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塗翔文╱父親的懺情記 評「我的意外爸爸」 | 塗翔文(影評人) |  | 「我的意外爸爸」劇照。 圖╱傳影互動提供 | | | 是枝裕和是最會拍家庭關係的導演之一,尤其是在面對親情議題特別壓抑扭曲的東方影壇,他一向採取的寫實淡然、氣定神閒,常常更能帶出深情而不矯情的動人力量。這部新作「我的意外爸爸」,故事就和片中福山雅治的對白一樣:「都什麼時代了,還有抱錯嬰兒的事?」但即使在老掉牙的題材裡,是枝裕和偏偏就能將片子昇華成絲絲入扣的懺情記,並反映大時代下的社會現狀。 福山雅治飾演在建築公司工作的高階主管,經濟穩定,生活美滿,但對6歲的兒子頗為嚴格。沒想到一通突如其來的電話,改變兩家人命運,他竟與小鎮水電工錯抱小孩,兩家人只好開始面對面解決問題。究竟要換回來,還是要維持現狀?透過時間推移的描寫,其中的無奈與難堪,一一湧現。 導演選擇了福山雅治做為主要的敘事觀點,在他眼中,對方的父親不成材,家庭環境不好,無論對他的親生兒子或是已疼愛多年的錯抱兒子來說,都有放心不下的牽掛。描寫一個自視甚高的社會菁英,是枝裕和不讓他的男主角淪為刻板的頤指氣使,而是透過許多細節的觀察:例如喝飲料咬吸管的小習慣,或是修理一個玩具機器人的瑣碎小事,讓他的優越眼光,隨著時間與情節的變化,緩緩由高往下降落。 因此,觀眾不會討厭這個主角,而是站在同理心的角度,與他一起面對問題。更厲害的是,柴米油鹽、尋常生活,樣樣都能反映主角性格與內在世界。男主角與自己父親的問題,即使片中沒明說,但透過一場簡單訪家的戲,也已看出其來有自,亦讓永遠難解的父子情結,化約成一種鏡像反射般的對照,不言而明。 就像那趟前往親生兒子家裡的同一條公路,那一座座的高聳電塔,每次來來回回,鏡頭的角度由遠而近,同樣的冰冷景物,只消轉個角度看,就有新的光景。最後神來一筆的相機照片,不僅證明是枝裕和在寫實基調下游刃有餘的戲劇功力,也讓福山雅治成功演出角色的複雜壓抑。從「我的意外爸爸」到「爸媽不在家」,鄰近國家的導演們,再次示範了電影的好壞永遠不因題材、不限成本、不在迷信某種特定的類型元素。 | |  | •五月天推手陳勇志 年辦百場音樂會的吸金術 從音樂、觀念、粉絲動員,外界看到的是五月天的影響力,但在背後支撐五月天整個思想體系並將之落實的,卻是員工人數約七十人的相信音樂。他們怎麼辦到的?
•增強記憶力的方法 記憶潛力是先天存在的,除了大腦發育不全者外,每個人都具有這樣的潛力,關鍵是你有沒有去發掘它。只要訓練得法,長期持續,記憶力是可以大大提高的。 | | |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聯絡我們】。 | |

--
由 Blogger 於 10/18/2013 10:41: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2-69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