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 其實我懂你 了解促進族群和諧 自1984年起,原運人士就主張將光復後沿用多時的「山胞」正名為「原住民族」,藉由這個嶄新的、原住民自己決定的名稱,作為自我認同及擺脫汙名的起點,進而爭取原住民族應有的權利-這一項主張在原住民族內部凝聚高度的共識,成為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核心議題。1994年8月1日,憲法增修條文終於順應族人的意願,將「山胞」正名為「原住民」,其後並於1997年第四次修憲時確立「民族」屬性,而擁有「集體權」概念的「原住民族」稱呼。 為了紀念這段原住民族自我認同及抗爭的歷史,並喚醒臺灣民眾的正確認知,行政院頒布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以塑造臺灣成為多元文化、族群和諧的社會。
| | | | | | | | | 風味展新裝 文化全體驗 | 位於圓山花博園區的原民風味館,在整體空間重新設計後,除了以嶄新風貌亮相,用心的經營團隊更於每個月規劃了豐富好玩的主題導覽-「品原趣」,讓民眾可以透過實際操作,深入淺出地體驗原住民族的精采文化。 改裝後率先登場的是「魯凱族舞紋大搜密」主題月,除了現場佈置有許多代表魯凱族的百合花之外,「野人現舖」的飾品設計師-羅詩蓓老師,也在原民風味館現場示範教學。羅詩蓓老師完整地向參與民眾講述魯凱琉璃珠「生命之珠」的傳承故事,以及美麗的印記手紋,是魯凱族和排灣族特有的紋手文化。另外,老師還介紹烤小米占卜祭的方法,烤完的小米象徵,可以預知今年的農作狀況:烤得溫熱、完美無缺、香又熟的小米,象徵未來一年平安、豐收;沒有烤熟或呈現濕潤的狀態,則象徵未來將受風災或水災;如果烤焦,表示未來將有乾旱;烤熟但裡面有蟲子的話,未來的一年會有嚴重的疾病喔!
| | | | | | | | | 暑假瘋慶典 | 7、8、9月,是臺灣原住民族的各式祭典最高峰。在過去,原住民慶典往往被賦予唱歌跳舞的刻板印象,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民眾對於原住民族文化認識逐漸深入,網路科技的發達,也讓更多參與祭典的心得感想得以與更多人分享,甚至主辦的部落也能夠將祭典的真正意涵,以及外人應配合的事項公布出來,祭典,不但凝聚了族人的向心力,也是一個向外界發聲的良機。 然而,由於文化的斷層,也造成了現代部落祭典方式的改變。以花蓮地區為例,各部落近來為每年一度的豐年祭盛事進行準備時,隨著人口分散,領唱人才凋零,以口傳方式的歌舞逐漸流失,改以光碟和錄音帶代勞,獨特的歌謠文化出現失傳危機,讓部落長者相當憂心。這些都是所有族人及行政事務主事者應該正視的危機,文化的存續傳承,需要我們所有人一同努力。
| | | | | | | 收穫祭(masarut)排灣語的意思是「過一個年」,本意是感謝神靈的眷顧,給神過年之意。多年來,拉勞蘭部落因為族群多,過去身為排灣的族人參加著阿美族主導的豐年祭,1996年,拉勞蘭青年決定退出,在頭目家搭建排灣族的鞦韆,醞釀收穫祭的雛形。1997 年,拉蘭勞部落失去已久的豐年祭,終於又在部落青年的努力之下重現了,讓部落對自己文化的認同又更加鞏固。現在為了增加歡樂的氣息,在豐年祭的活動裡頭,置入了康樂性的活動,如歌謠比賽、負重比賽、射箭比賽等表演性的節目,熱鬧但仍不失傳統。 | | | | | | | | | | | | | 一個不在旅行的路上,就在計劃旅行的旅行者,大學講師、世界遺產協會講師、學學文創講師、國際領隊、旅遊作家等,著有《788分之1的感動-世界遺產紀行》、《旅遊定格》等書。 | | | | | 《Ho Haiyan!跟著原住民瘋慶典》 作者馬繼康自序 | 跟原住民的淵源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了。那時隨山地服務社,暑假到山上「服務」,課輔時告訴小朋友過馬路要看紅綠燈,換來是一雙雙疑惑的圓圓大眼睛問你說:「大哥哥!什麼是紅綠燈啊?」 是啊!山上要什麼紅綠燈?真是當頭棒喝!我們常會把許多的理所當然,無心或有心套用在不同人身上,最近火紅的電影「賽德克巴萊」,描述的不就是太多「文明」強加在「野蠻」身上所引發的衝突嗎?現代文明像一雙看不見的手,慢慢掐住原住民的喉嚨,傳統像是失去了呼吸能力,慢慢在窒息中。
| | | | | | | | | | | 一起來「防癌拼健康 癌篩A好康」! 從101年7月9日(一)至101年9月7日(五)止,凡符合資格的市民,持健保卡至臺北市配合的相關醫院接受四癌篩檢,於健保卡過卡及完成各項篩檢後,即可領取一份精美宣導品,每項篩檢限領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喔!詳情可洽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 | | | | | 愛,沒有特定的對象 示意圖片,非當事人,感謝原住民事業文化基金會提供 | 誰擁有如此狂妄的權力,竟然主張不准我們住進自己的家? 我們不是瘟疫,不會傳染,不須被隔離。 我們生性良善性情溫和,是社區好鄰居; 我們努力工作認真守法,是國家好公民; 我們尊重生命返樸歸真,是世界和平愛好者。 好不容易,我們總算有了自己的家, 得以自由地住在社區, 自由地到 7-Eleven 買可口可樂, 無聊地踏踏馬路。 但是, 我們不知道誰擁有如此狂妄的權力, 竟然主張不准我們住進自己的家? 請為我們主持公道! (上文原出處:2003年7月5日啟智中心於中壢市北帝國官邸社區前方道路進行抗議的新聞稿,作者是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 | | | | | | 絕美大?髮 原住民髮藝競賽 | 發揮原住民族與生俱來的「玩美」特質,由臺北市政府原民會所舉辦的第一屆原住民髮藝競賽,吸引了全國26位參賽者報名參加。無論是已經在從事美髮業的高手,或者是仍在學的未來潛力之星,每個參賽者都使出渾身解數,結合彩繪、拼貼、接髮等高超的技術,一較高下。 誇張卻充滿藝術感的髮型,搭配上搶眼的彩妝與特別製作的衣物,進入決賽的10位選手們全神貫注在自己的模特兒身上,將自己心中的設計概念化為具體的造型。
| | | | | | | | | 部落大學第一學期成果展 | 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舉辦101年度第一學期成果展,除了展現各班級學習績效與成果,師生也藉此相互交流、觀摩與拓展視野,進而促進多元學習。本學期學習成果透過動態的歌舞文化、原民藝品及靜態學員作品的展示,提供一般民眾及社區居民認識、接觸原民文化的平臺。 | | | | | | | | | | | 實戰編採班 培養新聞尖兵 | 想體驗媒體工作嗎?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開辨的「實戰新聞編採班」,讓學員們從頭體驗,包括記者如何寫稿、編輯如何下標、報紙及雜誌如何出爐,六周密集特訓,讓學員搖身一變,成為編採達人,做部落的發聲者。 | | | | | | | 2012年臺北市第三屆 娜魯灣文化節 即將熱鬧登場! | 臺北市政府原民會透過「娜魯灣文化節」將離散於都會區的原住民與原鄉連結,讓我們回到傳統歌謠裡,歌詠「娜魯灣」便是代表我們都是一家人的意義。市民朋友們參加娜魯灣文xe化節活動,就能體會原住民集體歡欣、鼓舞的心情,感受原住民力與美的震撼。所以當我們在臺北市聽見「娜魯灣」,便可看見「原住民」。 「2012年臺北市第三屆娜魯灣文化節」整合了原住民傳統祭儀運動專才及文化藝術等主題,讓都市原住民凝聚情感、相互交流與加強自我認同,更在主流文化中,呈現出族群的獨特性,形塑多元文化印象城市。本屆期望呈現「原住民族建築」文化新意象,將祖先從生活中衍伸出來的建築智慧,以及傳統體能技能活動,在都市中紮根,讓原住民文化達到傳揚的目的。
| | | | | | | | | 族語家庭歡樂大會串 | 風和日麗的星期天,由臺北市政府原民會所推動的族語家庭計畫,其中10幾個族語家庭和老師聚集在原民風味館,透過趣味遊戲交流,更認識彼此。 阿美族王媽媽帶著兩個孩子一起來參加,其中老大今年參加學校舉辦的族語朗讀比賽獲得佳績,族語老師也驕傲的誇讚小朋友學習力很強;鄒族的朱太太笑著表示,就讀小四的女兒是自己說要學習族語的,因為常常聽到媽媽和奶奶講著族語,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就吵著要學,儘管才剛開始,但學習成果很不錯;家人都住在花蓮的江媽媽是太魯閣族人,表示參與族語家庭計畫,不僅她的孩子受惠,連帶她也學會流利的用族語和花蓮老家的家人通電話,「因為我出生成長在臺北,本來不會說族語。很感謝原民會鼓勵我們去了解傳統文化,找到自己的根,也讓我的孩子有機會接觸到祖先使用的語言。」
| | | | | | | | | 臺北市原住民租金補貼自101年8月10日起開始受理 | 臺北市政府原民會為協助改善本市原住民居住品質,並解決經濟上的壓力,開始受理「101年度都市原住民家庭租屋補貼」申請,歡迎符合補助條件的臺北市原住民踴躍申請。 近十年以來,臺北市原住民房屋自有率急遽下降,中低所得家庭多以租屋方式於本市安居謀生,而臺北市租金相對其他縣市民眾負擔沉重,房租支出已排擠了本市原住民在維持基本生活品質及都市競爭力上之支出。臺北市政府為解決本市原住民居住上的困境,除輔以各項住宅服利措施外,特開辦「101年度都市原住民家庭租屋補貼實施計畫」。
| | | | | | |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8/22/2012 05:15: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