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人氣最旺的手機及流行趨勢嗎?訂閱【SOGI 手機快報】馬上滿足您的渴望、隨時掌握最新的手機動態!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03/23 第34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賴香伶應給柯P一張黃牌
聯合報社論 聯合/笨蛋,問題在分配正義!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抗旱當知聰明節水及用水
民意論壇 施藍旗 釋放美國政府訊息
聯合筆記/養貓 殺貓 救貓
禽流感戰役 擴大監測 資訊共享
迎接物聯網與大數據海嘯
這邊慶祝抗戰勝利 那邊拆解蔣公
中職熱 台灣棒運強心針
回響/總統一直在解悶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賴香伶應給柯P一張黃牌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柯文哲改革市政的企圖,大家都看得到;但他霸道獨斷把官員當成家僕呼來喚去的作風,卻讓人不敢恭維。柯文哲僅憑一張照片即指控警分局長包庇「山老鼠」,當眾叫囂「把他拔掉」,這和他自己痛恨的「老官僚」有何兩樣?

如果柯文哲是法官,只根據片面之詞和一張照片即入人於罪,那麼他手中的冤獄將不知有多少。何況,只因對內湖區公所弊案不滿,便遷怒警分局長,這何止是「修養差」,這根本是恃權欺人。柯文哲說他不想道歉,大家更好奇他有沒有認錯的能力。

北市府最近傳出「離職潮」,公園處三天就走掉廿多人,年初至今計四十八人告老退休;其他有人嘆會議開不完,有人抱怨文件寫不完,這些不過是最基層人員。套句柯文哲的話,受不了的人就自己離開,不願聽命的政務官,下一個鐘頭就得從他眼前「消失」;如此再操上幾個月,北市府大概會變成全世界最有戰鬥力的團隊了。

老實說,傲慢不打緊,苛政也能咬牙忍;問題是,市政工作是極龐雜的分工,把它當成市長的「個人秀」對嗎?柯文哲動不動就誇耀自己智商多高,卻從不想想自己EQ幾分;他把整個市府團隊踩在腳下,只是為了顯示自己如何英明過人,難道市民看這種人踩人的表演還得鼓掌?

柯文哲「帝王式」的統治風格,使他輕賤了市政團隊的夥伴關係。即從勞資關係的角度看,他動輒傷害部屬尊嚴、任意抹殺他人工作價值的做法,也是極缺乏民主素養的表現。如果企業主沒有資格當眾羞員工,柯文哲豈能例外?

麻煩勞動局長賴香伶給柯市長發一張黃牌,提醒他注意自己的態度。長年勞運出身的局長,不能坐視市長踐踏市府雇員吧!

   
聯合報社論
聯合/笨蛋,問題在分配正義!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開春後,「加薪」成為熱門話題。執政黨立委先拋出「加薪四法」,擬透過立法途徑強制企業加薪;接著又要求行政院對軍公教加薪,藉以「帶動企業加薪」。不可諱言,台灣薪資凍漲問題已引發強烈民怨,成為比少子化更嚴重的「國安」問題,必須誠懇面對。至於要如何加得有理、讓企業樂於配合,重點在強調「分配正義」,而不應淪為短線的選舉考量。

本周起,立法院將開始審議「加薪四法」。所謂「四法」,是指透過修正《公司法》、《工廠法》、《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及《勞基法》,強制上市櫃公司提出年度分紅計畫,並以減稅作為誘因,鼓勵企業為員工加薪。立委賴士葆等人的提案更附帶罰則,對於有盈餘卻未提出具體利潤分享計畫的企業,將處以五十萬至五百萬元的罰款。

歷經九合一選舉大敗,藍軍立委終於懂得「換腦袋」,接連舉辦「挑戰政策」公聽會拋出加薪議題,頗切合當前需求,也不失為國民黨「救亡圖存」的翻身之道。閣揆毛治國和央行總裁彭淮南都對「加薪四法」表示樂觀其成,理由是,企業家應該把員工當成事業夥伴與企業資產,但現行法令只保留固定盈餘給股東,疏於照顧勞工。彭淮南並認為,「減稅救經濟」已證明在台灣無效,在全世界也無效,反倒加薪可以增加民眾的消費力,帶動經濟活絡。

姑不論此一修法提案是否出於選舉考量,現行法令規定過度偏重將企業盈餘分配給股東及管理階層,卻未相對考量勞工權益,此項弊病已深,確實有待儘速解決。問題在,目前立委提出的法案,對中小企業仍不脫「以減稅換加薪」的思維;而加薪政策若要奏效首賴企業配合,硬要透過法律強制規範,似乎不符自由經濟法則,這是外界感到遲疑的主因。

從實證上看,日本安倍政府提出對企業減稅的方案,藉以鼓勵為員工加薪,至今效果有限。而國民黨立委提出「加薪四法」之後,國內若干工商團體公開表示反對政府干預企業薪資,若是修了法卻難以執行,不但徒然造成勞資關係緊張,也讓勞工空歡喜一場。所幸,根據人力銀行最近對企業的調查,支持加薪四法的企業有升高的傾向,有多達三成支持加薪,遠高於反對的一成八。可見,隨著加薪議題社會關注度的提高,企業經營者的態度已有正向變化。

除了修法強制企業加薪,民進黨立委也喊出「調升基本工資」,認為可讓基層勞工「立即有感」。事實上,我國基本工資已從一九九七年每月的一五八四○元,升至今天的二○○○八元,幅度不小;但勞工實質薪資卻未增反減,退回到十六年前的水準。可見,調高基本工資對於拉抬實質薪資,效果不大。即使基本工資再增,若未根本解決企業吝於付出薪資的結構性問題,對於許多月薪在三萬元上下徘徊的勞工,恐怕毫無助益。

至於以軍公教加薪「帶動」企業加薪,算不算明智的提案,也是有待商榷。軍公教當然不是不能加薪,政府也有義務給予照顧;但比較起基層勞工的普遍低薪,軍公教待遇並沒有過低或多年未調的迫切性。何況,軍公教待遇調整,與退休人員的年金給付有連動關係;執政黨去年底恢復軍公教年終慰問金引發民眾反彈,甚至拖累九合一選情,如果馬政府此刻再急著為軍公教加薪,恐怕將激起更多民怨,結果適得其反。

回歸加薪問題的根源:企業有賺錢,卻只由少數經營階層獨蒙其利,不能將盈餘合理分配給員工,已違反公司治理的「分配正義」。政府照顧軍公教之餘,也不能忽略廣大勞工的權益,包括在職福利或退休的所得替代率等,其中涉及的國家預算配置與國庫收支平衡,更該體現「分配正義」。

綜觀「加薪四法」,仍有若干條文內容未臻合理完善,這有待朝野進一步思考研商。但無論如何,「凍薪」已成為台灣經濟、社會上的一大病灶,朝野立委皆有責任設法解決,要求賺錢的企業負起更大的「分配正義」責任,才是台灣長治久安之道。至少在眼前看來,調高基本工資或軍公教加薪都是「魚目混珠」式的議題,與人們渴望迫切的加薪議題不直接相關,就請立委勿混為一談。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抗旱當知聰明節水及用水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面臨67年以來最嚴重旱災,經濟部日前宣布新北(板新、林口)、桃園地區等石門水庫供水區,將自4月1日起進入第三階段限水,實施「供5停2」計畫,預估約102萬戶受影響。這次旱災比去年底政府預期更為嚴重,目前全台已有九個縣市進入第二階段供水,如旱象持續惡化,更嚴厲的限水措施將被迫實施,影響層面也愈來愈大,全台灣要如何面對缺水問題,是嚴峻考驗。另一方面,旱象也讓長期受詬病的水資源利用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如何在水資源的管理及有效運用上,作出根本變革,亦是刻不容緩的政策課題。

台灣水資源尚屬豐沛,每年平均降雨量超過2,000毫米,但逢枯水期雨量差距很大,分配又不均,加上地形限制,蓄水大量依賴水庫,以致遇到近年全球氣候劇烈變遷,降雨量驟減時,西部地區經常面臨缺水問題。去年全年降雨量只有1,600多毫米,還創下自1947年以來秋季最少雨紀錄,西部地區雨量更只有平均值的三到五成,水庫蓄水量大減,今年春雨又少,因而造成嚴重缺水現象。在2009年八八風災之後,馬政府幾乎年年都在抗旱,但只要一場颱風帶來大雨,旱象解除,大家都忘得一乾二淨,抗旱只是聊備一格。這次多年罕見的旱象對台灣如醍醐灌頂,面對氣候變遷日益加劇,抗旱絕不能再存僥倖心理。

政府抗旱措施已陸續啟動,行政院長毛治國指示,要做最壞打算,可能必須在4月開始實施第三階段限水,同時要求相關部會研擬旱季水價公式,對全民實施,希望以價制量。

短期抗旱措施不外是節水及分配有限水資源的使用。目前政府採取分階段限水,目標就是透過強制手段以節省水的使用,從強制休耕減少灌溉用水、工業用水大戶減供、民生用水減壓供應,逐步提升到「供5停2」甚至「供4停2」、「供2停2」等嚴厲限水措施。這等強制性措施是不得已的作為,但台灣無論民生及工業用水浪費情形極為普遍,如果透過廣泛、有效的宣導及社會教育,教導民眾和廠商如何節約用水或循環用水;民生用水減壓供應也可一定程度常態化,這些是聰明節水的方式,推估至少應可節省10%至20%的用水。

改善漏水問題更是刻不容緩。去年全台自來水漏水率高達18%,一年漏掉6億噸的水,相當於三座石門水庫蓄水量,但汰換老舊管線卻因經費問題進展緩慢。這麼重要的事情講了許多年,但政府卻拿不出有效解決的辦法,難怪會被批評「無能」,經濟部豈可繼續因循下去?

另經濟部正研擬旱季水價及開徵耗水費,希望能以價制量,但台灣水價過於便宜,平均水價遠低於日本、新加坡、香港及歐洲國家,旱季水價及耗水費若只多收幾成水費,對那些買得起水的用水大戶不痛不癢,反而惡化用水的合理分配,是以,水價合理化應和旱季水價及耗水費作同步考慮,才能讓眾多用水大戶真正重視節約及循環用水。

從中長期來看,水資源運用的有效管理是首要課題。水資源是公共財,水權合理分配至為重要,因此,須大力推動水權制度根本改革,促使水資源能依據社會最大利益作合理分配。其次,須全面落實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尤其台灣工業用水的回收水使用比率遠低於日本及歐洲工業先進國家,政府應從制度面著手,促使企業必須重視用水回收及循環利用。再者,台灣已無再興建新水庫的空間,地下水超抽情況又極為嚴重,因此,必須重視再生水及海水淡化等新興水源的開發,同時,應落實集水區水土保持、水庫清淤等工作,讓水資源可以永續供應。

總之,抗旱的關鍵在聰明節水及用水,能積極推動並落實以上各項工作,則即使出現更嚴重的旱災,台灣也必能應付裕如。

   
民意論壇
施藍旗 釋放美國政府訊息
楊永明/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會長/聯合報
立場一向支持台灣的美國華府保守智庫傳統基金會,在廿日一場討論九合一選舉後美台關係的會議中,甫於去年二月卸任的美國在台協會華盛頓總部的執行理事施藍旗,在會議中指出,「台灣民眾有權利知道民進黨一旦贏得選舉後,如何處理兩岸關係」,並強調「民進黨要展現了解九二共識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而不是閃躲」,甚至表示「蔡英文必須提出一些論點,看看在北京畫定的框架內管不管用,如果不管用再試其他的,這不是簡單的過程」。

施藍旗與台灣政治和美台關係十分密切,上個世紀的七○年代到去年,對台灣的了解與情感應極深厚,在華府舉行的重要美台會議幾乎都有她身影;出身外交官的施藍旗個性隨和內斂,出席會議很少發言,我與她在會議間咖啡時間或餐會有多次交談機會,她也幾乎是在傾聽,不會表示明顯意見。

這樣的施藍旗,會在卸任後出席與共和黨關係密切的傳統基金會會議,並且幾乎是語出驚人般直指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問題,先是分析蔡英文二○一一年訪美的遭遇和美方的失望反應,然後提出美方三項具體要求:明確兩岸論述、面對九二共識、以及正視北京畫定的框架。

美國為本身利益深入關切兩岸走向,上個世紀美國還可採取軍事和外交方式,嚇阻北京採取激進行為影響台海穩定;現在的國際情勢與兩國實力不同過去,在亞洲事務上已逐漸形成「中美協調」現象,因此對於介入兩岸關係的手段也有其侷限,目標是維持現狀的和平與避免任一方破壞穩定。

施藍旗發言指出,美國想聽到蔡英文與民進黨明確的兩岸政策,不是「只注重過程,沒有明確結論」的文字堆積。針對習近平在兩會時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政治基礎,如遭破壞「兩岸關係將重回動盪不安」的發言,美國當然也知道後果的嚴重性,因此要求蔡英文必須面對九二共識,不能閃躲。

施藍旗發言最引人注意之處,應該是要求蔡英文要正視北京畫定的框架,提出一些論點看是否能夠被北京接受。這個說法並非要蔡英文去迎合北京,而是希望在其兩岸政策論述中,也要考量北京觀點與利益,「找到一個可以關照到中國、美國和希望維持現狀的台灣民眾的方案」。

雖然施藍旗已經卸任,但是以她的地位、言談內容和時機而言,應可視為美國政府在蔡英文訪美前的明確訊息。面對明年總統大選可能勝出的候選人,北京和華盛頓都已經各自發言,關鍵是在如何維持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兩岸穩定關係,畢竟兩岸關係不只影響台灣民眾,更會造成美中與東亞局勢變化的連鎖效應。

   
聯合筆記/養貓 殺貓 救貓
謝邦振/聯合報
慈濟紛擾,可與千年前禪宗公案「南泉斬貓」相印證。

南泉座下東西兩堂的僧人爭要一隻貓,正好讓他瞧見,便對大家說:「說得出就救得這隻貓,說不出就殺掉牠(道得即救取貓兒,道不得即斬卻也)。」大家無言以對,南泉於是殺掉貓。徒弟趙州和尚從外面回來後,南泉把經過說與他聽,趙州聽了,脫下鞋子放在頭上走了出去(趙州乃脫履,安頭上而出)。南泉說:「剛才若你在場,就救了貓兒。」

這則公案各人評法不同,一種說法是,趙州鞋放頭頂,喻眾人本末倒置,爭貓爭得什麼都不知道。如是來修為「求初心」,棄爭奪舍占有,則有什麼好吵?又關貓何事?趙州的意思應是這樣,可是來晚了。

這個公案有幾個難解:貓是什麼、眾家爭什麼?貓一定要斬嗎?斬與不斬分際在哪?斬了貓就解惑了?

公案吊詭,南泉殺貓眾家仍懵懂不悟,那何必把貓來斬。

十幾年前,一位法師寫了一篇文章,從公案出發,批判、反省台灣佛教的一些怪象,也談到貓。心中愛欲、外物追求都是貓的寓意,斬貓是為警示起菩提心。捨此,宗教如果一味拉攏信徒,結成山頭、財豐勢大,那反變成「南泉(指住持)養貓」,所以建議不要只想把貓養大、更不要爭著養貓;如不然,其甚者,更可能藉由助人、利他而行招攬,私圖擴大自己,完全背願走樣,行徑離譜,終墮「貓菅人命」。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濟走入人間,吸收善款做聞聲救苦的事,享有盛名,但也擴大了志業、經營了事業。土地、學校、醫院、回收、捐款…逐漸膨脹,甚至投入最世俗的金錢遊戲,這不就是養貓?廣大的信眾幫著養,愈養愈多,愈養愈大。慈濟人該反思,遭指責的事雖未違法,但是不是違律壞紀?內湖園區開發案喊卡撤回、投資某些股票叫停,是不是感悟漸離初衷?如只因外在他律而隱忍,則塵埃落不定;自救還靠自覺。

這一段時間,為貓辯者有之,喊斬者有之,但胸中是否也清晰曉然:自己正在豢養心頭之貓。媒體喊殺是不是版面審判,名嘴催斬是不是大其「聲量」?信眾、比丘尼反批判,是否包藏私心?如果各方背後都有「名聞利養」牽繫,不也只是凜然飾非,就裡不明。

慈濟爭議期間,斬貓音量很大,幸好,趙州救貓來得不遲,總統府資政陳冲、企業大老施振榮都適時「安履頭上」,幫慈濟、或類慈濟社會解脫。陳、施「道得即救」的法門,不論立財團法人法、報稅節制或改善經營,都遵循一條原則:大不任性,強能和興。

不只慈濟,世間人與事,往往是養貓、殺貓故事在輪迴,唯其救不得時,該殺則殺。

   
禽流感戰役 擴大監測 資訊共享
金傳春/台大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聯合報
最近國際學刊剛出版三篇禽流感學術著作,值得我國防疫相關單位重視。

其一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美國農業部、生態健康聯盟、法國農業研究中心、國際自然種系維護委員會,與野鳥監測最富聲譽的美國田納西州曼菲斯市聖貞德小兒研究醫院禽流感研究室等九單位聯合發表,檢視全球二○○八年至二○一三年間一九九國所進行的野鳥禽流感監測,一致認為在禽流感病毒變異較廣的野鳥區,必須國際合作監測,並即刻將病毒全長基因序列與科學社群跨國共享。

高致病性的H5N1病毒自一九九六導致禽流感疫情與香港十八人致病及其中六人死亡,隨後又在二○○五年青海湖發生史無前例的多種野鳥大量死亡與跨國散布。據世衛組織,至今年三月七日全球已有七三五位H5N1的人病例與三九三位死亡(五十三點五%),此H5N1禽流感病毒十九年來不但在亞洲從未消失,且其中的HA基因走向多元化,又孕生二○一四年元月自韓國首度分離得致鴨疫情的H5N8病毒,是源於家鴨再經野鳥在亞、歐、美洲跨國傳播。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傳染病與過敏研究所安東尼.佛斯主任以獨到眼光,一九九九年首在香港著手亞洲的禽流感監測研究,後又採納禽流感生態大師羅伯.韋伯斯特教授的建議,於二○○五年推動禽流感的跨國監測研究,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所在此機緣下與美國愛默瑞大學醫學院合作,展開台灣禽流感的活禽市場監測,全球的野鳥專家與禽流感頂尖研究室自此參與禽流感病毒如何經由野鳥跨洋洲飛行而傳播。二○一四年十月,此監測研究更擴展至野生動物的流感監測,並擬定十年研究重點。

我國疾管署於二○一三年六月首度發現全球的「低」致病性H6N1禽流感病毒的人肺炎病例,警示全球的禽流感監測不能如過去僅聚焦在H5與H7兩病毒亞型,而應重視隨時增其流行潛力的禽流感病毒亞型,以提早發出重大警訊。

其二是美國去年十二月於華盛頓州野鳥(在太平洋野鳥路線)分離得新型H5N8與H5N2兩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三月續發現中部火雞有新型H5禽流感病毒,即波及密西西比與美中兩野鳥路線。即使目前對「人」的風險尚「低」,美國疾控中心仍積極對野鳥接觸者與狩獵人士,教育他們留意「低」與「高」致病性兩類禽流感病毒均可在不慎中感染人,且畜牧獸醫等禽接觸者更應隨時留意呼吸道病癥,盡早求醫與通報。

其三為香港大學管軼教授在中國五省十五市的活禽市場雞咽喉分離得四九三株H7N9病毒(分離率三%),顯示尤要提防活禽市場人的呼吸道傳播,更重要的是H7N9病毒在禽的地理分布,於二○一四年二月已較二○一三年十二月擴增至廣東東莞與江西南昌,且H7N9在許多城市雞的分離率也上升,而早已建立繁衍病毒子孫的演化系列。

我國今年疫情流行幅度過大,未來禽流感監測更須審慎,考慮面要廣,宜加入鵝、鴨、豬與禽場周圍的哺乳動物,即在禽、哺乳動物與人建立整合性偵測,包括症候群、病毒、血清與環境四方面偵測的多層防火牆,降低任何漏球機會;又病毒資訊共享與風險評估要更即時,如今雖分享三株鵝的新H5病毒,但鴨與雞仍要加把勁,畢竟這是一場與病毒的戰役。

   
迎接物聯網與大數據海嘯
許志義/國立中興大學產業發展研究/聯合報
溝通,是人類最基本需求,是一種天賦。嬰兒誕生即以呱呱聲與人溝通。人際溝通方式的典範移轉,從馬車、火車、汽車、飛機;電話、電報、行動裝置、穿戴式裝置;令世人皆成為當下的低頭族。

而物聯網與大數據的應用,不但可使「人與人」溝通,更達成「人與物」、「物與物」、「機器與機器(M2M)」的溝通,進一步擴大人類溝通領域,出現新的典範移轉,乃所謂「第四代」的電腦,軟硬體連結整合於生活環境周遭,藉由雲端科技、超級電腦的演算法、群集分析及資料探勘,可提供所謂普適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也就是每個人都能藉由電腦資訊管理系統,自動感知周遭的環境變化,並且根據當下時空的變動,及時提供基於用戶需求的「量身訂作」個人化服務,創造可感知的生活價值。

說得更實際一點,這第四代電腦的聰明度,能夠「未卜先知」人類下一步的生活行為,並且提供預先準備好的解決方案。而社群商務、社會科學、行為科學,都成為可具體量化的真實科學。

物聯網是實體世界的數位化,在此「溝通平台」下,大數據成為實質內容。預估至二○二○年將有五百億個物件,在物聯網架構下需加以布建。因此,也締造有史以來最大的商機與就業潮;卻也被論者稱之為「最後一波」的就業機會!因為物聯網建構完成後,人類許多工作都會被更聰明的電腦所取代。

物聯網與大數據並非時髦或流行,而是大趨勢與大海嘯的浪潮,鋪天蓋地、水銀瀉地衝擊各行各業個角落。不但資訊流改變(M2M)、金流改變(網路金融、虛擬銀行)、物流改變(工業4.0、3D列印)、人流也會巨幅改變(有嶄新就業機會、既有工作卻大幅失業)。

不論政府、企業、個人,都無可迴避,需要面對此一典範移轉之鉅大變革。尤其具公共財屬性的政府開放資料品質與數量,以及相關法制革新,實為這一波典範移轉之關鍵成功要素!

   
這邊慶祝抗戰勝利 那邊拆解蔣公
丘智賢/軍事研究者(台北市)/聯合報
台南市政府突於假日拆除國中國小十四座蔣公銅像,市長賴清德洋洋自得,並謂可以接受教育家的銅像放在校園。他大概根本忘了,蔣中正總統不僅是陸軍軍官學校與政治大學的創校校長,更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催生者,國民中學、國民小學之名皆由此而來,在校園中傳承學生這段歷史,有何不宜。

更諷刺的是,今年還是抗戰勝利七十周年,政府單位雖然三番五次強調擴大慶祝,但對於領導抗戰的蔣委員長,卻未深掘史實,反映卓越貢獻,中共紀念抗戰,只謂全體民族參與,不談抗戰主體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了一場「無政府抗戰」;行政院的抗戰活動洋洋灑灑,但卻未提綱挈領點出蔣委員長領導抗戰一語,主角既語焉不詳,何能使觀眾感同身受。

八年抗戰,國民政府以絕對劣勢被迫應戰,開戰不到半年,經濟中心上海、政治中心國都南京皆告淪陷,高級官員「以軍事失利,喪膽落魄」,紛紛向蔣委員長建議求和。蔣氏在其日記當中,雖自揣抗戰可能造成「軍閥割據、共黨奪權、人心厭戰、民心背棄、經濟枯槁」等諸多苦果,但仍決心死中求生,抗戰到底,蔣氏原估計三年以後國際可能干涉抗戰,結果戰事持續八年之久,他也始料未及。

在國家資源枯竭,軍事殆盡的情況下,蔣委員長不僅要著眼於前方戰事,更要平衡各地方勢力要求,使他們繼續在陣營中堅持到底,對於中共,蔣氏原寄望精誠合作,卻終成泡影,各地饑饉、徵兵逃亡、漢奸四竄等情況很少為政府公開,但卻是蔣委員長必須每天面臨的嚴峻考驗。

即使在這樣不利的狀況下,蔣氏仍堅持信念,終於使得中華民國獲得最後勝利,並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復東北與台灣、澎湖,參與創建聯合國並成為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國民政府還同時以具體行動,支持朝鮮、印度、越南等地的戰後獨立。抗戰勝利勳章,以青天白日及蔣委員長肖像做為圖記,並無溢美,而是時代寫照。

首在台灣開創民主選舉與九年國民教育的蔣公,如果地下有知,對賴市長所做所為不知做何感想,國民黨中央對此亦未見一言。一邊慶祝抗戰,一邊拆解蔣公;各種無知謾罵後,各旅遊景區又要販賣蔣公牟利,實屬時代怪象。

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蔣公依舊很忙。

   
中職熱 台灣棒運強心針
溫順德/高中教務主任(台中市)/聯合報
中華職棒廿六年開打,上周六猿象開幕戰,吸引近兩萬名球迷,締造票房最佳紀錄。球迷蟄伏四個月後,呼朋引伴進場觀賽,展現對職棒的熱情。

中職成立廿六年來,始終在風雨中飄搖。近年中職環境好轉,旅外球星紛紛歸巢,年輕新秀陸續加盟,為棒運注入一股活泉;儘管去年轉播權凸槌,造成不少球迷流失,但桃猿球團砸下重本,展現屬地主義決心,全力營造「全猿主場」,不僅改變看球文化,更創造巨大經濟效益,刺激其他球團的改造。今年各球團展現巧思,統一活化台南球場,文創融入棒球大道;中信主場遷往台中,開幕戰請來「老兄弟」;義大深耕高雄主場,每月推出主題活動。新舊元素相互激盪,重新展現撫媚風姿,帶給球迷無限憧憬。

沒有職棒豐實的沃土,國球不可能持續發光。桃猿經營主場成功,提供中職一帖良藥,但職棒如欲永續發展,卻不能單靠球場經營。改變傳統思維,深耕棒球文化;形塑球隊品牌價值,建立深厚文化底蘊;積極發展棒球產業,創造經濟效益,才能讓國球繼續茁壯。

猿象開幕戰引爆熱潮,為中職再次注入動能,是台灣棒運發展契機。在汙濁的政治紛擾中,排山倒海的加油聲浪,不啻是最純真的天籟;而波浪舞的流動弧線,更是人間最美的風景!一個幸福洋溢的球季,且讓我們共同見證!

   
回響/總統一直在解悶
吳秋美/總統府公共事務室主任/聯合報
廿一日張瑞雄校長所撰「誰很悶?我們真的都很悶」大文,本府感謝張校長的指教。因有部分媒體對馬總統談話斷章取義,致生誤解,特說明如下。

馬總統當天回應外國學人有關民眾感到「悶」的談話時,一方面先說明政府提供每月房租補助四千元、一生兩次兩年無息貸款、並大量建築社會住宅只租不售等政策,以舒緩年輕人無力購屋的壓力外,再說明:「…如果你知道誰很悶,讓我知道,我來跟他們談談…」,其意旨係「馬總統非常樂意與對現況不滿的民眾對話,並願協助民眾解決問題。」馬總統也強調,「台灣是一多元社會,不同人會有不同感受,政府會照顧那些有特別感受的人,希望能幫助他們」;並非如部分人士所稱「馬總統不知誰『悶』」或不瞭解民眾心中的感受。

近年來馬總統除每周末訪視基層外,每月並邀各公民團體座談,迄今已達廿餘團,議題從新住民、醫療糾紛、核能到動保政策、社會企業。同時也走訪數十間大、中學校園與學生交換意見,對於探求民瘼,舒緩民怨助益甚大,今後仍將繼續辦理。

   
小心!網軍就在你身邊
被媒體戲稱「婉君(網軍)」的網路世代,這群年輕人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找到人生方向,且創意、操作手法前所未見,在各領域迸出火花,震撼了傳統世代。

如何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雖然基因是先天遺傳無法改變,但透過調整飲食與生活形態,仍可避免誘發基因變異,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為自己與最愛的家人提早預約健康的晚年生活。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
由 Blogger 於 3/23/2015 07:36: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2-694-2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錢經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