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阿嬤沒能得到的體貼,我想送給更多人;投入安寧療護領域,在病床旁多停留一下,給病患及家屬一個憐惜與充滿溫暖的擁抱。
雖然我的出現起不了治療疾病的效果,但希望讓他們知道,
有人能理解他們心中的不捨,讓他們有短暫喘息的心理寄託。
那一年的小年夜,我們陪著彷彿在睡夢中的阿嬤,回到三合院的老家,遵循傳統喪葬儀式,送走老人家,並在歲月的流逝中,慢慢接受「阿嬤真的離開了」這件事。
只是偶爾回到鄉下,總在不經意間,彷彿瞥見阿嬤的身影,笑瞇瞇說著:「阿文,你回來了啊……」那一刻的真實,讓我真切感受到,原來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當我們回想起他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就是真實的存在——用另一種形式存在。
阿嬤跟阿公一路從小拉拔我長大,可以說,是這對慈祥的老人家,讓我對護理工作產生興趣,促使我踏入安寧共同照護領域,更認真的作為一生的志業。
因為他們,病床上的老人家尤其能觸動我的心弦,只不過,剛開始接觸臨床,可不是這麼回事。
拉上簾子
遮住無助與悲傷
護專實習時第一次遇到CPR(心肺復甦急救技術),誤觸高壓電的男子全身焦黑,被送到急診時已死亡,簾子背後是學姊在床頭處壓著人工急救甦醒球,急診室醫師帶領著小護士們輪番上陣,形式上做著一遍又一遍的CPR。當時雖然不明白這樣的急救有什麼意義,腦海中留下的印象竟是男子染的一頭金髮,還有幸運多了一次練習急救的機會。
初入臨床時,還是懵懵懂懂的年紀,並沒有很快找到自己的定位,只是一名懂得照醫囑發藥、躲在口罩背後的蒙面小護,一心只想趕快做完治療、寫完紀錄,刻意忽略病床上一雙雙無助的眼神,以及病床旁希望你能多講幾句輕鬆安慰話的家屬。
我告訴自己,後面還有好多床在等著,手上的動作不能稍有怠慢,我只能選擇儘快以社交性的方式,草草結束對談。直到有一天自己成了家屬。
那天,從家人口中得知,阿嬤的肝臟發現一個碗公大小的腫瘤,住院了、昏迷了……剎時驚覺,讀了那麼多年的書,竟全無用武之地。我明白,阿嬤用了八十幾年的身體故障了、修不好了,她即將離開我們的世界;但是,除了哭以外,我還能做些什麼?
每每看到護理人員進入病房匆匆忙忙講解,要幫阿嬤灌腸,幫助排出體內的氨,之後再也沒有下一句了。再度拉上病房簾子,留下仍然無助的我們。我不禁想著:「就這樣嗎?可不可以再多告訴我們一點?到底我們還能為阿嬤做些什麼?」
在這樣悲傷的空間�,每一天都不知道有多煎熬、多麼不知所措。這時的我,開始理解病床上病患的眼神,好想多停留一下,給他們、給家屬一個憐惜與充滿溫暖的擁抱,多幾句貼心、同理的話語。慢慢的,我愈來愈清楚,我所期待的護理工作應該更不一樣。
放下專業
感同身受相依支持
讀二技時,首次接觸到所謂的「生死學」課程,開啟我對「安寧療護」的認識。「多麼特別的一門學問!」我聽見內心的聲音。過去所學到的護理教育,都是如何治療、護理病患,這堂課講的卻是如何幫助臨終病患、陪伴焦慮無助的家屬,教導我們如何面對「生死」這個隱晦的話題。原來,生命與死亡並不會有所謂的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
因緣際會下踏上安寧照護領域,是阿嬤當初沒被轉介的地方,老人家沒能得到的體貼,我想送給更多人。
從外科匆忙的護理腳步,轉變為黏在病床邊的陪伴,一開始並不容易。因為以前接受的護理專業訓練,總認為陪著病患家屬哭是不被允許的;身為一名安寧照護師,跟著家屬難過、悲傷已是家常便飯,邊流淚邊交代家屬,回去要注意什麼,更常常在照顧到和阿嬤年齡相當的老人家時,依稀看見她的身影,隨著自然法則的到來,一點一滴釋放當年沒被處理好的悲傷。
過去在外科照顧過的病患,以前還曾經一起勉勵:「加油!不要放棄!」多年後在安寧病房重逢,病患家屬難掩無奈的情緒;因為之前的良好互動,也讓自己更容易陷入同樣感受的氛圍中。難忘那位末期食道癌的阿伯,與我相遇後,這分熟稔的關係,安撫了妻子不安的心,團隊的耐心陪伴引領了他們接受這個處處有溫暖的病房,更與鄰床的病友及家屬自組了支持團體。
還記得那天阿伯站都站不穩了,還堅持請假回家,教兒子用北港最香的麻油煎麵線給團隊品嘗,還想乘外觀容貌未改變太大之前,留下最帥的遺照。
家屬或是在沈澱喪親悲傷後,寄來問候的卡片,感念共同為病患做的事;或是傳來溫暖的簡訊;甚至有人把安寧病房當作第二個家,不時回來探望,在往生者曾住過的床摸摸、看看,也提供過來人經驗,替病患、家屬打氣。
親切的擁抱、噓寒問暖,護病之間早已建立起家人、朋友般的情誼。也許,那是因為安寧陪伴�,有對生命不確定的悸動,有人性最自然純真的互動,更有相依支持的感動,讓我們成為同一陣線的親人。這�有道不完的酸甜苦辣、悲傷離別,也有所謂尊嚴的人生、永續的愛以及道不盡的感恩。
雖然對病患家屬來說,我的出現起不了治療疾病的效果。但希望他們能感受到,我會出現在他們任何一個需要的地方,讓他們能有短暫喘息的心理寄託,知道有一個人能理解他們心�的不捨,甚至那顆對家人愧疚的心。
●
在不同領域�從事著喜愛的護理工作,包括現在的安寧共同照護角色,都讓我珍惜和病患家屬相處的每一刻,更勇於提供出自己。
從事安寧工作的精神在於將生命斷裂之處接續起來,恢復生命的連續性;在令人慌亂絕望的事件中做出較積極正面的事;利用剩餘的時間,讓大家一起面對死亡帶來的損失、一起珍惜存活的片刻。
不斷累積的臨床經驗,每個不同的個案都是我們學習的老師,但唯一不變的是,病患是唯一的主角;正如安寧療護之母——英國的桑德絲醫師說:「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這就是安寧療護的真諦。
每位病患都是活菩薩示現,也因此我常常提醒自己要更精進,希望能一直擁有愛的力量,在照顧安寧病患及其家屬時提供更正向的支持,因為只有心中存著愛才有永恆的延續,不因時空而改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