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總理被逼退 伊拉克陷內憂外患 |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聯合報 | 伊拉克總統馬蘇姆十一日宣布提名國會第一副議長阿巴迪出任新總理,取代現任總理馬里基,並要求阿巴迪在卅天內組成新政府。美國立刻恭賀阿巴迪出任總理,美國副總統拜登稱此為「重要里程碑」。但馬里基陣營不罷休,揚言告上法院,伊拉克政治內鬥恐加劇。 伊拉克政府雖有遜尼派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的大敵當前,仍內鬥不休,馬里基恐不甘於被逼退。 馬蘇姆在電視上表示,他希望阿巴迪能組成「保護伊拉克人民」的政府。在國會的什葉派聯盟接受阿巴迪的提名後,馬蘇姆對阿巴迪說:「國家現在交到你手裡。」 美國國務院負責近東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麥格克在第一時間向阿巴迪道賀,他說:「美國準備全力支持具有包容性的伊拉克新政府。」 馬里基前夜才上電視要求讓他連任第三任,並揚言要告馬蘇姆在十日的最後期限前未任命他出任總理是違憲。 馬里基帶領的什葉派聯盟今年四月贏得國會大選,因此他認為他有權利續任總理。但他被批評偏袒什葉派,任內使伊拉克各教派和各族群間的緊張關係惡化,並冷落遜尼派,使部分遜尼派加入叛軍。 美國一再呼籲伊拉克組成更具包容性的新政府,並表明,只要馬里基續任總理,美國就不願大力協助伊拉克。在馬里基揚言要告馬蘇姆後,美國國務卿柯瑞警告他別再惹麻煩。 目前不清楚馬里基是否會平和下台,他十日調動重兵和戰車進入政府所在地的「綠區」,以展現他的實力,意圖威脅馬蘇姆,首都氣氛異常緊張。 在馬蘇姆提名新總理後,聯合國警告,伊拉克安全部隊不應干預政權轉移。 馬里基透過女婿放話:「我們不會默不作聲。這項提名不合法,而且違反憲法。我們將告上聯邦法院,反對這項提名。」 阿巴迪也是馬里基所屬的什葉派伊斯蘭達瓦黨成員。 馬蘇姆提名馬里基的同黨同志出任總理,已是伊拉克各黨派政治領袖的共識,即使反對黨也願意接受。 一名庫德族政治人物說:「在此時此刻,我想是除了馬里基以外,什麼人都好。」 馬里基在達瓦黨內也失去支持,但他領導的法治國家聯盟中的國家聯盟先前一直未能就總理人選達成協議,十一日才同意推出阿巴迪為替代總理人選。 |  |  | | | 希拉蕊批歐巴馬 「替伊斯蘭國開路」 | 編譯田思怡/綜合報導/聯合報 |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接受「大西洋月刊」專訪時,批評前老闆歐巴馬總統的敘利亞政策,她說,遜尼派聖戰組織「伊斯蘭國」(IS)在伊拉克與敘利亞崛起,要歸咎歐巴馬政策失敗。 希拉蕊是在歐巴馬七日授權空襲「伊斯蘭國」據點前接受專訪,訪談內容十日才刊登。 希拉蕊指出,美國決定對反敘利亞總統阿塞德的起義袖手旁觀是個錯誤 ,這如同為最極端的叛軍派系「伊斯蘭國」開路。 她說:「我們未協助反阿塞德抗議活動的發起者,包括伊斯蘭主義者、世俗派、介於兩者之間的所有人士,建立一支有戰力的戰鬥部隊,留下巨大的真空,這個真空如今被聖戰士填補了。」 希拉蕊在歐巴馬首任內擔任國務卿時,就力主供應武器給敘利亞溫和派反抗軍,但未獲採納。 希拉蕊在訪談中暗示,歐巴馬缺乏因應聖戰士威脅的策略。她說:「偉大的國家需要有中心組織原則,而『別做蠢事』不是中心組織原則。」「別做蠢事」是歐巴馬的口號。她認為,美國必須擬出一套對抗伊斯蘭極端主義的大戰略,好比美國長期對抗前蘇聯領導的共產主義。 她說:「我憂心目前中東情勢發展的原因之一,是聖戰組織的突圍能力會影響歐洲和美國。聖戰組織正統治一些領土,但他們不會留在原地,必定要擴張,他們存在的理由是反西方、反十字軍、反…而我們正好符合其中一個類別。」 她說:「我們該如何圍堵?我正好好思考關於如何圍堵、嚇阻和擊敗他們。」 有意在二○一六年問鼎白宮的希拉蕊這番言論,被視為想和歐巴馬畫清界限,她的論調與共和黨對歐巴馬批評一致,共和黨批評者指責歐巴馬未能在敘利亞、伊拉克和烏克蘭的衝突中展現美國的領導力,讓權力出現真空。 |  |  | | | 華府觀察/空襲伊拉克 打開潘朵拉盒? | 華府記者賴昭穎/聯合報 | 敘利亞內戰開打至今已三年多,去年美國朝野討論美軍是否應該發動空襲援助反抗軍時,美國總統歐巴馬不論在公開或私下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然後呢(then what )?」而在歐巴馬上周宣布對伊拉克叛軍發動針對性空襲後,這也是美軍要面對的問題。 三年前美軍從伊拉克撤出,被歐巴馬視為任內最重要的政績,如今卻再度軍事干預伊拉克,陷入自相矛盾的處境。因此白宮宣布授權空襲伊拉克的聲明和周末的全國演說,歐巴馬都花了大半篇幅解釋為何出兵,合理化他的決策。 不論是被貼上「好戰」標籤的前總統小布希或「避戰」的歐巴馬,美國總統決定是否出兵,除了反映總統及其團隊的理念,民意走向和美國整體戰略利益考量更是關鍵因素。 目前多數美國民眾厭戰,但也不接受歐巴馬在外交政策上給人軟弱的印象。伊拉克問題爆發後,歐巴馬政府一開始定調伊國總理馬里基治國無方,儘管叛軍持續坐大,美國只願意象徵性的派遣數百名美軍充當軍事顧問,避免被馬里基利用。 但情勢發展超乎美方預料,庫德族遭叛軍擊退更是一大警訊。庫德族是美國自從波灣戰爭後扶植的伊國最大反對勢力,若被瓦解,美方在伊拉克甚至中東的戰略布局恐面臨嚴重威脅,歐巴馬再怎麼不願意,也必須有所行動。 伊拉克問題牽涉複雜的內部教派衝突及中東國家歷史糾葛,美國介入與否動輒得咎,歐巴馬選擇有限度軍事介入,顯然是無法承擔不介入的代價。 歐巴馬在周末演說中提到,一位民眾寫信告訴他,空襲行動是做一件對的事(the right thing to do)。然而,空襲行動會不會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讓美軍再度捲入衝突,歐巴馬如何把事情做對(do the thing right),將是他面對的難題。 |  |  | | | 抗俄禁運令 波蘭發起「吃蘋果運動」 |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十一日電/聯合報 | 俄國為報復歐、美制裁行動,禁止歐美蔬果進口,歐盟估計將損失一百廿億歐元,無辜受害的歐洲農民叫苦連天,不過,波蘭民眾最近在網路上發起:「每天五蘋果,普亭遠離我」運動,鼓勵大家多吃蘋果力抗俄國。 曾經是共產國家的波蘭,在烏克蘭問題中,一直是被歐盟拿來當作加入歐盟的模範代表,但波蘭主張對俄國強硬以對的態度,讓波蘭成為第一個被俄國宣布禁止進口食品的國家。 波蘭是蘋果出口大國,原本有三分之二的蘋果出口到俄國,去年蘋果出口到俄國的貿易額達二億七千三百萬歐元。俄國宣布禁止歐盟農產品進口後,波蘭政府除建議歐盟到世界貿易組織 (WTO)控訴俄國違反規定外,更希望美國能開放波蘭蘋果進入美國市場。 波蘭民眾則在網路上發起「吃蘋果、抗普亭」的運動,要大家多吃蘋果,對抗俄國報復行動對農民帶來的影響,包括許多官員都加入這項活動,網路上有不少波蘭人都將吃蘋果與對抗俄國畫上等號。 此外,歐盟各國陸續估算遭俄國禁止食物進口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多國家跟波蘭一樣要求歐盟透過WTO機制解決此一問題。 在俄國禁令下,歐洲各國近期的蔬果、牛奶、起士及火腿等價格都可能下跌,包括法國、芬蘭等國都已要求歐盟對農民損失有所作為。 |  |  | | | 新加坡國慶 垃圾13公噸… | 新加老記者林以君/十一日電/聯合報 | 新加坡九日國慶,留下十三公噸垃圾,動員五十人花了近七小時才清理完畢。慶典後留下大量垃圾只是新加坡垃圾問題的一角,隨手丟垃圾、而且不分類,是新加坡人長久以來的習慣,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將加強執法,以強制社區服務對付當局口中的「垃圾蟲」。 新加坡媒體報導,近五十名員工在國慶典禮結束後徹夜清理十三公噸垃圾,其中以塑膠袋和紙屑最不容易清理。報導指出,依估計及經驗,每年新加坡國慶都會有十二到十五噸垃圾,相當於一個四口之家十年丟棄的垃圾總量,其中有餐盒、食物、飲料包裝、水瓶,都將送往焚化爐燒掉。 新加坡為了減少一般民眾亂丟垃圾,除了重罰,還要社區服務。但國家環境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就有三一八位「垃圾蟲」被判要參加社區服務,比去年全年多出五十七人。 國家環境局也在今年上半年就發出九二七○張罰單,直逼去年全年發出的九三四○張罰單。 國家環境局受訪時表示,接受社區服務會讓「垃圾蟲」感覺丟臉,重犯比率只有百分之三點三。新加坡行善運動祕書長袁國棟向媒體表示,要讓社區服務有效,就必須加強執法,直到民眾提高環境意識。 新加坡國會今年二月中通過「環境公共衛生修正法案」,累犯(第三次)「垃圾蟲」最高可罰一萬元星幣,相當於台幣廿四萬元。 |  |  | | | 日媒駐韓分社長 遭限制出境 | 編譯李京倫/報導/聯合報 | 日本「產經新聞」網站三日的一則新聞被南韓檢方認為涉嫌誹謗南韓總統朴槿惠,南韓檢察官九日禁止產經新聞首爾分社社長加藤達也出境,並傳喚他十二日到案。這是南韓首次以涉嫌誹謗總統為由,對外國媒體記者採取限制出境等法律行動。 產經新聞網站三日以「世越號沉沒這天,朴槿惠總統不見了……她見了誰?」為題,引述南韓證券業電子布告欄和朝鮮日報專欄的未經證實傳聞,指出世越號客輪四月十六日上午沉沒時,朴槿惠並不在總統府青瓦台,而是在首爾一私人寓所,跟離婚不久的男性前幕僚鍾尹海會面,離開總統府七小時才回來。 這則新聞激怒了保守團體「社團法人愛獨島會」,愛獨島會九日向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提告,控訴產經新聞首爾分社誹謗朴槿惠。檢察廳禁止四十八歲的加藤達也出境並傳喚到案。 南韓外長尹炳世九日在緬甸的東協區域論壇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會談時,曾就產經新聞的這篇報導當面向日方抗議。青瓦台先前已駁斥關於朴行蹤傳言,還要求產經新聞撤回報導。但產經新聞拒絕,並發聲明說,他們引用朴槿惠幕僚長金繼春向國會議員交代朴槿惠當天行蹤的證詞,及朝鮮日報的一篇專欄,「很難理解檢察廳為何因這篇文章傳喚加藤達也」。 | |  |  | 美雲霄飛車卡軌 24人空中驚魂 | 中央社/Upaper | 美國馬里蘭州當局表示,「六旗美國遊樂園」1列雲霄飛車行近最高點時驟停半空中,受困的24人已經獲救。 馬里蘭州喬治王子郡消防官員表示,花了約5小時才把受困在雲霄飛車上的17名成人和7名孩童救下來。 消防官員表示,雲霄飛車卡在軌道上,受困遊客中有少數人抽筋、背痛和脫水,但沒人重傷。 「六旗美國」1名發言人表示,目前還不清楚雲霄飛車停止的原因,但雲霄飛車設有電腦安全系統,當時按原本設定運作。 遊樂園網站介紹說,雲霄飛車是以時速96.56公里行駛,且翻轉4次。 | 修屋挖到千萬金塊 私吞被抓包 | 布魯塞爾記者蕭白雪/十一日電/聯合報 | 三名法國建築工人在幫人整修房屋時,從地底挖出價值九十萬歐元(約台幣三千六百萬元)的金塊和金幣,三名工人未告知主人擅自占為己有並將其變賣,突然爆增的財富引來財稅機關注意,如今三人都被依竊盜罪嫌起訴。 法國媒體報導,這三名年紀分別為廿、卅三和四十歲的工人,在諾曼第幫人修房子整地時,從花園挖出一個玻璃罐子,裡面有十六根金條,每根重一公斤,還有六百個金幣,都是在一九二四至一九二七年間製造,檢方相信是二次大戰期間埋在地下後來被遺忘的財物。 屋主向媒體表示,當初在花園整地時,還曾跟工人開玩笑說,「如果發現寶藏要讓我知道」。 三名工人沒想到真的挖到地下寶藏,但卻據為己有,後來陸續買給當地一名硬幣商。其中一人因銀行戶頭內突然存入廿七萬歐元巨額支票,引起稅務機關注意,追查後三人都承認犯行,調查人員已從三人家中查扣多輛汽車及數十萬歐元。 三人和收贓的硬幣商都遭起訴,但硬幣商宣稱不知道金塊與金幣是贓物。 |  |  | | | 亞馬遜搶訂價權 槓上迪士尼 | 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 亞馬遜(Amazon)為爭奪產品訂價權,繼對電子書商使出阻礙訂購等手段後,這回又瞄準了迪士尼(Walt Disney)出版的電影。 迪士尼的賣座大片「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和「黑魔女:沉睡魔咒」即將發行DVD,但在亞馬遜網站上無論是DVD或藍光版卻都不開放預購。在近來鬧得沸沸揚揚的電子書訂價爭議中,亞馬遜就是用這招向Hachette等出版商施壓。 其他被暫停預購的迪士尼電影還包括「布偶歷險記:全面追緝」、「百萬金幣」等。且據Home Media雜誌,亞馬遜從5月中到6月底也曾暫停華納兄弟(Warner Bros.)的「全面進化」、「樂高玩電影」等影片預購服務,是首次在與片商進行協商時使出這種手段。 亞馬遜愈來愈常以妨礙消費者購買實體產品為手段,來迫使出版商屈服,也凸顯了亞馬遜在家庭娛樂市場的影響力。Wedbush證券分析師派卻特說:「亞馬遜在強迫片商讓出DVD訂價權…迪士尼沒辦法阻擋亞馬遜,亞馬遜卻能阻礙迪士尼,我認為亞馬遜更有優勢。」 因電影公司得與播映商分享票房收入,所以家庭電影市場是片商獲利的關鍵。IHS指出,隨著消費者逐漸習慣在線上購物,網路帶來的銷售已占美國家庭娛樂市場逾三分之一,遠高於2004年的4%。亞馬遜因上季虧損比預期多而面臨來自投資人的壓力,過去一個月來與媒體業的紛爭也不斷擴大。 | 懼伊波拉 數學家大會勸奈國勿出席 | 中央社/Upaper | 2014國際數學家大會13日在南韓首爾開幕,大會主辦單位國際數學聯盟決定,基於南韓國民對伊波拉病毒的恐懼和擔憂,將勸奈及利亞的12名數學家不要出席。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指出,南韓政府此前對奈及利亞發布了第1階段旅遊預警。大會4日曾取消幾內亞的1名數學家出席資格,南韓政府曾對幾內亞發布了第2階段旅遊預警。 被譽為「數學界奧運會」的國際數學家大會,將有全球100多個國家的5000多名數學天才齊聚首爾,將是史上規模最大的數學盛會。 | 紐國華裔移民增 奧克蘭新生兒姓王最多 | 綜合報導/數位新聞中心 | 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由於華裔移民日增,華裔姓氏已經成為新生兒中最常見的姓氏,《紐西蘭先驅報》一項調查顯示,排名前十的姓氏有七個來自亞洲,其中「王」姓居冠。 報導稱,英國姓氏「史密斯」(Smith)曾經長期排在奧克蘭新生兒最常見姓氏第一位,但2013年僅排第五。 奧克蘭一所小學校長麥金泰爾表示,對亞裔姓氏數量增加不感到意外。他說,1990年代開始,校園中少數族裔學生增長迅速,「現在全校800名學生來自47個不同的文化背景,包含巴西、古巴、迦納等國的移民後代。」 以紐西蘭全國來看,史密斯仍在2013年新生兒最常見姓氏中排首位,但印度姓氏「辛格」、華裔的「王」、「李」,已經進入全國新生兒最常見姓氏前十大。 紐西蘭梅西大學研究移民事務的學者保羅•斯普利表示,亞裔姓氏在奧克蘭新生兒中占多數是可預見的趨勢,隨著印度移民數量增加,印度裔姓氏可能會繼續增加。 2000年前後,亞洲金融危機讓許多亞裔人士移民紐西蘭,紐西蘭資訊產業的發展,也帶來了愈來愈多印度移民。2013年的人口普查中,紐西蘭華裔人口超過17.1萬人,比2006年增加16%;印度裔人口同期增長40%,達到15.5 萬人。 |  |  | | | 警槍殺非裔少年 美千人抗議 | 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聯合報 | 美國密蘇里州佛格森警方九日執勤時,與手無寸鐵的十八歲非裔青少年布朗發生肢體衝突,並連開數槍打死布朗。布朗之死,引發數千人集會抗議,且爆發警民衝突以及暴民打砸搶商店與警車的暴動。 聖路易郡警局長貝爾瑪於記者會中說,兩名警察在一個公寓區附近,與布朗和一名男子相遇,警察準備下車時,布朗將警察推回還試圖奪槍。警察從車中開一槍,雙方持續在街上衝突後,布朗在距警車卅五呎處,身中多槍死亡。目擊者稱布朗身中八槍。 案件的經過,目前雙方各執一詞。根據布朗的同行者強森,當時兩人走在街上,警察喊住他們,還掏槍朝布朗開槍,布朗回轉身,舉高雙手準備彎身跪地,警察握槍走近,還朝布朗連開數槍,雙方從未發生任何衝突。強森並未被捕。 警方十日白天舉行記者會時,數百名民眾聚集於佛格森警局外,一些人還情緒激動進入鄰近的警察建築,高舉兩手,大喊「別射殺我」,作態要警察饒命。警方靜守不動,群眾最後離去。 不過,晚間在命案現場為布朗舉行的秉燭守夜,最後演變成打砸搶的暴動。數千人參與的夜禱結束後,一些抗議者與警方起衝突,並開始趁亂打劫。一個加油站的便利商店遭縱火,打劫者還闖進沃爾瑪賣場與數家小商店劫財,有人跳上警車車頂挑釁或是破壞警車。警察帶著警犬並朝群眾發射摧淚瓦斯,但當地警力寡不敵眾,還召來鄰近地區警力支援。 案件引來民權領袖抨擊,稱是二○一二年手無寸鐵十七歲非裔美人青年馬丁遭白人警衛齊默曼槍殺案重演。齊默曼最後被判無罪。 目前不知布朗案開槍的警察是否為白人,佛格森是聖路易北郊的一個非裔居民地區。批評者說,聖路易地區的警察執勤時,常以非洲裔年輕人為目標。 布朗的母親說,布朗高中畢業,正準備上當地的大學。 | |  |  | •左撇子要不要改? 「我的小孩喜歡用左手拿湯匙吃飯、左手拿筆畫畫,他現在才三歲,要不要趁孩子還沒學寫字之前,趕快把他改過來?」,這是左撇子爸媽常見的困惱,左撇子生活似乎會有很多麻煩,慣用左手到底要不要改?
•夏季日本瘋棒球 青春洋溢下的甲子園,總讓人聯想起耀眼陽光與藍天白雲。而優雅夜色裡的職棒球場,也總是滿溢著暢快心情與啤酒氣息。不管是哪一個,仲夏的8月,不妨就來瘋一場棒球吧。 | | | |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聯絡我們】。 | |

--
由 Blogger 於 8/12/2014 07:55: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2-69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