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苦無浴廁,民生大事教人窘迫;
或者空有浴廁,卻沒有化糞池,污水排入水溝,污染飲用水。
慈濟關懷原鄉環境衛生及居家安全改善方案,
紓解部落長年難題,也體貼長者需求,
還附贈無障礙空間、穩固隔間、補強廚房……讓日常生活好尊嚴!
「以前上廁所,都要找隱密的地方;下雨天還得撐傘呢!」「我都是趁著黑夜,拿個桶子到庭院洗澡;天冷了,就燒點熱水,躲進廚房洗。」……
洗澡、如廁,再平常不過的事,卻深深困擾著一群後山村民。
「秀林鄉佳民村距離靜思精舍僅兩、三百公尺,可說是我們的芳鄰,對村民的困難,更不能坐視。」慈濟慈善志業發展處主任呂芳川表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長者,若衛浴設備不好,意外跌倒,容易產生多重疾病,導致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對個人和家庭造成沈重負擔。
慈濟長期思考如何提供村落適切幫助,此次透過衛浴和化糞池的施作,找到付出的契機。
●
佳民村三百多戶住民,以太魯閣族占多數,阿美族和漢人為少數。村落前眺廣闊太平洋、後有雄偉中央山脈,環境清幽,宛如世外桃源,因而培養出人們直率、豪邁、樂觀的性格。
不過,也因地處偏僻,謀生不易,居民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多從事勞動工作,如務農種山蘇、受雇捕魚,再不就是四處打零工;微薄的收入要維持日常開銷已勉強,遑論修繕住屋。貧、病又弱勢,成了這個原住民社區常年的面貌。
村內許多住宅老舊毀壞,村民無力修繕,更別說擁有像樣的衛浴設備。當地住戶多仰賴山泉做為飲用水,就維護環境和衛生健康考量,排泄污水未經分流、處理,很可能污染水源。
慈濟基金會二○一一年五月,啟動「格督尚(佳民村舊名)部落環境衛生及居家安全改善方案」,慈發處人員與村鄰長會談,再依八位鄰長所提報的個案,結合慈濟基金會營建處同仁及訪視志工逐戶勘察,總計有二十四戶的浴廁或化糞池,需修繕或重新施作。九月二十三日動工,二○一二年元月六日完工。
因病而貧有心無力
林先生的家,算是佳民村第一棟水泥屋,已近五十年歷史,卻無力翻修。
「不是不想改善住的環境,是沒能力啊!」林先生靠捕魚維生,幾年前,雇用他的定置漁網業者倒閉,他只好轉做砍草、挖土等粗活;長期勞動,導致椎間盤突出,腰部常感痠麻和刺痛,但他穿起護腰依舊上工,賺的錢只夠家用和供給兩個女兒讀書。
多年來,他們得向人借用廁所,或是找尋隱蔽空間解決如廁需求。仗著捕魚二十多年的結實身子,不論冬夏,一律在廚房洗冷水澡,只有寒流來襲時才用瓦斯爐燒熱水;而廚房也年久失修,破了個大洞,常是外面下大雨,�面也滴滴答答。
如今,利用大女兒出嫁後的空房改為浴廁,設備齊全,「終於不用再到處找地方上廁所了!」廚房也進行整修,林先生使用起來滿意極了。「慈濟營建人員設想周到,連地板都鋪上美美的磁磚;外孫從臺北回來,說他想躺在地上睡覺呢!」
獨居的八十二歲高阿嬤,罹病又行動不敏捷,浴廁早已毀損不能使用。
「阿嬤習慣在廚房洗澡,我們很怕地板磁磚弄溼了,容易滑倒。老人家是禁不起摔的!」參與改善方案的慈發處同仁魏淑貞指出,安全設施對長者而言很重要,因此,營建團隊為其重造衛浴——除了必備的洗手檯、馬桶、蓮蓬頭等,還加上扶手,地面也特別鋪設止滑的仿木紋PVC隔柵地板。當高阿嬤走進完工後的浴室,簡直不敢相信:「太漂亮了,作夢都想不到!」
高阿嬤說,以前身體硬朗時,還可以種菜、活動筋骨;但隨著病況加重,就無力再做事了。還好,住在隔壁的兒媳常來探望;附近軍營回饋社區,阿兵哥也天天送餐,還會幫忙整理房間、帶她去看醫師。現在慈濟幫忙施作衛浴,鄉公所也派人做了外牆的粉刷和彩繪,整個家變得好亮麗,「得到那麼多人的關愛,我覺得好幸福……」
位於檳榔園旁的鐵皮屋,住著盧先生一家。五十二歲的盧先生罹患糖尿病和肝硬化,需長期治療,無法負荷粗重工作。盧太太是視障者,能料理家務,卻無力謀生,一家五口的經濟負擔全落在超市工作的長女身上。慈濟人了解盧家困境,經評估列為居家關懷戶,每月給予醫療補助,並安排二女兒到靜思精舍協力工廠工作,紓解他們的經濟壓力。
盧家的衛浴設施非常不適合弱視的盧太太——馬桶高於地面三十公分,需踩踏兩階才能使用,地板也是撿拾來的壁磚拼湊而成,凹凸不平,盧太太就曾摔倒過;舊有浴廁牆面由空心磚堆砌,廚房牆面及延伸至浴廁的屋頂,則是用回收木材及鐵皮拼湊搭建,多已腐鏽;室內通風採光不良,抬頭可見屋頂鏽洞透出日光,鬆垮的架構難敵颱風考驗。
為了安全考量,慈濟營建處同仁拆掉舊有浴廁和廚房,重建施工期間,盧家暫時在外頭搭設簡易帳棚煮飯和淋浴。忍受過度期的不便,這對僅能看到十公分距離的盧太太是大考驗;但當聽到丈夫和兒子形容別家蓋好的衛浴有多麼舒適,她雀躍不已!
一天又一天等著,二○一一年十一月底,終於盼到自家的衛浴和廚房也完工了。當慈濟人牽起她的手走入新蓋的空間,「來,這馬桶水量有分大小;扶手是讓你依靠著前進,不是毛巾架……」透過耐心解說,她一樣樣觸摸試用,雖然無法看清楚眼前的嶄新風貌,但從旁人描述——廚房和浴室的骨架是C型輕型鋼,紅磚牆內面貼磁磚,外牆是水泥砂漿粉光,屋頂則為烤漆浪板……「聽」起來,就感覺美觀又大方。
為了預防她跌倒,工程人員在地面鋪上止滑石英磚,牆壁也增設L型和C型兩種扶手,從房間通往廚房的走道為無障礙空間,種種貼心設計,令她好感動。身為經濟主力的長女,看到廚房煥然一新,還分期付款買了一套流理臺讓媽媽使用,一家人更有凝聚力。
「新的環境,我還得花點時間適應,不過你們的用心,我都感受到了,」盧太太說:「廚房不再漏水,又有新的流理臺,煮飯很方便,感覺飯菜更加香甜!」
客製化設計暖心坎
新的案家,用心關照;舊的個案,慈濟人也沒遺漏。
余先生做模板工養育八個孩子,經濟相當吃緊,曾有段時間每月領有慈濟補助金;後來,孩子們逐漸長大,幫忙賺錢養家,就讀國中小的孩子亦有政府的學雜費和營養午餐費減免,慈濟才停濟。
這次,慈濟慈發處和營建處同仁聯合會勘時,發現余家的浴室僅用木板和鐵皮搭設,屋頂也有了裂洞;廁所雖有馬桶卻無化糞池,污物直接排入水溝,很接近山泉水的水管。此外,由於人口眾多,室內空間不足,只好在屋簷下烹煮三餐,風雨時常來「加菜」;因此營建處人員施作衛浴設備時,也加蓋了廚房。
期間,同仁觀察到余家客廳大門有漏縫,卻僅塞了條毛毯遮擋,難抵冬日寒風與夏季豪雨。「大門僅有紗網,卻沒玻璃,下雨颳風時,水很容易從門口潑進室內。」負責規畫設計的營建處吳學宜評估,需裝設鋁門以防颱風造成損害。
余家的工程,發包給新城鄉順安村草林社區工班來做,他們也是慈濟長期關懷的對象,慈發處將其引入施作,增加經驗和信心。
「與其提供援助,不如為他們創造就業機會。」呂芳川主任指稱,這一群草林居民原本以農漁為業,近來不景氣,很多人轉做建築工,有技術只是欠缺磨練。
而當整個修繕工程完成後,余家頓時換了一番新風貌。為了愛惜新建物,長女還規定家人進入廚房,一定要脫鞋;剛辭去臺北工作、準備回來繼續升學的兒子也說:「太驚喜了,我沒想到浴室會變得這麼漂亮;熱水器一開,就有暖呼呼的熱水,這個冬天終於不用燒水洗澡了!」
二○○九年,單親媽媽呂女士正為三個女兒的學費擔憂時,慈濟適時提供新芽獎助學金;如今,長女大專畢業、順利謀職,生活逐日改善;但住在隔壁的二哥呂先生,卻因離婚而喪志。
幸好,在當地開民宿和餐廳的施明清鄰長熱心提供工作機會;慈濟志工佘豐杪也常帶他去做環保,勸導他戒酒,幫助他逐漸揮別傷痛,積極面對人生。
「慈濟不僅幫了我,還救了我哥哥。」呂女士說,在經濟最緊迫時,慈濟拉她一把,先給予生活補助金,之後又修繕衛浴;如今也幫她二哥蓋了新的浴室,不論管線配置、污水排放、行走動線等,都規畫得很完善,令人感動。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面對住戶的肯定,慈濟營建處人員不居功,組長胡勝勇說,要完成一件工程,本來就需靠眾人一起努力。「若無慈發處的穿針引線、村鄰長的奔波協調,以及訪視志工們的關心陪伴,此事是不可能圓滿的。」
環境衛生影響心理
慈濟基金會營建處承辦這次的修繕任務,胡勝勇、吳學宜和詹永勝組成小組,從場勘、發包、施工到驗收,每一階段都可看見他們認真負責的身影。
要原地修繕或另處施作,需經縝密評估;化糞池的埋設,必須跟住戶溝通,萬一管路埋設途經隔鄰,還得勞動村鄰長出面說情;當施作方向定下,立即繪製工程圖,標明每處施工細節,然後再跟合作的泥作、水電工、鐵工等廠商研擬;工程期間,不停穿梭各工地巡視,以確保施工品質……要做的事,真是太多了。
「營建處很用心,還考慮到採光、通風、動線等問題,就像在蓋自己家一樣仔細。不但主軸工程顧得好,連周邊延伸處,只要看得見的如門窗毀損或屋頂破洞,也會一併處理。」長達七個多月的合作經驗,魏淑貞深深讚歎三位合作夥伴。
「花蓮是我土生土長的地方,能為佳民村鄉親出點力,我感到很榮幸。」負責統籌這次工程的胡勝勇說,他在花蓮長大,卻不曾到過佳民村;幾年前,因孩子就讀慈濟小學,有機緣與佳民國小進行球賽交流,他才第一次踏入;此番透過衛浴施作,真正深入了解此地的風土民情。「最高興的莫過於看到居民們因為衛浴設施改善,心情和精神面都提升了,也開始會動手整理家園。」
「環境絕對會影響人的心理。」營建處人員吳學宜也說,當硬體條件變好,人們也會變得積極、注重個人健康,他很希望這股熱度能維持下去,慢慢影響整個社區,達成清淨家園的目標。
走訪佳民村的游家時,就看見這樣的效應。男主人游先生十六年前中風,後來慢慢復健到能用右手吃飯,但還是得坐輪椅;兒子精神障礙,唯一能依靠的是已出嫁的女兒。
為了照顧父親和哥哥,游小姐很早就與先生搬回娘家住。丈夫是鐵工,她則為全職家庭主婦,照料父兄和兩個小女兒。生活備嘗辛苦,但她無怨付出,慈濟人幾次前去探訪,游小姐總是笑臉迎人。
「你們蓋的衛浴,真是太好用了!」她當場示範,循著無障礙坡道推動輪椅前進,很省力。滿臉笑容的父親還頻頻揮手致意,以往每次如廁都必須女兒抱,現在他能一路暢通進入浴室,還有扶手支撐,可自行慢慢移坐到馬桶,有尊嚴多了。
游小姐把環境整理得很乾淨,兩位幼兒也不再因如廁不便,隨意在水溝小便。她靦腆透露,家人利用慈濟蓋衛浴剩下的砂石、水泥、磚頭等,建了一個大灶,用來煮食和燒開水。慈濟人很肯定她充分再利用資源:「你們用灶來煮東西,減少瓦斯的耗用,多省一些錢,很好啊!」
●
吃喝拉撒,是基本民生問題。佳民村村長林智勇有感而言:「慈濟幫忙蓋衛浴,對村民們是一大福音。特別是針對沒有化糞池的家庭,以及老人家或行動不便者所設置的安全防護措施,都獲得很高的評價。」
村民看到住了大半輩子的家變得明亮、乾淨又安全,整個村里環境衛生也獲得改善,心情都大為舒爽。對於參與此次方案的慈濟人而言,幾個月下來不斷的場勘、討論、施作至驗收,都是為了讓鄉親能有個更舒適、安全的環境;他們更安慰於受助者從消極遲疑,轉為樂觀積極。
未來,慈濟將繼續投注心力關心照顧佳民村民,包括宣導戒菸、戒酒及防治三高等健康觀念。另元月八日起也結合社區居民力量,一起動手粉刷門牆,廣植綠樹、美化環境。
且拭目以待,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佳民村更為美麗的風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