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寫在《飛向閱讀的王國》再版之前 「閱讀不只是要聽作者的聲音,而是要聽自己的聲音。」(出自電影「春風化雨」) 《飛向閱讀的王國》一書自2004年出版以來,即獲許多閱讀推廣者的喜愛,紛紛在讀書會或研討會中研讀此書。長久以來,接觸兒童閱讀相關工作,我們認為兒童閱讀發展有兩個關鍵時間點:一是0-3歲的閱讀起步期,以及6-8歲的邁向獨立閱讀階段。 在六歲以前,由於孩子的識字能力尚未發展成熟,所以閱讀的發展多為共讀的形式──由大人朗讀給孩子聽,孩子邊聽邊看圖,一如自己在閱讀。雖然孩子沒有足夠的識字能力,但不代表他們什麼都不懂、無法理解故事。此階段用孩子喜愛的故事引領他們愛上閱讀最為重要,因為喜歡才會持久,也才能發展出真正為自己閱讀的動力。 六歲以後,正式進入識字教育的階段,有閱讀動力的孩子往往會樂於嘗試自己讀讀看。但初期的嘗試未必都能順利成功,拼拼湊湊好久才能讀出一個字來,往往使得孩子卻步而不願自己閱讀。在此階段,孩子能不能順利轉換成獨立閱讀者,往往需要大人的理解和引導。 然而,所謂的獨立閱讀絕對不只是「拿你的書去讀」而已,在《飛向閱讀的王國》一書中,作者瑞琦•路德曼讓我們知道該如何轉換學習的責任。在孩子們還沒有準備好之前,就讓他們自己擔負起學習的責任,不但不公平,也無法達到學習的效果。這 往往也是一般人對於「以孩子為主」教育模式的迷思,他們以為所謂的「開放教育」就是完全忽視,讓孩子自己去摸索。在本書中,作者會很清楚的讓我們知道如何循序漸進,引領孩子邁向獨立。獨立閱讀當然是最終的目標,但如果沒有中間的架接,孩子還是可能只成為表面的閱讀者,無法深入學習。作者運用她豐富的閱讀和教學經驗,提供和孩子一起工作的成人循序漸進的策略,透過示範、共同示範、引導練習和個別練習,讓孩子們能夠逐步的成為獨立的閱讀者。 不管你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而想要閱讀此書,如果你希望和你一起工作或生活的孩子喜歡閱讀,那麼你就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你對於閱讀的喜悅!你渴望閱讀嗎?當你讀到一本喜歡的書籍時,會愛不釋手的一直往下讀嗎?你會和朋友分享你的閱讀經驗 嗎?口沫橫飛的訴說著你正在閱讀的書多麼有趣嗎?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你應該會記得那樣的感受——一本書帶給你的歡愉和感動!那正是我們教孩子閱讀的起點,用它來散播我們對於閱讀的喜樂。 相反的,如果我們自己不喜歡閱讀,那麼我們又如何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閱讀不只是瀏覽表面的文字而已,當我們在閱讀時,我們所閱讀的不是一個字、一個句子,而是一個整體、一個作者所呈現出來的世界。 瑞琦•路德曼認為閱讀的重點在於衍生意義。作者透過文字傳遞意義與想法,而身為閱讀者的我們除了「讀懂作者的文字」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必須透過思考、討論,去探索作者傳遞的意義,以達到真正的閱讀理解。孩子們不會與生具有這樣的能力,他 們必須透過各種不同的引導和練習,才能成為精熟的閱讀者。當然,最好的練習就是不斷的閱讀感興趣的書籍,讀得愈多,自然也會讀得愈好。優異的閱讀成績只不 過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它是過程,不是終點。如果沒有閱讀的樂趣,就算閱讀成績再好,還是無法培養出終生樂愛閱讀的閱讀者。 換句話說,從閱讀中引發孩子自由思考的能力,讓孩子能夠為自己閱讀、練習自由思考,而不只是複製作者的想法,也不是只讀懂作者的意思,或許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在你開始跟著我們一起「飛向閱讀的王國」之前,請先把你的眼睛閉起來,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喜歡閱讀嗎? | | | | | | | | 我所學到與兒童有關的事情(4) 本文摘錄自2012年7月3日阿布拉教育文化主編應邀至永和網溪國小演講的部分內容,特與讀者們分享。 教育服務的對象是孩子 在美國念教育研究所期間,班上大多數的同學都是有教學經驗的現場老師。其中有一門課 「Democracy,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民主、教育和社會變遷)是由一位老老師Tom Wilson授課。有一次,有位同學問他,要是在學校有管理人員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他會怎麼做?老師回答:「我服務的對象是孩子,所以我會看這個要求是否 對孩子是好的。如果是好的,我會做。如果不是好的,那我會以孩子為主。……不過,我常常換學校。」老師的回答當然引來大家的笑聲,卻也貼切的點出在教學現場上執教者的兩難。 在教育現場上,我們面對的孩子千奇百怪。如果我們只用一種方式就想讓他們通通有好的成效,其實是非常困難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加德納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所要告訴我們的不是要讓每一個孩子都具有八種以上的智能,而是希望我們看見在我們眼前各式各樣不同的孩子。他們有的是語言智能,所以光靠我們用口述的方式就可以學習得很好。但他們有的可能是空間智能,你只用描述的方式來教數學,他始終不得其解,但說不定你只要畫個圖,他立刻就可以理解。 其實說穿了,這不就是孔子所說的「因才施教」嗎?如此一來,我們才有機會讓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用他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學到最好。這方法所說的不是齊頭式的平等,而是公平的機會。當和孩子應對的大人只用一種方式和孩子互動時,只有和這個大人 用相同方式的孩子才有機會完全發揮自己。所以,當你發現孩子不會時,請不要立刻認為是孩子有問題,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去理解孩子是如何思考的?再引導他用他的方法來學習。因為有時他可能不是真的不會,而只是不會你用的方法而已。 教育真正的目標是什麼? 緊接著這個問題而來的就是,我們所用的方法是否可以幫助我們達成這個目標呢?比如說,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自由思考、培養思考的習慣,但是在我們的教育環境中是否能夠讓孩子有自由思考的機會呢?又或者是說,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喜歡閱讀, 我們所用的方法是否真的能讓他們愛上閱讀呢?太多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都是出於好的出發點,以致於我們常常忘記檢視所用的方法與目標是否一致。舉例來說,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我們卻常常考是非題或選擇題,孩子的想法要從哪裡萌發而生呢? 我記得在研究所裡有一門課期中考的時候,雖然是紙筆測驗(大多是申論題),但老師還是保留了一個開放題:有沒有哪些你覺得很重要但是我沒有問到的,你想要怎麼告訴大家呢?就像上期電子報所說的,不會英文又不代表什麼都不會的,同樣的,這樣的題目可以讓在其他題目上答得不夠好的人,有機會把自己準備的東西「抬出來」。這樣的考試方式就涉及了老師的教育觀。 時代變遷,記憶與背誦不該再是學習最主要的方法。孩子們接觸的是科技的時代,所有的知識和資訊手指下一點就通通呈現在他們的眼前。我們相信基礎知識還是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否是教孩子如何學習、如何蒐集資訊、如何組織資訊、如何研判資訊,最重要的更是從中衍生出自己的想法。那麼孩子的學習才能走得更深入、更長遠。
| | | | | | | | 《飛向閱讀的王國》 ★用你的魔法,讓孩子愛上閱讀 作者/瑞琦•路德曼 譯者/郭妙芳 【內容試閱】 第二章 和孩子建立緊密的關係(摘錄) 我們深愛的人的示範就是讓我們改變的關鍵。~頓恩•豪德沃 幾年前,我的益友兼同事頓恩•豪德沃(Don Holdaway)來我們家拜訪我和法蘭克。我邀請一些老師加入,並在晚間進行了一場與讀寫有關的對話。當天,頓恩說了一個影響我們深遠的故事。 1980年代後期,頓恩在麻州劍橋工作,他正在籌畫一間示範性質的讀寫學校,而他的女兒瑞貝卡剛好也在這個時候進入學校念孩子園。然而開學幾個月後,她突然拒絕上學並表示不喜歡老師。頓恩和太太法蘭斯與老師安排了一個討論的時間。頓恩告 訴老師:「你不一定要喜歡我的孩子,但如果你希望她能學到任何東西,你就必須要和她建立良好的關係!那就是你身為老師的責任。」 到了下一個星期,瑞貝卡的老師不僅和她,還與所有的孩子建立了緊密的關係。頓恩說,這位老師所採取的最重要步驟就是用感興趣、接納和好奇的態度,注視著瑞貝卡。瑞貝卡得到她從來沒有從老師那裡接收到的回應,而她的害羞和恐懼也就跟著消失了。她們開始說話並展開了真誠的友誼。「不需要一分鐘的時間,也不需要把這個孩子帶到旁邊,或做任何特別的處理。」 每次當我走進一間教室,和孩子一起工作的時候,我都會想一想那個故事和頓恩所說的話——「如果你希望她學到任何東西,你就必須要和她建立良好的關係」。雖然早有人告訴過我們,身為老師的我們必須去愛每一個孩子。但我們也總是會遇到某些讓我們很難去愛他們的孩子(不管是什麼理由)。然而,建立良好的關係卻是另一件相當不同的事情。我們可以(也必須)和他們每一個人建立良好的關係。這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義務和責任。 *** 鼓勵一起做決定 當我們為孩子做出所有的決定和選擇時,我們其實就在剝奪他們的權利。如果我們能夠邀請他們參與,並重視他們所說的話,我們就在示範尊重他們的想法。甚至,我們是在告訴他們:「我們是夥伴關係,我們的合作能夠創造出最好的結果、決定或方 式。」身為老師的我們必須讓孩子參與制定班級規則和程序、決定班級圖書室的規畫、擬定計畫和閱讀記錄的格式、制定評量尺和其他更多的事情。 從開學第一天就展現出合作意願的簡單方式之一,就是不要先把整間教室都布置完成,也 就是說,你可以留下一些與布告欄和教室規畫有關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如果他們走進一間已經完全布置好和計畫好的教室,他們很自然的就會接受到這樣 的訊息:「這是『我的』教室。很歡迎你們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來當房客。」然而,如果我們對孩子說:「讓我們討論看看如何利用我們教室的空間。我們想 要……」,那麼所傳達的訊息就會非常不同了。他們所聽到的是:「歡迎來到『我們的』教室,讓我們一起決定我們希望它看起來的樣子,和我們要如何運用它」。 *** 把故事帶進來 我們生活週遭的故事很有力量,因為我們對它們有感情,而且它們又是屬於我們的故事。 要去相信你不知道的人,並和他建立良好的關係很困難。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生活帶進教室裡,那麼孩子們就能知道我們的愛與掙扎、我們的心情起伏,以及我們的 希望和成果。我們變成了「真實」的人,而他們才會開始相信我們。我們的故事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生活,也是我們和他人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 重視孩子的故事 當我們能夠讚賞孩子生活週遭的故事,我們就能消弭家庭和學校之間的界線,並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生活很重要。我總是會先出版閱讀表現最不好的孩子的寫作作品。 在幼兒園的班上,潔西卡是表現最不好的學生。當她有關魚的日記故事(寫了三天)被出版的時候,她很自豪的把它讀給每一個人聽。她的老師梅樂妮•佛萊 (Melanie Fry)指出,有了那次的成功經驗,潔西卡就變得比較不會退縮、比較願意嘗試新的工作,因為「她的自我價值已經萌發了」。 *** 認識身為閱讀者的孩子 有好幾年的時間,我會用書面調查的方式,找出哪些孩子是閱讀者。然而,我發現這個方 式本身和它所需要用到的書寫能力,會大大限制我所獲得的訊息。所以現在,我比較喜歡在孩子獨立閱讀時,一次和一個孩子面談,並做簡單的記錄。非正式的面談 能夠鼓勵孩子和老師用自然、輕鬆的方式,自由的交談閱讀習慣、態度和喜好。這些訊息能幫助老師為班級圖書室選擇特定的閱讀材料、擬定未來的指導方向、了解 孩子的閱讀態度,並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閱讀者。 下列的問題將能幫助你引導閱讀面談的進行: □ 告訴我,你自己是什麼樣的閱讀者。 □ 你有最喜歡的作者嗎? □ 你最喜歡哪一本書,為什麼? □ 你喜歡讀哪一類型的書? □ 你如何決定要讀什麼書? □ 你希望在我們班上會有什麼樣的閱讀材料? □ 你喜歡在哪裡閱讀? □ 你在家裡是否有放置書籍和閱讀材料的地方? □ 你現在在讀什麼書?你知道接下來要讀什麼嗎? □ 你是一個好的閱讀者嗎?為什麼是或為什麼不是? □ 你希望我如何幫你成為閱讀者? 【本書特點】 本 書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清晰可見的理論基礎和以課室為主的實用範例。如果你是資深老師,我們鼓勵你依據班上孩子的需求,變化課程的模式;如果你是新手老師,本 書也有清楚呈現的範例,讓你可以了解如何引領孩子邁向獨立;如果你是爸爸媽媽,我們希望你能夠從中了解兒童閱讀的真義,並與孩子的老師分享討論如何帶領孩 子閱讀。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希望每一位閱讀本書的成人都能夠真正的享受閱讀,並和孩子們分享我們對於閱讀的喜悅! 【精選語錄】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對讀寫活動感興趣,那麼他們將會需要:喜歡和孩子一起工作的老師、 本身就喜歡讀寫活動的老師、能把課程和孩子的生活串聯在一起的老師,以及勇於嘗試全新想法的老師。如果我們繼續因為塞得滿滿的課程而感到疲累不堪,完全沒 有時間可以和他人合作、思考和重新整理自己,那麼我們永遠都不可能成為這樣的老師。 *** 除非我們能夠碰觸到孩子的心,否則我們根本就無法進入他們的世界。雖然透過反覆的練習和記憶,我們可以讓他們完成指定作業並通過考試,但類似這樣短暫的成果,卻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我們將永遠也無法鼓勵孩子為自己學習和喜歡上學。 *** 如果孩子在閱讀和寫作上能夠經歷到立即、早期的成功,那麼他們將會帶著「這個我會」的精神,來參與閱讀和寫作。 *** 好老師不一定要用很多的時間來做計畫。相反的,一個好老師會需要很多思考的時間——什麼事情對孩子很重要、孩子們需要知道些什麼、我們如何能讓他們往前邁進,以及如何確認他們理解和享受了閱讀。 【延伸閱讀】 《瘋狂愛上書》 長頸鹿想讀高高的書,蟋蟀想讀小小的書,而壁虎只能讀黏在牆壁上的書。貓熊想要更多中文書,而莫莉總是盡心盡力讓大家心滿意足。她甚至還幫一定要邊游泳邊讀「哈利波特」的海獺找到特製的防水書。浣熊喜歡自己一個人讀,狒狒喜歡和大家一起讀。而駱馬喜歡邊吃午餐,邊捧著舞台劇本細細讀。你喜歡讀哪些類型的書 呢? 《你在哪裡閱讀?》 露西喜歡在床上閱讀,亞邦喜歡在浴缸裡看書……。你喜歡在哪裡閱讀呢? 《童書中的神奇魔力》 除了直接問「這本書在講什麼?」以及規定圖書心得以外,我們還可以透過觀察孩子的閱讀反應,來理解孩子和他們的閱讀。 | | | | | | | | | | |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聯絡我們】。 | |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9/20/2012 03:33: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