萬人領有護理執照,但真正從事護理工作卻不到六成,辛苦的工作讓護理畢業生卻步。最近全臺醫療院所都在鬧護士荒,缺額推估超過七千人;醫院招不到護士,為了顧及醫療品質,只能關閉病床因應。

這是整個社會的危機,因為人人都難以逃脫生、老、病、死的生命課題,未來誰來照顧、誰來承擔?

醫療科技不斷提升,更需要有軟體配合──也就是有愛心、有使命感的醫護人員,願意奉獻生命,為病患付出。

人人都重視生命,無論身體有病、有傷,或是身心不健康,都需要有健全的醫療來守護生命、呵護健康,因此更要尊重醫護團隊。只要社會大眾懂得感恩醫護的辛勞、給予鼓勵,相信哪怕再辛苦,他們都甘願提起無私大愛而付出。

醫病之間有愛有情──醫護團隊用愛呵護病患,而病患也能感受醫護的「再造之恩」,以尊重心、感恩心相待,就能啟動愛與感恩的善循環,提升醫療品質,使人人身心平安。

四月初,臺中慈院搶救車禍受傷母子的消息見報後,有位護理學校畢業生寫信給護理部督導,信中提到,自己一度對醫療環境、護理工作失望,也想要當逃兵,但這則新聞讓她重新檢視投入護理的初心,也讓她更有信心,要在護理行業繼續努力。

同樣在臺中,三月間,慈濟醫院應邀前往一所護理學校的求職博覽會設攤,吸引許多應屆畢業生前來了解。有位蔡同學表示,她去年到花蓮玩,朋友因玩飛行傘發生意外,腳部骨折送慈院急救,當時因為有志工膚慰,緩解眾人緊張不安的情緒,因而使她立定目標,畢業後要到慈院服務,也號召同學跟進。

可見以真誠之愛付出,總是會感動許多人有志一同、發大心、立大願,為病苦眾生而付出。

醫療是「生命工程」,期待醫護人員發揮生命良能,用心提升救人使命——用生命走入生命,搶救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以愛的力量,給予病患「再造之恩」,這也是每一位醫療工作者的使命。

志願從事醫療工作者,皆有救人的理想與心願,但願每位大醫王、白衣大士,能守志奉道,永恆堅持最初發下的大願;以品格與愛心,敬業並且尊重生命,才能在堪忍世界,以大忍力量守護眾生。

人生真味 香積媽媽的拿手菜/賴素珍 美滿的福圓腰果
◎撰文•邱如蓮 攝影•顏霖沼
爐底小火融化冰糖,為腰果裹上淡淡金黃,
賴素珍搖晃著小鍋避免燒焦,
鍋內腰果顆顆飽滿、散發香氣,
猶如她出嫁前是沈浸在父母愛�的珍寶。
為人母之後,她更能體會那分甜蜜負荷;
而她的愛不只一脈傳承,還成為鄰里社區的「阿母」……

在彰化員林鎮上,從青春的高中生到年近花甲的成人,都親暱的喊她「阿母」。阿母說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成了眾人的阿母,也不知道除了兒女,是誰第一個喊她阿母,但是她做大家的阿母,已經好多年了。

阿母賴素珍,有著長圓的臉蛋和圓潤的身材,笑容爽朗,熱情大方,一開口就是草根味十足的臺灣話,輕易就給人溫暖的感覺。六十三歲的她除了是專業的家庭主婦,也是跑單幫的職業婦女,更是全年無休的慈濟志工。阿母的身分這麼多,經常忙得團團轉,但是她卻從來沒有吵著要休假。

阿母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最近女兒出嫁了,阿母很歡喜,經常招呼大伙來吃餅分享喜悅,家�經常熱熱鬧鬧的,好像又回到了那個時候……

大約十九年前,賴素珍的孩子還是中小學的年紀,她和先生忙著掙錢養家,那時候慈濟開始推動「用鼓掌的手做環保」,員林志工江銘桂出借空地,讓大家在週末做資源回收。每月兩次的環保日,都是數人頭訂便當,卻怎麼訂都不恰好,不是多就是少;住在附近的她知道了,說:「煮一家人的餐也在煮,大家來吃也是煮,要不,我來替大家準備午餐吧!」

就這樣,她家門前的空地,打上桌子、排上椅子,就成了員林慈濟志工的餐廳;顧腹肚的「阿母」稱號,也不脛而走。

從「八妹」變身為長媳 

賴素珍游刃有餘的大廚模樣,難以想像她在結婚之前,完全沒有下過廚,「我很好命。」家�並非大富大貴,父親靠著糕餅手藝白手起家,鎮日搓揉麵糰、在熱烘烘的爐火邊烘焙糕點,養活全家十一口人;生活雖然簡單平凡,但父母的慈愛,讓排行八妹的賴素珍,記憶中沒有留下「苦」的味道。

這個家有位全能的媽媽,洗衣、打掃、燒飯等家務活一手包辦,從來捨不得喊子女幫忙;偶爾賴素珍想洗碗,母親就會叨念著:「別洗了,洗了手會變醜!」

孩子們吃飽飯,媽媽立即送上切好的水果;只要孩子們稱讚菜餚美味,餐桌上就會接連出現。有一次,賴素珍喊著豆乾好吃,母親就天天準備豆乾,直到她央求:「拜託,不要再買豆乾了!」母親才罷手。

母親對家人的愛,藏在生活瑣事的細心照料中,這慈母的形象烙印在賴素珍的腦海;當她與林步雲結婚後,也自然而然地成為慈愛的媽媽。

林步雲是公務員,穩定收入維持一家開銷;而身為長媳,賴素珍清早起床,先是手洗全家人的衣服,接著料理早餐、打理家務、照顧公婆、再做午餐……在娘家沒有下過廚房的她,嫁到林家後的第三天,首次洗手作羹湯。

「我連揀菜都不會,大姑還悄悄地告訴我,花椰菜梗的外皮要先剔除,口感才不會太老……」但賴素珍一點都不覺緊張,彷彿母親為家人烹調菜餚的樣子,在腦海�播放教學影片,她憑藉心中所想,煮出人生中的第一餐。

「說置厝不曾煮過三餐,但人家素珍煮得真正好呷!」一開飯,公公便是一句稱讚,讓賴素珍心生喜悅:「及格了!」為了讓口味更合家人喜好,賴素珍向大姑學習料理技巧,每道菜不厭其煩的試煮,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經常,賴素珍在大家都睡了的深夜,先揀菜或滷上一鍋滷味,提早為隔天的三餐做準備;廚藝就在這一餐餐的訓練中,日漸進步。

喜獲麟兒 難掩陰影 

長女出生後,賴素珍又懷上了兒子,老人家對長孫的到來,總是特別期待。最後一次產檢時,醫師叮嚀賴素珍,要多運動,幫助胎位不正的寶寶轉向。

然而即使賴素珍頻繁走動,孩子仍然沒有順產;她躺在生產檯上,聽到醫師急促呼喊:「快點急救!」她掙扎起來,看見護士對著剛出生、渾身附著羊水的兒子進行人工呼吸……

醫師告知,孩子出生有段時間呈現缺氧狀態,可能會影響腦部發育,但還需要後續觀察。賴素珍心中一涼:「怎麼辦?以後我的兒子會憨憨嗎?」抱著熟睡的兒子,看著可愛的臉,賴素珍一點都開心不起來,眼淚爬滿整張臉。

大姑見她每天抑鬱寡歡,勸慰說:「代誌還未發生,你這樣每天擔心,是要苦來等嗎?」一句話點醒了她,收起淚水告訴自己:「我要做孩子的後盾。」

「未來,如果兒子需要醫療或補品,我一定要能夠給他最好的。」賴素珍盤算家中的開銷,僅靠先生固定的薪水很難攢存積蓄,她萌生做生意的念頭;向有珠寶買賣經驗的親戚請教做生意的訣竅,並選擇「跑單幫」方式來做買賣,不需要店面成本且能兼顧家庭。

接到客戶相約看貨的電話,賴素珍就會請大姑幫忙照顧襁褓中的兒子,出門做生意;為了節省交通費,她一手提著沈重的寶石貨品,一手牽著一歲多的女兒,在豔陽下走上兩、三公里,再轉搭公車。

女兒年紀雖小,卻不曾哭鬧抱怨;賴素珍記得有一次,公車上有人吃著蓮霧,女兒忍不住一直盯著看。賴素珍問:「你很想吃嗎?」女兒點點頭。她說:「看著人家吃東西不禮貌,下車媽媽再買給你。」

下了車,她真的買了蓮霧給女兒,從此以後,女兒再也沒有盯著吃東西的人看。回想起女兒的貼心,賴素珍驕傲的語氣中帶著一點心疼。

兒子到了一歲八個月仍不會講話,也總是尿褲子;每當家中來了客人,賴素珍就問:「你幫我看阮兒甘有憨?」鄰居是位老師,懷孕時用藥不當影響了胎兒智能,成為賴素珍經常「諮詢」的對象;每回聽到賴素珍這樣問,她總回答:「囝仔無憨,老母憨!」要賴素珍不用瞎操心。

但賴素珍仍然憂心,直到有一次,她買了拼圖回家,教兒子如何把拼圖與底板的花樣對應之後,他竟然獨自拼完臺灣地圖!賴素珍喃喃地說:「囝仔無憨、無憨。」

兒子兩歲之後,教什麼會什麼,「從此以後,他是最不讓我擔心的孩子。」賴素珍欣慰地笑道。

震出員林香積團隊 

當初以為的憨兒,現在已經為人父了。賴素珍家�的茶几,擺著一張素雅的卡片,那是幾年前兒子、媳婦一起送她的母親節禮物。打開來看,是一首臺語詩:

「我的媽媽真偉大,
每日辛苦通人知,
七早八早就起來,
出門無閒兼買菜。
認真賺錢為厝內,
不止如此你甘知,
也有慈濟功德財,
歡喜甘願付出伊的愛,
所以常常下暗卡轉來,
停車緊入灶腳內,
無顧換衫就煮菜(停車就趕緊下廚房,沒有更衣就忙著煮飯),
晚頓腥臊無清采,
飯後教我捌好歹(晚餐豐盛不隨便,飯後教我做人處事),
暗暝擱愛收厝內,
歸年透天無禮拜。
媽媽辛苦我攏知,
我會認真打拚為將來,
呼你過好日子才應該,
永遠袂來辜負你的愛。」

賴素珍就像詩句�講的,一直都是在照顧人;認識慈濟之後,她的母愛更是遍及各處。

一九八六年的某一天,平常喜愛串門子的公公,回家告訴家人:「聽朋友說證嚴法師是活菩薩,在後山蓋醫院助人。如果有餘力,我們也要捐款!」

即使少有手頭寬裕的時刻,但老人家的交代,賴素珍記在心�,有時候積積攢攢一、兩千元就會捐出。

一九九○年的新年,全家十三人從員林前往花蓮造訪靜思精舍。「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修行生活,讓大姑心嚮往之,便留在花蓮多住了一週,回員林時帶了一本勸募本交給賴素珍說:「去吧!去募款。」

「做生意我很會講,募款我就不知道怎麼開口……」賴素珍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直到一天無意間聽到證嚴上人開示錄音帶,提及只要用心播下善的種子,是否發芽,也要看對方的因緣。讓她改變心態,勇於播撒慈濟善種子。

在她真心的帶動下,牽引出不少慈濟會員,最多的時候有四百戶,她每個月得花上一星期收善款;市場的攤販們都是她的會員,當她走進市場、拉來椅子,大家就自動來這「愛心攤」報到。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地震,員林龍邦富貴名門大樓災情嚴重;那群在賴素珍家烹煮午餐已六、七年的志工,立即成軍為香積團隊,她買了三顆高麗菜準備煮熱食,沒想到會眾陸陸續續提供家中的食材和米糧,在水、電缺乏的時刻,克難供應出麵食、熱湯,溫暖無家可歸的鄉親,也替救難人員補充了能量。

災況穩定之後,慈濟志工深入重災區埔里援建組合屋和希望工程,員林香積團隊也一同進駐。每次出發前,賴素珍跟茹素多年的曹麗香先討論好菜單,向商家訂菜,小轎車沿途將菜、人載上,前往距離員林兩小時的埔里。

志工林武行夫妻檔提前一晚抵達,從翌日清晨開始供餐,賴素珍一行則接棒午餐、點心準備。「夜�餘震不斷,經常不敢睡覺。」賴素珍也因此體會受災鄉親的驚懼,以及對組合屋早日建成的盼望;為了補充志工們做工時耗費的大量體力,他們在烹調餐點上更是用心,一天三餐還有兩次點心。

「擔心配菜不夠,我們在曹麗香的教學下,組成綁豆G大隊。」賴素珍自豪夥伴們總是合作無間——黃貴美家在豆皮工廠旁,一早就去買來新鮮、無防腐劑的豆皮,蕭榮子、翁來受、曹麗香一起來幫忙,鋪好豆皮後,使勁地綁緊,接著蒸上四十分鐘,成為蛋白質豐富的豆G。

軟Q的咬勁及黃豆的清香,總是成為最受歡迎的配菜,後來還成為義賣的熱門產品,至今仍經常有人下訂單呢!

這群一路走來的志工們都知道,阿母草根、直腸子,但照顧別人總看到最細微的那一點。當廚房�的人忙著洗菜、切菜、炒菜,阿母會拿出從家�帶來的茶葉,替大家泡上解渴的茶;阿母講求營養均衡,菜單中一定有新鮮青菜、補充蛋白質的豆類、以及菇類或海帶,阿母說:「素食也可以很美味、很健康。」

問阿母,她的拿手菜是什麼?她的口袋名菜似乎有很多樣,但是最有口碑的,應該是「福圓腰果」。這道她坐月子時,家人為她烹調的補品,補氣的龍眼肉在醬油的調味下,顯得鹹甜軟嫩,配上脆口的腰果,讓人禁不住一口接一口;而家人的祝福,彷彿也化作麻油的濃郁香氣,迴盪在心口之間。

為了學會這道菜,阿母也下了不少功夫,測試多款醬油,拿捏最佳比例。為人母後,她更明白當初父母的愛,是細緻到看不見,卻溫暖在心�面。她將這道代表圓滿幸福的菜餚,分享給更多的人,也期待自己更無微不至地以愛調味,讓每一道佳餚都能溫暖心靈。

◆拿手菜福圓腰果

材料:
生腰果300克、龍眼乾600克、薑切薄片適量

調味料:
冰糖一茶匙、麻油一小碗(約150毫升)、醬油兩茶匙

作法:
1.將腰果稍微清洗後,加入冰糖及淹過腰果的水量,以小火慢滾,直至水分收乾,期間要不停搖動鍋子,以防腰果黏鍋
2.鍋子燒熱,倒入沙拉油,將腰果放入鍋中,以文火酥炸至呈褐黃色起鍋;以大盤盛裝,將腰果盡量分散攤開以加速冷卻
3.將沙拉油另外盛起,在鍋中倒入麻油,鍋熱後放入薑片爆香成卷縮狀,接著倒入龍眼乾,文火炒開;直到龍眼乾吸收了麻油,再加入腰果拌炒
4.將醬油沿鍋緣倒入熗鍋,拌炒兩下後起鍋,盛盤盡量分散攤開,以利冷卻

社論/人醫法船破浪前行
佛經云:「八大苦中,病苦為最。」治病救傷、拔苦與樂的醫者,自古以來就廣受社會敬重。早年在臺灣,醫學院幾乎是所有高中畢業生的第一志願;象徵專業與愛心的護士帽,更是許多少女努力追求的目標。

然而,今日的杏林醫界,卻面臨內、外、婦、兒、急診五大重要科系人才流失,後繼無力的危機。國內考取護士執照者有超過二十三萬人,但實際從事護理的人卻不到六成。不少醫界人士和專家,將之歸咎於健保給付缺失、工作條件過於「血汗」,以及醫療糾紛課處刑責的影響。

慈濟醫院志工曾在加護病房,看到有病患家屬心急,大聲責怪正在處理傷口的護士,旁邊有位阿嬤聽到了,直呼:「我苦啊!我嘸甘!」一問之下方知,阿嬤是心疼即將自護理學校畢業的孫女,未來進入醫院後不好過。

《雜阿含經》中有記載關於「善解忍辱」的故事。富樓那尊者欲前往輸盧那國傳法,但當地人兇惡不易教化,佛陀問富樓那如被辱罵怎麼辦,展開下列問答:「輸盧那國人賢善有智慧,他們雖罵我,但至少沒有對我丟石頭。」「若他們對你丟石頭呢?」「我還是認為他們賢善有智慧,他們雖然對我丟石頭,卻不以刀杖加害。」「若他們施加刀杖呢?」「至少他們沒有要殺我!」「若他們要殺你呢?」「那正好讓我方便捨離朽敗之身,獲得解脫。」

醫護人員在當前面臨多重社會挑戰,確實需要有像富樓那的菩薩大無畏精神,才能達成救生護生的使命。如臺中慈濟醫院於今年二月搶救一位出車禍的蘇姓孕婦,院方動員五科醫師動手術搶救,並緊急剖腹,將嬰兒從沒有呼吸心跳的險境救回來。媽媽術後休養兩個月,終於在清明節前,抱著寶寶歡喜出院。住院期間醫護人員用心照護,有位護理長曾為寶寶寫下鼓勵的話:「我放棄跟家人吃飯時間,從白班加到小夜班,所以你一定要認真長大、努力長肉。」

溫馨醫病情背後有鮮為人知的辛勞,慈濟人醫法船在「大時代」仍一本初心,破浪前行,大愛無私的醫療人文典範令人禮敬讚歎!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45期

作家爸爸張大春的心願
作家張大春透過國一的兒子、小五的女兒,看清教育敗壞的核心,因此他「只能打造一個王國」,收羅自己兩個孩子,在長大前,好好保護他們。這是其身為父親最沉痛的心願。

貨幣榮景即將謝幕 全球苦日子來了!
「日圓先生」木神原英資預言,經過「全球同時不景氣」之後的下一幕場景,是投資人終於發現鈔票再多也救不了世界經濟,恐慌的氣氛即將襲來,主導未來一年的投資市場。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5/02/2012 11:11: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