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孩子是父母一輩子甜蜜的負荷,而父母也是孩子仰望一生的對象,如何在這一輩子中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親密關係、溝通管道,都是父母與孩子要學習的課題; 【學前教育數位雜誌 103年7月號】專題討論「親子關係」,也讓父母重新檢視與孩子的依戀關係,「讓親子在愛裡相遇,也學會彼此愛的語言。」 | |  | 常見4類型親子溝通方式
孩子成長過程中,當他出現一些令人不解的行為或問題時,很多爸媽都說:「我有跟孩子溝通啊!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變那樣??」究竟什麼才是溝通?怎麼做才稱得上是有效的溝通呢?在實際生活裡,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多半是由幾種型態不斷地交錯進行。每個人對於家人、工作夥伴、陌生人所運用的溝通方式會有慣性,親子之間也是如此。
以下是4種常見的溝通方式:
類型1 訊息交換型
採用這種溝通形式的家庭,常常只將他們自己所看到的、所聽到的以及知道的事實,作為溝通的主要內容。例如:「我今天要加班,10點才會回來!」或是問孩子:「功課作好沒?」「今天在學校吃了什麼?」就算家人經常一起聊天,但只是傳達訊息而已,並未交流想法或感受。 家人的互動,如果長期都以這種型態作為主要的溝通方式,將造成家中成員感到孤單與隔離,無法覺得家是一體的,親子之間也不易建立親密感。
類型2 指責挑剔型
大多數的人很容易落入這種方式來溝通。這種溝通型態,有時是要表達自己的不滿與不安,例如:「為什麼又打破杯子?」「為什麼不聽話?」有時候是藉由這個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優越感,表現「我對、你錯」,或者認為這樣的表達方式很具幽默感,例如:「你真是個破壞大王!」甚至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子女的關心,比如明明擔心小孩營養不夠,卻說:「你已經是瘦皮猴,怎麼還敢挑食。」 這類型的溝通方式最會導致爭吵,而常用「為什麼」「怎麼」及指責、諷刺甚至直接攻擊的口氣,也易導致孩子對自我形象失去信心。
類型3 理智說明型
教育程度高的爸媽較容易有這種傾向。由於太注重邏輯與是非,和小孩溝通時,老喜歡引經據典,分析事情的因果關係,導致忽略子女的感受。例如:「爸爸說過不要跟沒規矩的孩子一起玩,你自己要跟他玩,被欺負了,我也沒辦法……」 生活中很多情況固然必須要理智去思考、溝通,但如果過度使用這種溝通方式來和小孩相處,就會缺少了親密的情感交流,彼此容易有疏離感。
類型4 表達感受型
相較於前面三種,這類形是比較好的溝通方式。但是傳統教養模式的家庭,通常不習慣或不知道該如何向子女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小孩晚歸時,爸媽明明擔心孩子的安危,但看到小孩回家,卻說:「你這麼晚到哪裡去?下次再這麼晚回來,我就把門鎖起來!」或者面對小小孩哭鬧,明明是關心他哪裡不舒服、不對勁,但卻生氣地說:「你這樣哭很煩耶,你再哭,等一下警察伯伯就要來抓人了。」 其實爸媽可以換個方式,把感受表達清楚:「看到你這麼晚還沒回來,我很擔心你發生危險了!」「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媽媽陪你休息一下。」表達感受的溝通方式,比較能讓爸媽與孩子站在同一個角度來看事情,有機會更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進而共同面對、解決問題。爸媽需要學的是真誠地把自己的內在感受說出來,而且是用友善的話語。
 本文出自 【學前教育數位雜誌 103年7月號】 溺愛vs.疏離 你的親子關係健康嗎? 愛孩子,要讓孩子知道、體會到;良好的親子關係,更要從許多生活細節做起。暑假到了,【學前教育數位雜誌】特別邀請親職教育專家和臨床心理師,跟爸媽分享如何把握相處的時光,儲存親子間的好能量,讓親子關係更愉悅。 | 給新手爸媽 好用的育兒資訊 只要輸入寶寶生日,信誼奇蜜親子網將依寶寶的成長週數,每週主動提供為寶寶量身設計的發展提醒及育兒技巧。幫助新手媽媽掌握寶寶發展特徵與能力培養的重要時機。輸入寶寶生日 | | | Q:幼兒的黏人與害怕?
親子間關係的形成,使幼兒有對抗「怕陌生人」的安全處所。親和關係的發展,能夠免除幼兒過多的焦慮和害怕,進一步建立起幼兒對周遭環境的信心。那麼,親和關係表現在哪些方面呢?第一類的表現是︰幼兒從會認生開始到三、四歲左右,在遇見陌生人或到陌生的環境時,常常會把腦袋往父母的懷裹縮,或抓緊父母的手與衣角,或躲到父母的背後…詳見全文 Q:管教孩子「打」真的有效嗎?
古早以前的觀念總認為:「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所以「打孩子」這件事在我們的生活中,至今仍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獎賞或處罰,真的就能驅使孩子去做他們該做的事嗎?從發展心理學來看,兩歲以前兒童的道德發展是處在「混沌未開期」,這時他內心沒有一套據以判斷是非對錯的道德標準…詳見全文 | | | 小編的話: 安全依附的情緒圖畫書 親子關係是孩子往外探索的基石,0~3歲的孩子,需要從父母的愛與接納中獲得安全感,學習被愛與愛人的基礎。本週推薦兩本情緒圖畫書,藉由書中親子間相處及各種事件,透過共讀增進親子情感表達,讓孩子有更親密的安全依附感。 | | |  | 奇蜜育兒充電站,儲備您的育兒能量 有了孩子才開始學習做爸媽的您,是不是常感到教養知識和經驗的不足?奇蜜為爸媽們準備了育兒充電站,提供隨手可得的教養資源,儲備您的育兒能量!活動期間,奇蜜爸媽參與任何一項充電活動,可立即獲得小太陽親子書房購物金100元,還有好禮周周抽!……活動詳情 |  | 【奇蜜育兒充電站】粉絲分享活動抽好禮! 加入奇蜜親子網粉絲團,按讚留言"參加奇蜜育兒充電站,周周抽好禮!http://goo.gl/HL9Qfa",分享這個好消息給親朋好友,就有機會獲得兔寶寶魔術箱(價值990元)!……活動詳情 |  | 信誼好孕APP,守護妳和腹中的小寶貝 信誼奇蜜好孕生活館首支APP正式上線了!下載後只要輸入預產期,不但每周主動提醒孕媽咪該注意的事項,還提供孕期百科、懷孕QA以及最新的妊娠及新生兒研究新知,讓沒時間上網的妳,透過手機/平板也能輕鬆掌握孕期大小事,幫助孕媽咪安心度過40周!現在下載,免費送孕袋、育兒雜誌,還可 以抽英國品牌嬰兒推車、感統寶盒、抱嬰袋等超值大獎……活動詳情 | | | |
 |
| •玉井──愛文芒果在地嘗鮮 省道台20線、台84線與台3線在玉井交會,假日常見自行車隊及重型機車隊到此一遊。艷陽下,騎士們最渴望的,就是在鎮上冰店點上一大盤芒果冰,品嚐愛文的滋味。
•孩子的學習 當孩子不斷努力,卻呈現成績不如預期;一向名列前茅的孩子,一旦成績下滑數次;花了大量時間讀書,卻感覺力不從心的孩子。孩子的心靈,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 | | |
信誼基金會.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奇蜜親子網 www.kimy.com.tw 客服信箱:service@kimymail.com│客服專線:(02)2391-3384轉2499 (9:00∼18:00) | |

--
由 Blogger 於 7/15/2014 03:41:00 上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 (0982-69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