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孩子怎麼看世界?  這張照片是我家六年級小孩暑假參加夏令營所拍的作品,從照片中看到的自然世界出奇的寧靜與遼闊,讓我不禁好奇的猜想孩子眼中的世界到底看到了什麼? 你也會和我一樣好奇猜想嗎?對於孩子小小腦袋裡的世界,你會想要一探究竟嗎? 就像我們九月出版的新書《你在哪裡閱讀?》的封面,圖上一個小男孩倒掛在樹上看書,每當拿起這本書時總會不自覺的以為自己正反顛倒了(是看字?還是看圖呢?)。和朋友閒聊時發現她也會如此,然而她六歲的女兒就算還不認識字,卻可以輕易的糾正她:媽媽你拿反了。而且,六歲的小女孩在故事最後看到小男孩時,也會不自覺的說:欸,他不是……前面有出現過嗎?。  所以,孩子幾乎是從圖像來認識這個世界的,遠在他們可以用人類抽象的文字符號來區辨這個世界之前,他們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運用生活中的圖像來了解生活周遭的世界。然而,這一點卻往往被早已習慣文字抽象符號的大人所忽略或甚至是「不屑一顧」。 而且,往往年紀愈小,孩子的這項能力──讀圖和認識圖像細節的能力就愈強。當大孩子只讀文字並從故事開頭就在等待故事結尾要說什麼的時候,年紀幼小的孩子反而有更多的時間會在圖像上尋找許多故事中小小的祕密。而對於大人來說,若能順著孩子的眼光去看他們眼中的世界,或許將能更了解他們所在的世界。 |  | | | | |  |  | 問題比答案重要 因為我們不知道很多樹、花或鳥的名稱,所以我們無法回答孩子永無止盡的問題。我們唯一認識的昆蟲就是螞蟻、蜜蜂和蝴蝶。 嗯,誰說你一定要認識每一樣東西呢?自然主義者認為鼓勵孩子「問問題」比較重要,而不只是說出事物的名稱,而且也不需要了解跟某樣事物有關的所有事情。實際上看到小鳥啣著草飛,並看著他們用草築巢,不是比知道牠叫什麼名字,要有趣得多嗎? ◎分享新經驗 我們所能保留最久的是我們的態度、價值觀,以及我們感覺某些事物的方式,至於瑣碎的事實,我們通常都記憶有限。你還記得哪些童年的事情呢?你還記得跟爸爸媽媽一起去海邊所帶回來的海水的味道嗎?或是,你第一次去野餐的時候所看到的蜜蜂 嗎?大自然就在我們的身邊,而且總會帶給我們歷久彌新的記憶。 ◎你和孩子可以一起享受學習 你可以試著從孩子的觀點來看待大自然,因為大多數的我們都已經喪失了觀賞大自然的能力。換句話說,我們對於生活感到驚喜的能力已經不見了,然而我們的孩子卻是這方面的專家呢! 帶著孩子到公園或庭院試試看。現在注意囉!你的孩子正在第一次經歷許多事物,如果你也能從孩子的眼中來看待眼前的一切,那麼你就能看到這些事物帶給孩子的驚喜。因為孩子比較小,而且離地面也比較近,所以他們很自然的就會注意到在地面上爬行的小東西。他可能會看到一隻小瓢蟲在花梗上爬行。靠近一點看,牠如何移動牠的腳?牠的嘴巴在哪裡?是什麼樣子的?牠有停下來吃什麼東西嗎?讓牠在你和孩子的手上走走看,你們會覺得癢嗎?你們可以感覺得到嗎? 你們還可以帶著小型的放大鏡,來仔細觀察這些小東西。你們可以看到樹葉上或蝴蝶翅膀上的紋路或花紋嗎?現在,一起抬起頭來看看天空、雲朵或甚至飛機飛過留下來的痕跡吧!  ◎運用所有的感官 孩子會很自然的想要碰觸看到的東西,因為他需要透過各種感官來把這些訊息「輸入」他的電腦裡。你們可以一起探索你們週遭的世界,摸摸地上的草、花瓣、石頭和樹幹。 用心聆聽,所有的季節都有它們獨特的聲音。你們可以一起走出戶外,閉上眼睛、靜靜的聆聽。讓孩子試著找出各種不同的鳥叫聲。夜晚的聲音也很有趣喔!在春天或夏天的晚上,都可以聽到昆蟲聲和許多其他的聲音。你們可以考慮用手電筒來尋找聽到的聲音。  不要忘記你們的鼻子喔!你們去的每一個區域都會有它獨特的味道,而每一個季節或天氣也都會有特別的氣味。和孩子一起深深的吸一口氣,他會永遠記得你們一起分享的這一天。 (本文摘錄自《快樂學習的撇步》p221-223) |  | | | | |  |  | 圖文共鳴,創造閱讀的好滋味 ——文字沒有說的《祕密》,你發現了嗎?  文•圖/艾立克•巴圖 阿布拉教育文化10月出版 這是我的「祕密」,所以「絕對、絕對」不會有人知道…… *** 小老鼠發現了一顆閃閃發亮的蘋果,他心想:這可是我的祕密呢!於是,開心的動手把它藏了起來。但是,祕密難道不會被人發現嗎?  附近的動物們看到了,紛紛過來詢問。  「你把什麼東西藏起來了?」小鳥問。 「這是我的祕密,我才不要告訴你。」  「你把什麼東西藏起來了?」刺蝟問。 「這是我的祕密,我才不要告訴你。」 雖然小老鼠把祕密藏在自己的身後,並堅決不肯說出來,但隨著埋在地上的小蘋果破土而出、日漸發芽、慢慢長大,眼尖的讀者應該不難發現小老鼠的祕密怎麼了……。 如果只看小老鼠和其他動物之間的對話(「你把什麼東西藏起來了?」「這是我的祕密,我才不要告訴你。),大人讀者或許會覺得這個故事未免太簡單、太無聊了吧?!但是,閱讀的樂趣卻偏偏就在於文字和圖像對比的反差之間,因為雖然文字上說:「這是我的祕密,我才不要告訴你」,但眼尖的孩子卻能夠看到圖像上逐頁發生的變化,他們會因為自己知道動物們急於想知道卻不知道的祕密而感到樂不可支。因此,這類運用文圖對比反差來突顯故事趣味之處的設計,往往很能得到孩子的青睞(阿布拉出版的《你有看到老鼠嗎?》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卻常常會被只重文字的大人所忽略,而無法讀懂故事的趣味,乃至於孩子享受的樂趣所在。 而圖畫書中慣用的「重覆句型」,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更是吸引他們進入故事的關鍵因素。因為「重覆句型」所形成的「音律節奏」,不僅能夠吸引他們專注於故事情節和圖像的發展上,同時也因為它的重覆性,而增添了故事的「可預測性」,讓孩子們能夠輕易的參與故事之中。 此外,仔細看看文字的部分,也能看到作者巧妙的設計。雖然小老鼠的回答從頭到尾都一樣,但他所說「這是我的祕密,我才不要告訴你」當中,「我的祕密」這幾個字會隨著提問的動物而發生顏色上的變化,似乎正在預告著小老鼠的祕密也可能會變成對方的祕密喔! 正當小老鼠自信滿滿的雙手插腰說道:「我有一個祕密,絕對、絕對不會有人知道。」  此時故事進入最重要的轉折點,對照他自得意滿的神情的身後,已經是一個「昭然若揭」的大祕密了,這世界上真的有永遠不會有人知道的祕密嗎?等著你進來發現喔! 然而,故事還未停歇,翻到最後的蝴蝶頁,在滿滿都是蘋果的頁面上,一顆蘋果不見了,而上面留下的訊息是:「最高機密」。只露出半個身影的小老鼠這回又藏了什麼祕密呢?千萬別忘了翻到封底瞧一瞧!  *** 本書作者艾立克•巴圖出生於法國,從小和父母四處旅行,見識了許多美的事物。因為喜愛藝術,進入里昂的藝術學院就讀,1996年以《瑟岡先生的山羊》入選義大利波隆那插畫展,備受注目。他認為,應該要抱持著童心畫畫,就好像第一次看見新事物一樣。 在《祕密》這本書中,彷彿看到和以往作品不同的艾立克•巴圖,甜美而愉悅的貼近著孩子的發現。讓孩子能從圖像中得到極大的驚喜。宛如欣賞一部精采的動畫小品。圖像中夾藏著許多線索,為故事後續的轉折預留伏筆,使故事呼之欲出卻又暗藏好奇期待。 沒有說出口的祕密其實都暗藏在圖畫裡,你發現了嗎? 【延伸閱讀】   
|  | | | | |  | | | | | |
| •歷史上最早的「鄉民」 「鄉民」一詞源自於PTT,最早的起源來自國片台不斷重播、由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由於網友們群聚討論的情況,與「鄉民看熱鬧」閒嗑牙類似,因此後來PTT的使用者便被稱之為「鄉民」。
•洪蘭:成功的人格特質 很多改變歷史的人功課都不好,但是他們都對人類文明作出了貢獻。因此考一百分跟成功沒有關係,反而跟熱情、外向、興趣很廣、朋友很多、腦筋動得很快有關係,但是這些都不是考試考的出來的。 | | | | |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聯絡我們】。 | |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10/17/2012 07:29:00 下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