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Mr.6•網路趨勢報】集結Mr.6精彩的部落格內容,快訂閱【Mr.6•網路趨勢報】,讓你不錯過任何Mr.6的精彩文章!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5/24 第75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慈濟月刊電子雜誌
直接訂閱
編輯小語 以愛編織人文,守護愛與善之慧命
證嚴上人專區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人文使命
慈濟脈動 創意發明/慈悲結合科技 急難救助淨水艇啟航
焦點專欄 銀髮之愛/老驥千里──宋增梅的分秒人生
活動快遞 2012歡樂溫馨成長營──暑期生活大巧拼
以愛編織人文,守護愛與善之慧命
用心為時代做見證、為慈濟寫歷史;
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讓天下人皆得見,為社會人群負起使命。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人文使命
◎撰文•釋德凡 整理•編輯部
3•29《農三月•初八》

◎【靜思小語】以愛編織,留存愛與善之寶;廣傳清流,負起淨化人心使命。

醫療,守護生命

「在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中,老化是自然現象,但病痛無分年齡,讓人感受痛苦;無論位高權重、財富多寡,一旦健康受損、生命受威脅,一切外在物質都難以換回,唯望醫療排除病痛,由此可知醫療的重要性。」

與新北市衛生局人員言及醫療現況,上人感嘆,人口愈增,醫療需求愈大,更需要培養醫療人才;但整體醫療環境不佳,醫病關係緊張,許多年輕人不願從事繁忙緊張、容易有醫療糾紛的醫療工作,讓各科人才更為短缺,加重現任人員的負擔,形成惡性循環。

「醫療很神聖、很純潔,而且是社會不能缺少的行業;對於秉持人道精神與醫療使命,堅守崗位的醫療人員深為感恩,也希望主管單位多多予以肯定與支持。」

談及社會上經常發生自殺案件,林雪蓉局長表示,新北市去年因自殺而死亡者有六百六十八人,企圖自殺而通報衛生局者約有六千人,即使衛生單位或醫院努力關懷有自殺企圖者,終究力有未逮,希望結合慈濟志工遍布社區的力量,共同關懷、協助。

上人表示,自殺是對自己的生命不尊重,且殺害父母所生的軀體,是對父母不孝,於佛法上亦是犯了「殺人」重罪,實為愚癡之舉。

得知自殺者多為年紀偏長,身有疾恙、久病不癒而厭世,上人表示,老人家若獨自閒居在家,心情就容易沈鬱;慈濟環保站提供一個身體活動、與人群接觸互動的好環境,是對心理疾病最好的治療。

「只要這些民眾願意讓慈濟人關懷,志工都很樂意提供協助,或是帶他們從助人、付出的志工工作中走出憂鬱。」上人慈示,治療疾病,應找出病因徹底解決,人民身心健康,社會國家才能安和樂利,如此才是全民之福。

人文,守護慧命

「一般人若助人得不到善意回應,難免心生煩惱;但慈濟人以耐心、愛心感動對方,帶動更多人發揮愛心,只為讓案主住得更舒適、人生更幸福,其他毫無所求,令人感動。」

人文志策會中,上人舉前天志工早會所說,三重慈濟人為一位老婆婆整理雜亂的住家,與案主溝通過程中屢遭拒絕或責難,但還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拜訪,與案主建立感情,直到對方信任慈濟人而答應接受幫助,志工即歡喜、感恩付出。

「人文志業要為慈濟留文史──為慈濟發『聲』,讓天下人皆得聞;為慈濟人留『影』,讓天下人皆得見,記錄、留存臺灣愛與善之寶。」

上人肯定同仁用心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靜思法脈勤行道,內修誠正信實;慈濟宗門人間路,外行慈悲喜捨,這是最完整的宗教精神理念,是現在社會不可缺少的。」

五濁惡世、眾生垢重,人心道德觀念不斷衰退消失,標榜功利的社會風氣,養成年輕人短視近利心態,上人深為憂心,也感恩許多志業體同仁身心安住慈濟大環境,不為利益引誘,以愛編織,廣傳清流淨化人心,為社會人群負起使命。

創意發明/慈悲結合科技 急難救助淨水艇啟航
◎撰文•葉子豪 攝影•顏霖沼
面臨災難常態化的嚴峻考驗,
慈濟與工研院研發急難救助淨水艇,
一船抽水淨化,再傳到另一船煮沸。
這是科技與慈悲的結晶,雖小如江中一葉,卻能將惡水淨化為解救生命的甘露。

「發電機操作手,檢查開關、油門!」「阻風拉起,熱機十分鐘!」在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啟動程序下,「急難救助淨水艇」的發電機輸出電流,抽水的馬達、打氣的鼓風機全都「活」了起來;小艇上的淨水機組開始運作,吸取大水槽�的生水,過濾淨化成可以直接入口的淨水,再傳輸到另一艘小艇的熱水機組加熱至沸騰。

志工搬來二十公升容量的保溫茶桶,倒入五公斤的香積飯及配料,加入剛煮沸的九公升熱水,用長柄勺快速攪拌後蓋起來。十分鐘後,五公斤的乾燥米就熟成一桶五十人份,蓬鬆飽滿的熱飯。

在這場於新竹縣新豐鄉舉辦的「全民防衛動員暨災害防救演習」中,慈濟志工以每十分鐘泡出五十人份飯食的高效率,配上一旁「緊急救難餐廚車」煮出來的素菜,迅速打包出數百份便當,分送給辛苦操演的軍警消人員。雖然只是模擬救災,但志工們以「戒慎虔誠」的態度應對,慈濟北區急難救助隊新竹區的成員們,把握這難得的演習情境,學習操作這一組新研發的「急難救助淨水艇」。

把淨水廠縮小「載著走」 

「這是慈悲與科技結合而成的淨水法船。」國際慈濟人道援助會志工嚴聖炎,代表研發團隊,為眾人合作打造的淨水艇系統,下了一個巧妙又名副其實的定義。

因應水患災區環境,十餘年前慈濟人開始設計急難救助艇,用以運送飲水食物、接運受困者。經過不斷改良,以玻璃纖維製成硬殼艇身,能防止水底下不明物體穿刺,船底加裝輪子,可以推行上馬路或用車拉,「水陸兩用」的巧思大幅增加機動性。在小艇上裝淨水系統,浮航於水患災區,同時抽水過濾、淨化供給飲食,更是新穎有創意的概念。

然而在「淨水法船」問世之前,慈濟志工已經在急難淨水領域耕耘多年。一九九九年,實業家志工吳東賢、孫若男,委託擁有二十多年淨水資歷,建設過六、七間淨水廠的工程師沈柏聰,為慈濟打造「移動式貨櫃型緊急淨水設備」,將取水、沈澱、過濾等自來水廠必備的工序與設備,以及提供動力的發電機,「濃縮」裝進二十呎的貨櫃。

其供水效能可達一天五百噸,如果以每戶每天配水五十公升計算,可供應上萬戶使用。「淨水貨櫃」曾在二○○一年納莉風災時支援新北市汐止區,服務因自來水廠受損而停水的白雲社區;也曾經由海運,遠赴委內瑞拉、菲律賓、印尼亞齊等地災區提供生活用水。

這五百噸級淨水設備的效能有目共睹,進水及出水量大,適合市鎮級的聚落使用;但是無法以中小型車輛搬運,要進入偏遠地區的小村或部落,在運輸、水源選取及運水儲水方面就有所不便。

因此志工們也致力研發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更好、使用更方便的淨水設備。「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器材可以跟著人走。」嚴聖炎道出了賑災團隊的需求。

及至二○一一年,泰國爆發嚴重水患,居民和救災的軍人泡在水�,卻缺乏乾淨的飲水;儘管鄰國馬來西亞慈濟人立即運送二十四萬瓶的瓶裝水支援,但空寶特瓶又會造成環境問題。嚴峻的災情,把慈濟人的創意「逼」出來,加速研發結合船艇和淨水設備的「淨水法船」。

Q Water 還原好水

慈濟在北區、臺南、高雄、屏東等地大型會所,都備有救助艇;志工們商請工業技術研究院的專家,前往勘察小艇的構造和性能,量身打造可以放在上面的淨水設備。

志工們看重的是工研院與水利署合作研發的Q Water淨水系統。這套新式淨水系統,是因應偏遠山區在大雨或天災後,土石崩落導致水源濁度上升,為確保飲用水的安全衛生而設計。

參與淨水艇研發的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水科技研究員陳建宏,簡要說明Q Water的基本概念及運作方法:「第一個Q是快(Quick),只要兩個人、二十分鐘就能組合起來。第二個Q就是品質(Quality),符合飲用水標準。第三個Q是豐沛(Quantity),以小體積輸出大水量。」

濁水引入之後,第一步先到沈澱槽降低濁度,去除較大的懸浮物,接著進入第二槽,讓由泡棉製成,孔徑小於四微米(一微米為萬分之一公分)的「擔體」過濾更小的顆粒。到了第三槽經由「薄膜」過濾之後,水質已接近無菌狀態。

「我們用的是UF薄膜,它的孔徑是零點零八微米,而細菌的直徑大多是一微米,百分之九十九的細菌種類會被攔除。」陳建宏進一步說明。

Q Water系統最典型的範例,是桃園縣復興鄉羅浮國小的淨水模廠。它由兩部淨水機具組成,每部機具高度一百六十公分,長寬在一點二公尺以內,單機一天內可產十五噸飲用水,兩機並聯就是三十噸,能滿足全校師生用水需求。

但要把固定式的系統縮小,搬上尺寸和小型轎車差不多的急難救助艇,又要具備好的淨水效能,是高難度挑戰。

因應救助艇的尺寸,研發團隊捨棄固定式系統的沈澱槽,改為以沈水馬達抽取中層水的方式,避免吸入水底污泥和水面浮渣,確保水源的清淨,然後直接進入泡棉擔體過濾,以及最後的薄膜過濾階段。

為了幫薄膜的過濾槽「打氣」,讓水流動避免污物附著,確保過濾效果持久良好,研發團隊前前後後換過四臺鼓風機,最後連發電機也換了,才能提供鼓風機足夠動力。

艇上的淨水機具高度縮到一百二十公分,長寬縮小到一百一十公分之內,淨水量下修到一日五噸,也就是約五千公升。以國際急難淨水的標準來看,每人每天約需七點五公升的飲水維持基本生存,淨水艇一日可因應五百人需求,適合村落短期應急使用。

嚴謹嚴苛的限時考題  

儘管機具構造簡化,從三槽改為兩槽,但淨水效果沒有打折扣,原本大腸桿菌數每百毫升近三千的池塘水,經過淨水艇過濾後,驗出來的菌數小於一,遠低於環保署規定飲用水的大腸桿菌含量每百毫升必須在六以下的標準。

為了進一步去除細菌和有機毒物、重金屬,工研院專家除了加裝紫外線殺菌燈之外,還在出水管道上附加活性碳吸附材及離子交換樹脂,讓用水的民眾多一分保障。

「有飲用水還不夠,上人特別慈悲,還要求我們怎樣讓居民可以喝到熱水、吃到熱食!」為了滿足熱食需求,志工特別選購市面上少見,容量達一百六十公升的橫臥式電熱水器,並為它配置了六千瓦的發電機作為電力來源。

原本需時兩週的設計施工及測試時程,壓縮在七天內完成。工研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水科技組組長周珊珊博士表示,不只同仁放棄休假,廠商也發心配合。

對協力廠商淶達工程公司負責人沈世如來說,這一次慈濟人與工研院出的「限時考題」,比以往要嚴苛得多,除了克服發電機的電流及電壓不穩定等因素,還要考慮整體的重量。

急難救助艇最大載重量為八百公斤,但淨水設備空機重量就有兩百多公斤,加滿水後又增加約三百公斤,如果再加上發電機及操作人員的重量,就很接近極限值。

因此當大夥兒把機具搬上船推進水池測試的時候,還刻意請團隊中體重破百的壯漢站上去。看著浮在水池中的淨水艇,每個人都不敢掉以輕心,就怕連人帶機翻落水中;「廠商還跑去南寮漁港找漁船用的浮球,綁在船邊增加浮力呢!」志工婁中�感恩地說。

淨水機組、熱水器機組以及兩艘急難救助艇全員到齊,再配上靜思精舍師父精心研製的快熟香積飯,一套快速安全的供水供食系統就成形了。

煮出香積飯好味道

當面臨大面積淹水災情時,急難救助隊員可用急難救助艇舷外機的動力,或用手划槳的方式,將一整套系統經水路送進災區,並且直接抽取災區積水過濾淨化。

若道路能通,就把淨水和熱水機組搬上小卡車,直接開到收容處所服務受災鄉親。必要時甚至可以由直升機空運到交通中斷的山村部落使用。

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研發團隊將兩艘淨水法船的全套設備,運到慈濟關渡志業園區;上人在聽取簡報後,要求志工引園區旁、大愛臺造景水池的水進行淨化,然後用以煮午齋,供應百人食用;等於通過了驗收,研發團隊放下牽掛。

「當時泰國的水患災情,讓上人很著急,看到眾生苦如同己痛,心有不忍,所以我們加緊腳步。」志工嚴聖炎露出欣慰笑容。

因應在船上工作,沒有足夠空間,嚴聖炎一改香積志工把香積飯放在大盆子大鍋子調理的作法,將容器改為具有保溫功能的二十公升茶水桶。

「泡之前要先倒入熱水,先把﹃香積桶﹄預熱,會比較快;就好像有人喝茶前先預熱杯子一樣,倒的時候要慢慢倒,先把佐料混合起來。」

「泡九公升熱水,它的蓬鬆度剛剛好,大概十到十五分鐘就可以吃了。」試了幾十包香積飯之後,嚴聖炎歸納出「黃金比例」。而工研院和協力廠商的朋友們挑燈夜戰的辛苦,也在齒頰留香的飽足感中獲得了回報。

儘管因為泰國水患災情獲得控制,急難救助淨水艇無須前往當地搶救,但參與研發的人們,都從這協力互助的過程中獲益良多,甚至看到不一樣的發展空間。

「全世界針對救災而開發的移動式緊急淨水系統不多,尤其是救災淨水船,我們算是走在最前面。」工研院陳建宏肯定慈濟淨水艇在急難淨水領域的先驅角色;也因為接觸了背景多元的慈濟志工,他得以嘗試不同的設計概念,將原本功能較多、較複雜的專業用操作介面,改為簡明易懂,能很快上手的友善操作介面。

「淨水艇就是應用各方人士的大智慧,來解除社會的苦難,讓我想到般若波羅蜜的涵義『大智慧度彼岸』!」做中學,學中覺,陳建宏感恩水利署支持研發Q water技術,也感恩慈濟人發心成就淨水艇。

周珊珊也表示,很多科技人都有慈悲心,只是不知道有那麼多的賑災需求;一些現成科技只要稍加改良,就能應用於救災,就好比淨水船所使用的Q Water系統,其實是把廢水處理的技術加以精進改良而成,「就像千手觀音一樣,很多人集思廣益,點子就會源源不斷。」

佛經記載:「菩薩學處,當在五明學處。」要成為菩薩,必須自我充實最基本的佛法「內明」、邏輯理則的「因明」、言語溝通的「聲明」,方能啟發智慧說法無礙;若要濟渡眾生、與樂拔苦,救命治病的「醫方明」,與科技工藝的「工巧明」更不可少。

而「淨水法船」,正是「工巧菩薩」們體察世間災難與需求,為與樂拔苦而創造發明的成果。在全球氣候變遷、災難常態化的二十一世紀,人道援助方面的科技研發將日益重要,慈濟志工與有心的科技人士,也將在此領域持續努力,打造更精良的救人利器。

銀髮之愛/老驥千里──宋增梅的分秒人生
◎撰文•陳美羿 攝影•蕭耀華
因為肯做,八十一歲的宋增梅不愁「失業」,做環保、跑病歷、入經藏,樣樣到位而令後生讚歎!
「我不喜歡輕鬆的工作,那多沒意思!」
不當「三等公民」,宋爸爸日日活出燦爛人生。

四月了,晚春的山邊雨絲綿綿。八十一歲的宋增梅,騎腳踏車穿越市場、經過捷運山坡邊的小路,下車走進慈濟興德環保站,不疾不徐地把腳踏車停好。

「宋爸,你來啦。」環保站的志工們都稱呼宋增梅為「宋爸」,就像是家中長輩一樣,十分敬重。

不一會兒宋增梅便戴好粗布手套,在回收物中俐落的整理出一條動線,身手矯健的模樣就像是個年輕小夥子。「我啊!星期一、四到臺北慈濟醫院當志工,其他時間參與社區勤務,或是來環保站『拆鐵』;去年花很多時間練『水懺』……」

談起慈濟,宋增梅滿懷感恩。步入晚年,還有機會學習與付出,他的人生更豐富、更有價值……

「我是楊梅的客家人,從小家中務農,生活很苦。」宋增梅說:「我只讀了六年日本書,十七歲到臺北,進入化學工廠工作。」

二十五歲那年,宋增梅和同鄉少女許香妹共結連理,生了三女一男。「以前工作不好找,要送『閹雞』當禮物喔!」在化工業工作五十年的宋增笑嘆:「不是送禮就有工作。不會做、不努力、不乖的人,工廠還是不要的。」

「我小時候,是臺灣最貧窮、最困苦的階段。那時『孤女的願望』這首歌很流行,唱出鄉下人北上討生活的心情。」日治時代出生的他,見證了臺灣社會由農業進到工業,再進到科技、人文產業的歷程。

六十六歲時,宋增梅以製造課長退休。一輩子守著工作不曾「跳槽」,退休以後做什麼呢?

大女兒宋美慧說:「爸爸不想當『三等公民』──等吃、等喝、等死,所以就自己去找『出路』。」

宋增梅找到了臺北市文山區住家附近的慈濟環保站。「一去做就離不開」,其一是自己喜歡做;其二是他手腳俐落、工作認真,師兄師姊最喜歡找他。

宋美慧說:「爸爸如果外出回來,就急著問:有沒有我的電話?舉凡到花蓮出坡,或是助念、告別式……他從不缺席。」

宋增梅笑說:「汐止淹大水,我們手拉著手,涉水去發便當,還幫忙清掃街道和學校。回家時,太太問說,怎麼你的內褲都是黃泥?」

一個月,二十八天在慈濟 

一九九九年,九二一大地震第二天,宋增梅一早就跟著志工到臺中,接著分發到南投中寮災區去。

「整排樓房的一樓都不見了,罹難者太多,棺木不夠,只好用棉被包裹著遺體,放上冰塊;天氣熱,沒多久整條街道就瀰漫著屍臭味。」

當時年屆七十的宋增梅,三天三夜忙個不停;回到臺北,又到倒塌的東星大樓服務、到公館捷運站捧著愛心箱募款。

救災告一段落,慈濟接著蓋組合屋給受災民眾暫時棲身、又承擔了五十所希望工程;那幾年,宋增梅幾乎全程參與,「一個月有二十八天在慈濟。」

最後一所援建學校完工後,他開始加入醫療志工,常是花蓮慈濟醫院九天服務結束,又接大林慈院八天,後來還當上志工領隊。沒到醫院的時間就到社區服務、做環保。因為肯做,宋增梅不愁會「失業」。

平順的生命歷程,卻也曾有過椎心的痛楚,那就是三女兒美嫜車禍意外往生。

「她最是貼心、懂事,對人對事都很圓滿。」宋增梅談起女兒,還是引以為傲:「她是藝專的高材生,畢業後兩年就當上經理。」

一九九五年,宋美嫜在淡金公路出車禍,送醫時已呈現腦死。宋增梅夫婦嚇壞了,怎麼也不敢相信。女兒在八天後往生,得年三十三歲。

當年兩歲半的外孫女,現在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學生了。儘管時光流逝,但對女兒的深深思念,不曾稍減。宋增梅說:「如果當時已進慈濟,我會將她做器官捐贈,因為她是腦部受傷,其他器官是健康的。」

二○○二年,賢慧的妻子因心臟病逝於大林慈濟醫院。妻女的離去,讓宋增梅切身體會到「無常」二字,更認清了生命只在呼吸間。他告訴兒女,此生把握當下,分秒不空過;他往生後簡單處理即可,不助念、不辦告別式、不立牌位。「我不要占用地球任何一寸土地。來去自如,回歸自然就好。」

他還把已經購買的靈骨塔位賣掉,所得捐給大愛電視臺。宋增梅說得輕鬆:「那些是多餘的,賣掉以後就不麻煩了。」

為愛下廚,說做就做

被女兒形容「不服老」的宋增梅,七十二歲那一年為了堆疊回收品,從環保車上摔了下來,頭部縫十二針,鎖骨、肋骨斷八根;住院十多天,休養一個多月後,便重回環保站繼續做環保。

就像過關斬將的鬥士,視傷疤為輝煌的印記,宋增梅指著身上的舊傷,不以為意:「要勇敢站起來,繼續做環保,身體才會愈來愈好。」

硬朗的他,也在花蓮慈院急診處及大林慈院病歷室擔任多年志工,對病歷的轉運作業非常熟稔,自臺北慈院啟業,便在病歷室轉運點支援。除了為醫院同仁分擔工作、向病患噓寒問暖,宋增梅發現,在門診值勤的醫護人員常忙得沒時間或忘了進餐,他看在眼�、疼在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一定捨不得他們如此辛苦。」因此興起親手燉煮點心為醫護人員加油打氣的念頭。

宋美慧笑說:「以前爸爸不曾下廚,如今他說做就做,為了做滷味,還曾把瓦斯爐燒壞掉!」

宋增梅有時滷豆乾、茶葉蛋,有時捲壽司、做包子,夏天則準備冬瓜茶、果汁等飲料;其中最受歡迎的滷豆乾、茶葉蛋,每次做三百份,要三天時間滷至入味,然後一一分裝、放在三個大紙箱中,再費力的搬下四樓,去搭公車。

「司機先生都很好,會下來幫我搬。」宋增梅笑呵呵說:「當然我也會跟他結緣。」

到了臺北慈院,宋增梅到各個診間,為辛苦的醫護同仁親手奉上精心烹調的美味,「好幸福喔!」「感恩宋爸!」看到一個個開懷的笑臉,宋爸也笑開了。

入經藏,挑戰自我心輕安

去年慈濟四十五周年,推出「法譬如水潤蒼生,廣行環保弘人文」經藏演繹,年屆八十的宋增梅也不落人後。

「年紀那麼大了,要唱、記歌詞,又要表演手語,還要站、跪……」擔任「妙手」組的女兒宋美慧勸爸爸參加「輕安區」,當個觀眾就好,但是老爸有其堅持:「我答應了,就不能半途而廢。」

女兒拗不過他,只好進行「個別訓練」,親自謄打資料給老爸,還買了錄音機,讓他可以隨時隨地聆聽歌曲、練習手語動作。為了怕爸爸無法久跪,特地買了護膝給他,不厭其煩糾正動作、考試。

宋增梅偷偷說:「我女兒好嚴格喔!」

嚴師出高徒,在臺北小巨蛋的正式演出,順利圓滿。

「我不喜歡輕鬆的工作,那多沒意思。」做環保、跑病歷很累,卻是很好的運動;參加「妙音」組入經藏,手勢、走位很複雜,正好動動腦,老人失智症自然不會找上門。

下午五點,夕陽照進環保站,金光閃爍。

宋增梅放下工具,開始打掃他工作的區域。環保志工鄭阿娌讚歎:「『宋爸』是一個很認真、很負責任的人。」鄭阿娌是由宋爸接引而投入志工,如今已是興德環保站的「環保站長」了。

「活到老要做到老!」宋增梅說:「能做是福啊!」在醫院當志工,看到許多為病所苦的人,慶幸自己雖老卻健康,他常鼓勵因病而意志消沈的人:「挺起胸膛!去找事情做就好了!」

「這一輩子,家庭和樂,兒孫孝順,很幸福。」宋增梅說:「唯一深深懺悔的是,小時候過年過節,都要協助父母殺雞殺鴨,造了許多殺業。」

如今宋增梅發願茹素,「大齋戒」是他送給自己的八十大禮。「感恩此生得遇慈濟,讓人生更加充實而有意義!」

(資料提供/鄭雅嬬、黎芳玲)

完整內容請見《慈濟月刊》545期

2012歡樂溫馨成長營──暑期生活大巧拼
盛夏時分是孩子們歡樂假期的開始,
慈大附中國小部特別規劃多元性的主題學習及一年級新生「正音班」,
期許能讓孩子們暑假生活充實愉快,也讓家長放心在工作崗位付出。

♬ 活動地點:慈大附中國小部。 地址:970 花蓮市介仁街178號

♬ 活動期間: 101年7月02日(一)∼101年8月24(五)止。

活動洽詢專線:http://www.tces.hlc.edu.tw/

急診住院滿6小時 就可獲理賠
許多醫院急診室在流感疫情或腸病毒疫情嚴重時,就醫人數就會飆高。現在很多壽險公司的終身醫療險日額型保單,都提供「急診保險金」,即針對保戶急診時間達一定時數,即可申請理賠。

訂or旅讀中國電子報 送電子雜誌半年份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即日起訂報,可抽《or旅讀中國》電子雜誌半年份!
 
 
慈濟道侶叢書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叢書部落格慈濟全球資訊網讀者信箱
2010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Tzu Chi Humanitarian Center Foundation
如欲轉載慈濟月刊電子報圖文,請洽詢 (02)28989000轉2055 慈濟中文期刊部 蔡嘉琪小姐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5/23/2012 11:29: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