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最寶貴的東西-《小蠶豆的床》 文/米雅 那天帶六歲半的女兒上菜市場買菜,由於我正好處於翻譯《小蠶豆的床》的時期,菜販處一籃籃形狀不一的豆子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女兒指著荷蘭豆對我說:「老師有帶我們種這一種豆子,在太陽光底下豆莢很透明,開的花是紫色的,好美喔!」看她興趣盎然,我指著籃子一一告訴她各種豆子的名字 。不過 , 要我們母女倆記住長短大小厚薄各不一的豆子們,真得費上一番功夫呢。一回家我就將譯好的《小蠶豆的床》唸給她聽,沒想到中屋美和的故事情節,讓她一下子就記住了各種豆子的特徵,讓她享受了非常「豆趣」的閱讀之旅。 從封面到毛豆出現為止,小蠶豆連續出現四次非常滿足的表情,他寶貝那張床的情緒完全感染了我和女兒。然後接連著四次抿著嘴拒絕請求的模樣,也讓我們清楚體會到小蠶豆內心的衝突。小蠶豆拒絕的理由除了凸顯出寶貝床的特性,也強化了他自己和那張床的關係。 當小蠶豆失去寶貝床時,豆子朋友們基於「報復」心 態,原本對他袖手旁觀,但從背景天色的變化,我們知道這群豆子朋友們在一天 之內就對他回心轉意了。不管是小蠶豆還是其他豆子,中屋美和筆下這些角色們的行為模式其實非常接近幼兒的世界,因為他們和人相處時經常看似自我中心,另一方面,卻能在對彼此用力生氣之後又慷慨的原諒彼此。中屋美和的這部作品引起幼兒極大的共鳴,無怪乎會在出版十餘年間銷售突破了一百萬本。(……繼續閱讀) ★延伸閱讀★ | | | | | | | 在故事角色裡,找到自己認同的形象 故事好不好看,小讀者最知道。《我的媽媽是巫婆:誰要一隻龍》推出「閱讀小書僮」活動後,小編收到許多讀者的來信,他們除了熱烈推薦心中最喜歡的角色外,也分享了一些閱讀心得。從他們的心得中,小編更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角色,是故事的生命,有些讀者從角色裡找到自己認同的形象,有的讀者在角色裡看到自己的期待與想望,在這次【閱讀小書僮】裡,小編看到許多小讀者都把自己投射在故事的角色裡呢! 拿人氣最高的卡勒貓來說吧,卡勒在故事裡是個嘴巴有點壞,但心腸不錯的魔法貓,喜歡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分析事情,看似冷靜,但其實偶爾也有慌了手腳的時候。但是因為牠的能力高強,所以這個角色最受到小男生的喜愛。至於小女生則大多喜歡善良、可愛,喜歡被摸摸抱抱的透明狗杜飛了! 想知道小朋友如何推薦《我的媽媽是巫婆:誰要一隻龍》嗎?快上青林愛閱家網站瞧一瞧吧! | | | | | | | 在動手做中,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並認識合群的重要 孩子在兩、三歲的時候,常常會開始爭取自己做決定,用「我不要!」、「我要……」來表現獨立自主的個性,年紀更大些的時候,則更想要自己動手做,獨立去完成一件事情,例如像是畫畫、堆積木等等的活動。但其實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時候,往往又很輕易的放棄了,這時又得家長出來連哄帶騙、好說歹說,才願意再練習下去,孩子爭取獨立但又輕易依賴的個性,不僅看似矛盾,而且也讓家長大傷腦筋。 在長久以來推動親子共讀的經驗裡,孩子逐漸展現出獨立的個性,其實正是培養出自信心的好時機。例如,《小小學習家》『我要動手做系列』,必須利用螺絲、螺帽及扳手(安全玩具),建立起立體的建築,除了培養空間邏輯外,也可以給孩子很大的成就感。而不同主題的建築物,則可以做為想像力的舞台,眾多的立體角色讓孩子邀請同伴們一起創造不同的故事,只要家長透過適度的引導,讓孩子從互動中,了解到「我可以自己完成」的樂趣,以及「爸爸媽媽必要時會幫助我」的安心感,相信不只可以增進親子互動,同時也讓孩子從獨立操作教具中獲得成就感,進而願意與別人分享、共同學習;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如何與他人相處,獨立與合群再也不是孩子教養的惡夢! | | | | | |  | | | | •2012年度最佳創新 《時代》雜誌評選出"2012年度最佳發明"名單。Sony便攜數碼相機RX100榜上有名,並且是26件入選者中唯一的消費數碼相機產品。此外,在設計與工藝類其他創新也極具新意。
•Con-call非說不可的10句英文 「究竟是英文不好,還是不會con-call?就是無法在電話會議中有效溝通…」熟記跨國con-call當中非說不可的10句話,它們穿插在你組合訊息的空隙裡,會讓你的電話會議超級"smooth"! | | | | | | |

--
由 工商名錄/工商名冊/電話名單/經濟部全省工商登記(錢經理網路商城) 於 11/20/2012 07:00:00 下午 張貼在 錢經理網路商城(0982-694-259)