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吳瑋婷 整理•邱如蓮 攝影•顏霖沼
親愛的媽媽,以前我依賴著您,連走上護理這條路也是因為您的建議;但是現在的我,努力充實安寧療護的專業知能,期許成為病患及家屬能倚靠的小巨人。
媽媽,我想讓您知道,我為我的護理工作感到驕傲,我會繼續精進,有一天,讓您替我打上滿分。
親愛的媽媽:不知不覺,您離開七年了,我投入護理工作,今年也將滿五年。
即使時間走得再快,當母親節、過年等團聚的節日來到,我還是會想起您的笑容,想起您的滿桌好菜。不若離鄉的遊子能有期待,我總是遺憾媽媽已經不在。
不過,我仍習慣在工作中有收穫時,偷偷在心�問您:「媽媽,不知道我做得還可以嗎?是否有及格呢?」
因為您,我才會走入護理領域。
國中將畢業那一年,您拿著報名表問我:「朋友的女兒在這間護校畢業,工作穩定、薪水也還不錯,你有沒有興趣試試看?」一直沒有什麼目標的我,想起那位姊姊穿著白衣的模樣,覺得您的建議不錯,即使爸爸在一旁說:「當護士很辛苦喔!你有辦法勝任嗎?」我還是決定爭一口氣,證明我也可以!
記得求學時,我曾打電話回家,哭著跟您說我受到委屈;早已忘記為了什麼挫折而哭,卻清楚記得您說:「這樣就感覺很委屈嗎?比你辛苦的人更多!這樣就過不了,以後怎麼工作?」
我的媽媽,從來不是會把孩子「撿起來惜惜」的那款母親;我的媽媽,是希望我們受磨練而能獨立;因為如此,我才能在護理這條路上堅持,並且找到了自己。
稱職的小護士,不及格的女兒
護校實習時我被分配到燒燙傷中心,照顧需要小心呵護、避免感染的病患,看他們身體承受著巨大疼痛,我的心彷彿也跟著那一吋一吋的肌膚在揪痛著。
我沒有害怕,也沒有退縮,反而希望可以替他們做些什麼以減輕疼痛;看到他們眉頭不再緊皺,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做得不錯」。
有次照顧一位肺癌末期的阿公,每天我都很期待到病房去,除了記錄阿公的身體狀況,最開心的就是跟阿公及他的家人聊聊天。但是,當我看到阿公揉著胸口,又是咳、又是痛,全身的骨頭像是有蟲在鑽,我覺得好不捨,也好自責:「阿公,我無法幫你做些什麼!」沒想到阿公很慈祥地跟我說:「怎麼會!你就像孫女一樣陪著我。有你陪著,就覺得很開心。」
當時聽到阿公這樣說,我覺得被肯定了,也覺得自己似乎很適合照顧人。但是,現在回想起媽媽您生病的時候,我給自己打的分數是「零分」。
從發現罹患膀胱癌到開刀後回家休養,您依舊扮演著媽媽的角色,準備年夜飯不假他人之手,出門還是堅持要載著我。也許就是您這堅持如常生活的態度,讓我真心的以為,您的病已經好了。
半年過後,您再度感到全身不適、疼痛,檢查發現癌細胞已經轉移;住進大林慈濟醫院治療那段時間,在臺中求學的我經常往大林跑,家人們的「回家」,變成在病房�相聚。
我總是不知道能幫您什麼,只好絞盡腦汁帶上您愛吃的、想吃的。一次帶了五顆素圓去看您,您看著我笑說:「帶這麼多,是要叫誰來吃?」我傻傻回應:「你不是愛吃嗎?」這就是我們母女之間,猶如朋友般的相處。
然而這平常的相處,隨著您的病況愈來愈嚴重,愈來愈成了奢求。
那次考試在即,我請了假到醫院陪您,導師催促著我回去上課,我心情很複雜──想陪伴在您身邊,又擔心再缺課可能就要休學。休學對我來說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我在意您的心情,是否會因此而失望?
也許是看出了我的矛盾,您對我說:「回學校吧!」我頓時鬆了一口氣,有人替我做了選擇,彷彿我可以卸下責任。
可能露出了輕鬆的表情,您緩緩對我說:「無心!」我一時不知道怎麼應對,逃回學校了。
後來,您的狀況愈來愈不好,甚至認不出我是您的女兒;當我要餵您喝水時,您認為我是要害您的壞人;經常,您痛苦地喊著:「為什麼讓我那麼痛!」然後,罵爸爸、姊姊、弟弟和我。
我從課本�知道,這叫做「譫妄」,您因為生病服用藥物,變得不一樣了。我試著學課本�說的,向您表達我對您的愛,但是您卻沒辦法聽。
沒有人告訴我,我該怎麼辦?我想做些什麼,卻什麼也做不了……
作病患和家屬心靈依靠,填補缺憾
在您離開後,我試著找尋生命的答案,開始學習安寧療護。今年,我從內科病房轉調到心蓮病房服務。
那天,有位家屬無助地跑來找我,說病床上的家人躁動不安,他不知道該怎麼辦。我翻閱護理紀錄,該打的針、能給的藥,都已經用了,我也不知道還能怎麼辦。
但看著家屬的那一刻,我想起媽媽您,想起我身為家屬時的無助;於是我隨著家屬走回病房,在雙手塗上薰衣草精油,輕輕地安撫著病患的肢體;病患漸漸地安靜了下來,一旁的家屬也鬆了口氣。
當下我明白了,身為護理人員的我能做的真的不多,治療不了病患的痛、也分擔不了家屬的苦;但是,正如當初的我,面對您的病束手無策,也希望有這樣一個人,能夠讓我靠一下,讓我知道我能夠做些什麼。
親愛的媽媽,原來不是只有我在面對親人離開時,顯得手足無措。在我第一次面對病患臨終時,我看見他的兒子慌亂無措;我不希望他跟我一樣,未來也給自己打「零分」,於是我對他說:「跟爸爸道別吧!說出你想告訴他的話。」
看著他們把握最後心與心交集的那一刻,我跟著哭了……好像,我也完成了最後我想對您說的話;好像,心�某一個缺憾被填滿了。
媽媽,我每天的工作的確很忙,甚至經常沒時間吃飯;但是一看到家屬經歷我曾經歷的,我總特別心疼,也沒辦法視為理所當然;我能夠做的,也就只是替他們照顧一下病患,讓他們能喘口氣。
有次,我為家屬切了水果,讓他能放鬆一下,沒想到他對我說:「瑋婷,你對我真好!」不過是份水果,卻讓他感動非常。或許就像當初那位阿公說的,只要有我陪著,他就很開心。許多病患也告訴我:「見到你來,就安心不少。」也許真心的對待,會讓彼此都感覺幸福吧!
●
媽媽,以前我依賴著您,連走上護理這條路,也是因為聽您的建議。但是現在的我,學著成為病患的依賴、家屬的依靠;為此我一邊工作、一邊進修,加強更多關於安寧療護的專業知識,努力成為病患及家屬能倚靠的小巨人。
在一次又一次陪著病患走完生命旅程,我重新感受您給我的愛;在汗水與淚水中找到的,是苦後回甘的幸福。我想讓您知道我為我的護理工作感到驕傲,我會繼續精進──有一天,讓您替我打上滿分。
吳瑋婷小檔案
•28歲,從事護理工作5年
•臺中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系畢業
•臺中慈濟醫院心蓮病房護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